原標題:他又挑撥!越南總理表態
當地時間1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在一份宣告中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當天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裴青山通電話,魯比奧討論了地區問題,包括所謂“中國在南海的侵略行為”。
宣告還稱,兩人共同慶祝了美越建交30週年以及在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下取得的進展。在讚賞兩國經濟合作的同時,魯比奧“鼓勵越南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
越南方面發表的新聞稿則提到,魯比奧欣然接受裴青山的邀請,表示希望儘快訪問越南。
越南與美國於1995年7月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2013年7月升級為全面夥伴關係,2023年9月連升兩級達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美媒此前炒作說,美國加強同越南關係,旨在“對華施壓”。路透社也曾提到,美國將越南視作“確保全球供應鏈免受中國相關風險影響的關鍵國家”。
據介紹,越南是世界上最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之一,出口約佔其經濟的85%。2023年越南對美國的順差約為1000億美元,彭博社稱,如此規模的對美順差足以使越南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眼中釘”。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時就對越南是否操縱匯率展開過審查,還曾公開表示“越南是最糟糕的貿易規則濫用國”。
越南總理範明政21日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越南正在“研究解決方案”以重新平衡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他重申了越南購買波音公司飛機的承諾,並表示有興趣購買其他美國高科技產品。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資料圖
有“反華急先鋒”之稱的魯比奧曾多次炒作涉華問題,兩度被中方制裁。此番他在南海問題上挑撥中越關係,是在與菲律賓方面對話後進行的。
1月22日,魯比奧與菲外長恩裡克·馬納洛首次通話,期間汙衊中方“違反國際法,在南海採取危險、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路透社稱,這是魯比奧出任美國務卿以來首次直接“譴責”中國。
就在魯比奧與裴青山通話的同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與魯比奧通話,其中“希望你好自為之”的表態引發多方關注。
23日,針對魯比奧發表涉南海不當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中國在有關海域的活動合理合法,無可非議。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定捍衛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
25日,即魯比奧與裴青山通話的次日,範明政在河內會見中國駐越大使何煒。範明政強調,中越傳統友誼源遠流長、牢不可破。越南黨和政府始終視發展對華關係為戰略選擇和頭等優先。
延伸閱讀
隨著特朗普的迴歸和正式任命的透過,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也開啟了他的外交官生涯。
美國務卿魯比奧資料圖 圖源:外媒
在正式上任不到一週的時間裡,魯比奧下出了一系列外交先手棋,與日、印、澳三國外長舉行會議;隔天與菲律賓外長通話;又先後與以色列總理、外長通話;24日,美方發起中美外長通話。
同樣在24日,魯比奧下令暫停美國大多數對外援助專案,時長90天。綜合新華社與美國《政治報》報道,魯比奧當天在傳送給國務院職員及美各駐外使領館外交人員的一份備忘錄中,命令立即暫停國務院現有絕大多數對外援助專案。備忘錄明確將繼續發放對以色列和埃及的軍事援助資金,但未提及將如何處置對烏克蘭的軍事和經濟等援助專案。
這顯然是一個大動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可從三方面觀察,首先是特朗普本人“內顧”的個人理念,二是“美國優先”的外交理念讓外援專案首當其衝,三是以此回應選民訴求。“而以色列在美國一眾盟友中的特殊性讓其在這份凍結令中‘豁免’。”
“美國優先”短暫叫停對外援助,以色列為何“豁免”?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相關行政令要求暫停所有對外援助計劃後,美國國務院採取進一步舉措,在1月24日暫停現有絕大多數對外援助專案,時長為90天。
綜合新華社與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道,美國對埃及和以色列的軍事援助資金、對外緊急食品援助資金等可以繼續發放。而任何新專案和延續現有專案所需的資金均不得發放,直至審查程式結束且確認其“符合總統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議程”。
刁大明指出,共和黨人以及支援共和黨的選民對美國的對外援助有固化的認知,認為外援數字過大。“特朗普對外援‘開刀’,一方面符合其‘內顧’‘本土主義’的個人政治理念;另一方面,暫停外援也減少了美國的國際責任,符合‘美國優先’的外交理念;同時,這一舉措還能回應選民訴求。”
“九十天的評估期也符合特朗普的交易思維,不排除特朗普在此期間與相關國家做交易的可能性,成為實現他外交政策目標的槓桿。”刁大明進一步分析道。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與埃及的援助專案在此次凍結中“豁免”。刁大明認為,美國繼續對以色列的援助體現了以色列特殊的美國盟友地位,而埃及在調停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停火程序中發揮了作用,也讓美國對其“網開一面”。
據央視新聞訊息,當地時間25日,特朗普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很多以色列訂購併付款,但拜登政府尚未傳送的東西,現在正在路上”。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以政府已於24日收到美國防部通知,美國的1800枚MK-84炸彈(單枚重2000磅)將被裝上船,並在未來幾天運往以色列。
當地時間1月25日,特朗普在從拉斯維加斯飛往邁阿密的“空軍一號”上對記者發表講話 圖源:美媒
另據美聯社報道,魯比奧在22日、23日先後與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以外長薩爾通電話。美國國務院網站宣告稱,魯比奧與內塔尼亞胡通話強調,保持美國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援是特朗普的“首要任務”。而前總統拜登也經常把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形容為“堅不可摧”。
“即便美國當前如此‘內顧’,但特朗普上臺後仍舊會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被以色列牽動的困境——做出符合以色列利益,而未必符合美國長遠利益的對外決策”,刁大明特別指出。
此外,該備忘錄對以色列、埃及的援助做出了明確說明,但卻沒有給予烏克蘭類似“豁免”。這也引發了外界對美國是否繼續援烏的猜測。Politico援引一名美國務院現任官員和兩名前拜登政府官員的話說,該備忘錄“似乎將叫停”美國對烏克蘭等“關鍵盟友”的援助。
美國國會去年批准一項近610億美元的烏克蘭援助計劃,大部分資金已在拜登任內支出,但仍有約38.5億美元尚未使用。
而對此,當地時間1月25日,針對有訊息稱美國政府下令暫停現有國際援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未停止。
一週內兩次通話:“有利於實現中美關係穩定新開局”
據外交部網站訊息,1月1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兩國元首同意建立戰略溝通渠道,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保持經常性聯絡。一週之後的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魯比奧通電話。
從“應約”兩字可以看出,最新的通話是由美方主動發起的。
刁大明表示,在中美元首通話僅一週後,兩國外長就進行通話,“是對中美元首達成共識的具體落實,而如此快速的落實也說明雙方對中美關係非常重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次通話中方都是應約方。
刁大明認為在國內、國際層面,美方自身需要同中方保持溝通。美國國務院網站24日宣告稱,“魯比奧在通話中強調,特朗普政府將追求一種有利於美國利益、以美國人民優先的美中關係”。
“在美國國內層面,特朗普展現了雄心勃勃的對內議程。在國際層面,如何解決俄烏衝突是特朗普面臨的首要問題,這些同樣離不開與中國的溝通協調。”刁大明強調,中方對美政策是一貫的,而目前美國展現出加強與中國對話的意願,這有利於實現中美關係在美國政府輪替背景下的穩定新開局。
魯比奧強調,特朗普政府將追求一種有利於美國利益、以美國人民優先的美中關係
專家:特朗普團隊或將表現出較強的兩面性
魯比奧上任後迅速將外交焦點對準亞太地區,並延續了拜登政府的外交議程。當地時間1月21日,白宮釋出訊息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日本外相巖屋毅、印度外長蘇傑生和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在華盛頓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並重申共同致力於加強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美國《國會山報》分析認為,QUAD外長會作為魯比奧首場正式外交活動,不僅表明特朗普政府對這一機制的重視,也彰顯其“更廣泛遏制中國的戰略意圖”。刁大明指出,特朗普2.0對“印太戰略”明顯的延續性,並表示“其對外戰略中心仍可能在‘印太地區’”。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日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雙邊關係都有所改善。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朗普在就職前釋放了重視中美關係的積極訊號。在此背景下,即便是曾以反華論調著稱的魯比奧也會保持克制”。
而作為國務卿的魯比奧目前還沒有體現出他在對華事務上的身份轉變,在出席參議院提名確認聽證會時他曾宣稱,“中國是美國遇到過的最強大、最危險、能力近乎相當的對手”。
對此,王毅外長在與其通話時也直截了當地表示,希望你好自為之,為中美兩國人民的未來,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這一言論也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刁大明觀察認為,特朗普是所謂“選擇性鷹派”,“他認為在經貿領域應該對華強硬,以此讓美國獲利平衡貿易。但在其他領域,特朗普希望同中國保持對話溝通來實現其政治目標。”然而,魯比奧作為強硬鷹派更主張在所有領域“圍堵中國”。“因此,特朗普2.0的政府團隊在對華態度上或將表現出較強的兩面性”。
“若總統能有效控制,美國整體對華政策上會呈現出在某些議題上比較嚴峻,在其他議題上相對可控的局面。如果某些成員在某些領域獲得了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間,不排除中美關係在多個領域出現艱鉅挑戰的可能性。”刁大明進一步表示。
“但是無論面對何種可能性,我們(中方)都要做好面對風高浪急的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