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摘要:在《甄嬛傳》裡,由蔣欣扮演的華妃,原型就是的妹妹年妃,倚仗自己的美貌和年羹堯的戰功權勢,驕橫跋扈,爭寵後宮,霸凌甚至殘害妃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年妃,和電視劇裡形象大相徑庭,不但溫良端肅,而且還和雍正生有三子一女。
圖1:《甄嬛傳》裡由蔣欣飾演的華妃(年妃)在《甄嬛傳》裡,由蔣欣扮演的華妃,原型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妃,倚仗自己的美貌和年羹堯的戰功權勢,驕橫跋扈,爭寵後宮,霸凌甚至殘害妃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年妃,和電視劇裡形象大相徑庭,不但溫良端肅,而且還和雍正生有三子一女。在電視劇裡,華妃名叫年世蘭,但在正式的史料中,沒有名字,只是稱年氏。在中國古代,女子在史料上大都沒有名字只有姓氏,這是慣例。年氏出生年月不詳,出身漢軍鑲白旗。明朝萬曆年間,年氏的曾祖父年有升任明朝遼東廣寧指揮,在和清軍作戰中被俘,因此成了滿清貴族的“包衣”,隸屬漢軍鑲白旗。很多人都認為“包衣”就是家奴,所以很多文章、影視劇都認為年家是雍正胤禛的奴才。在1999年在二月河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不但年羹堯對胤禛自稱“奴才”,而且年氏是胤禛的使喚丫鬟——在《雍正王朝》中,年氏叫年秋月,扮演年秋月的演員是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的常林。她的容貌沒有將欣精緻,氣質也更像丫鬟。後來年秋月成為胤禛的側福晉。這就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了。
圖2:《雍正王朝》中由常林飾演的年秋月滿清早期“包衣”確實更像是家奴,但後來逐漸更像是門下屬人,對主人沒有強制的人身依附,而且主人還會推薦“包衣”擔任官職。清軍入關後,年氏的祖父年仲隆以科舉入仕,官至刑部郎中。年氏的父親名叫年遐齡,康熙年間曾擔任湖廣巡撫,也算是省部級高官。年遐齡有兩子一女,長子年希堯,後來官至內務府;次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堯。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四阿哥胤禛進封雍親王,年氏家族所在的八旗佐領,被劃歸雍親王管轄。直到這時,年氏家族才算和胤禛有了交集,所以年家並不是胤禛的“包衣”。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親自主持下,將湖廣巡撫年遐齡的女兒年氏,嫁入雍王府,成為胤禛的側福晉。雖然側福晉不是正妻,但在妾室裡也是地位非常高的,並不是通房丫頭收房這麼簡單。年氏嫁給胤禛時,正是九子奪嫡最激烈的時候。溫柔賢淑的年氏在感情上給了胤禛極大的慰藉,因此深得胤禛的寵愛。從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開始,到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年間年氏一共生了一女三子,這也是胤禛八年裡所有出生的子女,可見胤禛對年氏的專寵。但是女兒在三歲時夭亡,七阿哥福宜不到兩歲夭折,九阿哥福沛因為是早產剛出生就死了,八阿哥福惠算是活得最久,但也只有八歲。雍正對這個八阿哥非常喜愛,而且年氏是黃貴妃,子以母貴,如果活到成年,很可能會繼位,就沒有乾隆什麼事了。
圖3:年妃的畫像在《甄嬛傳》中,年妃懷了第一個孩子,被雍正讓端妃送去打胎藥而流產,之後雍正一直賞賜年妃含有麝香成分的“歡宜香”,導致年妃長期不孕。在劇中雍正不希望年妃懷孕生子,主要是擔心年妃生育的皇子,舅舅是兵權在握的年羹堯,這樣對皇室的威脅很大。但這一點和歷史完全不符,真實的年妃生了四個子女,不過四個孩子接連夭折,對於年氏的打擊無疑是極為沉重的,所以她身體一直不好。雍正繼位後,於雍正元年二月,就冊封年氏為貴妃。還將年妃全家170多口人全部抬入上三旗中的鑲黃旗。可見,雍正對她的恩寵。當時,雍正總共冊封了一位皇后,一位貴妃,兩位妃和兩位嬪。皇后是雍正的嫡福晉烏拉那拉氏,貴妃就是年氏,兩個妃子分別是齊妃李氏和熹妃鈕祜祿氏(甄嬛的原型)。李氏和鈕祜祿氏之所以能被封妃,是因為李氏生了皇三子弘時,鈕祜祿氏生了皇四子弘曆,母憑子貴而獲封。年氏能封為位列後宮第二的貴妃,說明雍正對她確實非常恩寵。
圖4:雍正皇帝的畫像雍正三年十一月,年妃病重。雍正又將年氏的貴妃晉封為皇貴妃。皇貴妃和貴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相差懸殊。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通常只要有皇后在,就不會冊封皇貴妃。皇貴妃是可以代行皇后總管後宮。在《甄嬛傳》裡,年世蘭最初是華妃,後來晉封華貴妃。她是非常想要封皇貴妃,但一直沒有如願。當時雍正皇后還在,就封年氏為皇貴妃,一方面是給病重的年氏一個安慰,另一方面也說明雍正對年氏確實很看重。而且要特別說明的是,年氏是清朝第一個漢軍旗出身的皇貴妃。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氏在圓明園病逝,諡號為敦肅皇貴妃, 與雍正帝合葬泰陵。雍正為年氏大辦喪事,規格之高前所未有。雍正還因此連續五日不上朝,這在一向勤政的雍正是極為罕見的。雍正的三哥誠親王允祉因為參加年氏的葬禮遲到,差點被雍正褫奪了爵位。相比之下,《甄嬛傳》裡華妃先是被褫奪封號,降為答應,打入冷宮。後來華妃身邊的小太監要在甄嬛的寢宮放火,雍正便令年答應自盡。而年世蘭非要見到皇帝的旨意才肯自盡,最後是甄嬛告訴她歡宜香的真相,這才讓她徹底絕望,撞柱而亡。這和真實的年妃結局,也是天壤之別。說到年妃,就不能不提到年羹堯。很多人都認為年羹堯是胤禛的“包衣”奴才,靠著這層關係才青雲直上。其實年羹堯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才二十一歲的年羹堯就考中進士,並進入翰林院,擔任翰林院檢討。這麼年輕就高中進士,可謂前途無量。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十歲的年羹堯就出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也正是在這一年,胤禛進封雍親王,年羹堯家族所在的八旗佐領,被劃歸雍親王管轄。這樣,年羹堯才成了胤禛的門下。
圖5:《雍正王朝》裡由杜志國扮演的年羹堯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康熙與準格爾大汗爭奪西藏,年羹堯負責清軍的後勤保障,表現很出色,因此被提升為川陝總督,深受康熙器重。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胤禛繼位。手握重兵年羹堯作為胤禛的門下,與隆科多並稱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羅卜藏丹津起兵反叛,雍正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率軍平叛,年羹堯僅用四個月就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經過這一戰,年羹堯達到了人生巔峰,被封為一等公,加太保銜,他的父親年遐齡也被封為一等功,加太傅銜。雍正還給了他諸多特權,在年羹堯管轄的西部地區,他有任命任何官員的許可權,經他推薦的人才,吏部都會優先錄取,一度被稱為“年選”。年羹堯也因此開始膨脹,行事越來越驕狂,最終引起了雍正的忌憚。雍正四年(公元1725年)四月,雍正罷免年羹堯川陝總督兼撫遠大將軍,貶為杭州將軍。七月,再貶為閒散章京,看守杭州城東門慶春門。九月,年羹堯所有官職爵位全被罷免。十月,雍正下旨逮捕年羹堯,遞解進京,最後在獄中自盡。請注意年羹堯失勢的時間節點,是在雍正四年,也就是年妃死後。如果年妃還活著,雍正可能未必會對年羹堯下手,就算下手,也未必會如此狠辣。
圖6:年羹堯的畫像而在《甄嬛傳》裡,年妃失勢和年羹堯失勢是同時發生的,宮內解決年妃,宮外解決年羹堯,同步進行。這也是與歷史不符的。只是在劇中,這樣安排更便於表現劇情的矛盾衝突。歷史上年妃四個子女全部夭折,自然有人會認為有“陰謀論”,原因也是擔心年羹堯大權在握,對皇室威脅太大。但要注意,八阿哥福惠是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才夭折,而這時年妃、年羹堯都已經死了,根本不存在威脅了。對於八阿哥之死,雍正是極為痛心的,親自主持葬禮,還追封福惠和碩懷親王。應該說,歷史上的年妃,要比《甄嬛傳》裡的華妃更受雍正恩寵,兩人的個性、行事、結局,截然不同。(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