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可能“一夜間”就會實現突破,徹底擺脫“卡脖子”,你一定不相信,但這還真有可能。
這裡所說的“一夜間”並不是真的一晚上,睡一覺,第二天起來,國產晶片突圍了。它需要研發投入和努力拼搏。
回顧美國打壓我國晶片產業的歷程,最初只是單一的實體,也就是。
2019年5月,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了“實體清單”,禁止華為與美國企業進行業務往來,這意味著華為無法購買先進的計算晶片和5G晶片。
這時候,華為啟用了海思,當時的海思總裁何庭波還寫了一封全員信,大概意思就是: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公司步入了至暗時刻,海思也由“備胎”一夜之間轉正,轉正後,我們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因此我們要挺起脊樑,努力拼搏。
到了2020年9月,打壓限制進一步升級,臺積電不再為華為代工,海思設計出了全球領先的晶片,但失去代工,也只能活在PPT裡了。
但是美國依然不放心,又在2020年12月將中芯國際列入了實體清單,一同被列入實體清單的還有上海微電子、長江儲存、。
這時候,晶片限制升級成為了“晶片戰”,為了擴大戰果,美國開始讓、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頂級AI晶片,包括A100和H100。
隨後美國迫使日本、荷蘭在今年6月釋出了半導體裝置出口管制。
可以看出,美國對華晶片打壓政策,不斷的升級,不斷地擴大範圍。最開始只是華為一家公司,後來擴充套件至幾十,甚至幾百家,並且聯合了日本、荷蘭等國家。
本以為萬無一失,但是麒麟9000S的出現,讓美國不得不承認,打壓封鎖失敗了。
於是,拜登政府緊急更改了晶片出口策略,不再一味的封鎖。而是採取“半封鎖”方案。
所謂的“半封鎖”就是,中國大陸能夠製造的,就放開出口,實施傾銷策略。不能製造的,繼續實施封鎖。
這種“半封鎖”其實更狠,我們投入大量資金攻關了一項技術,美國立即放開這項封鎖,利用低價來和我們競爭。
我們的企業就很難收回成本,在資金方面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這也倒逼著國產晶片放棄幻想,盡一切努力搞自主研發。最典型的就是華為,華為每年投入上千億資金搞研發,近三年分別投入了1418億、1427億、1615億,十年投入了近萬億。
如此大規模資金投入後,效果非常明顯。
手機處理器、AI晶片、5G晶片、智慧座艙晶片等多點開花,並且將蘋果逼的下調iPhone 15出貨量,高通開始裁員重組。
這些都說明,國產大廠自研晶片具有非常強的商業邏輯,一旦成功就能夠佔領很大的市場,獲得很多的利潤,贏得大量忠實的粉絲。
這裡面還有一個特殊的邏輯,那就是“買不到”好的,而使用差的,你的產品永遠落後於對手,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美國晶片廠商研發晶片相對簡單,它不需要考慮裝置、製造、生態,同時能夠挖到很多技術人才。
而國內晶片企業,搞自主研發,需要考慮EDA、架構、製造、裝置、人才等多個問題,複雜程度提升了很多,不過這也有個好處,那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一旦你開始自主研發晶片,你就不可能停下來,因為不搞自主研發企業就“完蛋”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拼搏,國產晶片進步還是很大的,7nm工藝已經實現了,這是代工廠、裝置廠、材料廠共同的努力。
刻蝕機、PVD、CVD裝置、離子注入機、各種半導體材料,包括矽片、掩膜版、電子特氣、腐蝕劑等,進步非常快。
甚至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光刻機、光刻膠可能突然就會突破了,因為歷史上很多事情就是一夜之間突破的。
美國人研發了上百年晶片,從電子管到電晶體、再到4004、386,再到今天的A17,一步一步的升級迭代,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我們真的能一夜之間突破?
其實我國研發晶片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你看華為麒麟9000S突然釋出,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也讓我們又驚又喜,彷彿就是一夜之間實現了突破。
但實際上,華為海思從2012年就開始佈局手機處理器,10年時間,才打磨出了這款純國產手機處理器。
十年看似很久,但其實比高通快多了。
高通第一款晶片是2006年釋出的,比華為早了6年,但是在2020年,華為的麒麟9000就超越了當年釋出的驍龍888。
這就好比兩個人賽跑,一個人起步晚了6秒,但是還能實現超越,這個差距已經很明顯了。
那麼華為實現超越,靠的是什麼,就一個字“卷”。
2003年,任正非找到了何庭波,給她2萬人,每年30億的研發費用,把晶片做出來。
30億,已經接近高通的晶片研發費了,但是你要考慮這是2003年的中國,人工成本、辦公成本都是很低的。
所以,華為第一卷,就卷在了研發費用上,我要比你多,至少不能比你少。
華為的第二卷,就是研發人員,2萬人,已經很多了。要知道,高通在2003年時,員工數量還不足1萬,即便是2017年,也就3萬員工,按照80%的研發比例,算下來也就2.4萬人。
華為研發晶片,上來就是“人海戰術”,大家齊心協力把基礎夯實,把框架搭好,以後才能蓋高樓大廈。
第三卷,就是“研發時間”
996夠捲了吧!但是和華為比起來還差點。
華為曾經流行“床墊文化”,就是很多員工都帶著床墊去上班,困了就席地而睡,睡醒了接著搞研發。
即便到現在,晚上11點的華為燈火通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半夜加班的情況。但是,你的公司半夜裡,食堂還有飯嗎?據說華為的食堂半夜裡還有很多美味佳餚。
半夜裡餓了,在食堂吃點,接著搞研發。
第四卷,就是“卷工資”
早期的任正非經常帶著員工吃大排檔,自掏腰包給員工改善伙食,這讓員工們感到很親切。
在飯桌上,任正非就說:“大家就努力幹,掙到錢了,我不會虧待你們的,華為會讓你們買得有陽臺的大房子來曬錢,不然你們的錢會發黴的!”
任正非畫的這個“大餅”,最終實現了。
任正非自己只拿了不到1%的股份,其餘股份由員工持股。薪酬+分紅,一年下來70多萬。這樣的待遇,你在其他公司恐怕拿不到。
華為的這種“卷”文化,正在向其他公司擴散,未來,我們要做好晶片突圍的思想準備,說不定哪一天,一覺醒來,國產晶片又突破了。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