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委曲求全”無效後,伊朗終於醒悟了。本月7日,伊朗最高精神領袖明確指出:與美國談判對於解決伊朗的問題毫無作用和效果。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表態拒絕與美國談判】
哈梅內伊強調稱,伊朗不能再被美國欺騙,談判不會解決任何問題。這番話傳達的意思很明確,伊朗不能再向美國屈服或者“下跪”了。
哈梅內伊做出此番表態之前,伊朗開往中國的油輪剛剛被制裁。2月6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伊朗的工業原油進行新一輪制裁,制裁物件包括每年將數百萬桶石油運往中國的部分企業個人和實體。
而且美國還特別提到了幾艘關鍵油輪。包括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油輪和一艘掛有香港地區旗幟的油輪,它們被認為是中伊石油貿易的重要運輸工具。美國宣稱,這些制裁行動是為了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並斷絕其與中國之間日益加深的能源合作。
對於伊朗而言,特朗普政府此次制裁帶來的後果不容小覷。近年來,美國的持續制裁與中東地區的戰亂,使得伊朗的經濟狀況日益嚴峻,石油出口成為其為數不多的經濟支柱之一。而中國,作為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在這一局勢下顯得尤為重要。
據德黑蘭方面的資料,去年8月,伊朗出口到中國的石油達到了每天150萬桶左右,是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收入總額將近60億美元。
【伊朗開往中國的油輪被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對伊朗制裁的同時,還適時釋放了希望透過談判解決問題的訊號。特朗普公開表示願意與伊朗領導人進行面對面的對話,目標是說服伊朗放棄發展核武器,並限制其石油出口。
面對特朗普“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已經釋放出可能與美國談判的訊號。在伊斯蘭革命勝利46週年紀念活動上,佩澤希齊揚強調,伊朗不尋求擁有核武器。他說,即便國記憶體在某些主張擁核的聲音,也無法將國家引向核武道路。
佩澤希齊揚有這樣的表態並不令人意外。作為伊朗國內旗幟鮮明的改革派,佩澤希齊揚一直主張與美國進行談判。1月23號,也就是特朗普剛剛上臺沒幾天,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就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伊朗不尋求擁有核武器。
但一味地尋求談判並無法給伊朗爭取更廣的生存空間。在這一點上,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看得很清楚。這次制裁讓其清醒地意識到:一味的“妥協”與“談判”根本無用,與其準備“舉白旗”,不如直接“硬碰硬”。
【特朗普曾放話稱要讓伊朗從地球上消失】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美國與伊朗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即便伊朗在核問題上作出讓步,美國解除制裁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特朗普曾公開宣稱,如果自己遭遇暗殺,將“徹底從地球上抹去”伊朗,這種極端言辭凸顯了兩國深刻的敵意。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外交策略常常出爾反爾。以伊核協議為例,雖然該協議本應推動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但事實上,伊朗做出了核問題上的妥協,然而美國依舊沒有兌現承諾,制裁不僅沒有取消,反而愈加嚴厲。正因如此,哈梅內伊才明確表示與美國談判是“愚蠢、不明智且不光彩”的舉動。
如今,伊朗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已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中東局勢無疑將繼續動盪不安,戰爭的陰影依舊籠罩這片多事之地。
伊朗是否能突破美國的圍困,尋找到一條新生之路,未來幾個月的政治走向將是決定性因素。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各方博弈的加劇,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競爭,正進入更加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