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訊息,公司終於讓少數人試用了自2007年iPhone問世以來最大膽、最具創新力的傑作——Apple Vision Pro。這款被譽為“空間電腦”的裝置,絕非一般的虛擬實境(VR)頭顯。
儘管Apple Vision Pro的售價高達3499美元,但預訂名額在短短几分鐘內便被搶購一空。據業內估計,在廣大消費者還未有機會親身體驗之前,其銷量已達20萬臺。毋庸置疑,Apple Vision Pro已成為科技界的焦點。
然而,現實總是充滿驚喜。你絕對想不到,這款尖端科技產品的殺手級應用竟是廚房計時器。
廚房虛擬計時器爆火
Apple Vision Pro的廚房計時器就像那些貼在鍋碗瓢盆上的智慧便籤,但與真實的便籤不同,它們永遠不會掉進美味的湯羹裡,更不會引發火災,因為它們只存在於虛擬世界。
這是《華爾街日報》資深科技專欄作家喬安娜·斯特恩(Joanna Stern)的獨特見解。她最近曾戴上Apple Vision Pro,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比98%的科技記者更具勇氣。
她興奮地分享道:“我用Apple Vision Pro做的最酷的事情之一就是烹飪。我可以在廚房中設定一個虛擬計時器,就懸停在鍋的上方。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未來。”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斯特恩所言非虛。烹飪確實是Apple Vision Pro在現實應用中的一大亮點,儘管它在廚房中可能被弄髒。
得益於其精準的空間跟蹤技術,Apple Vision Pro可以讓人創建出虛擬的懸浮計時器。無論你轉頭檢視股票價格,還是與增強現實(AR)恐龍互動,計時器都會穩穩地停留在原地。或者,你可以用它來做任何能讓你覺得花3500美元物超所值的事情。
科技記者戴維·保羅·莫里斯(David Paul Morris)花了幾個小時深入研究像斯特恩這樣的先行者對Apple Vision Pro的反饋。這款裝置無疑具有極高的吸引力。但令人沮喪的是,人們的關注點似乎總是離不開那個廚房計時器。莫里斯覺得我們似乎都被困在了一個以廚房計時器為主題的科技煉獄中,而逃脫之路似乎遙不可及。
廚房計時器:科技的輪迴
2008年初,莫里斯踏上了全職科技記者的道路。那時的他,可能還無法預見到6個月後雷曼兄弟的轟然倒塌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金融風暴。然而,也正是在那一年,安卓系統誕生了。
在此之前,莫里斯曾在手機遊戲行業摸爬滾打。他的工作日常是為發行商搜尋功能手機上的Java遊戲,再向英國行動網路推銷。偶爾,他還會為200kb的《樂高蝙蝠俠》遊戲撰寫銷售點營銷文案。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應用商店的崛起無疑是一場革命,讓人歡欣鼓舞。
然而,狂歡過後,我們迎來了什麼?智慧手錶曾被寄予厚望,被認為是移動技術的下一個風口,就像智慧手機曾經的輝煌一樣。但結果呢?我們得到的卻是廚房計時器。
MacSparky的受眾群體比大多數人更加關注科技產品。該網站在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計時器功能竟然成為了蘋果手錶迄今為止最常見的用途。斯德哥爾摩大學移動生活中心在2016年的一項名為“Vivo智慧手錶”的研究中也指出,廚房計時器是這項技術進入人們生活的關鍵方式之一。
這項研究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場景:“一對夫婦正在烹飪,其中一人正在磨乳酪。乳酪磨碎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而在這短暫的瞬間,另一人的手錶響起了鬧鐘。手錶佩戴者看了一眼手錶,解除了警報,然後迅速將那鍋已經煮熟的義大利麵從火上移開。手錶鬧鐘就這樣優雅地融入到了烹飪過程中,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干擾。”
物聯網的泡沫與現實
大約在2015年,我們見證了所謂的“物聯網革命”的興起。一時間,“物聯網”成為主流媒體上的熱門詞彙,其頻率幾乎與今天的“人工智慧”相媲美。
“生活再也不會和以前一樣了”,這是當時隱含的資訊,但卻沒有任何真正明確的理由支撐。在實踐中,對於消費者而言,物聯網不過是意味著亞馬遜的Echo智慧音箱充斥著人們的家庭,而它們主要被用作廚房計時器。
根據Experian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亞馬遜Echo的兩大功能是使用最頻繁的。排名第一的依然是計時器功能,84.9%的使用者使用該功能。排在第二位的是“播放一首歌”,佔82.4%。
當然,物聯網現在已經融入城市基礎設施,有助於提高農業效率,以及其他各種應用場景。然而,像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一直在尋找消費科技領域的“下一件大事”。如果Apple Vision Pro再次被歸結為廚房計時器的話,那麼它可能徹底淪為這一功能的代名詞。
也許蘋果一直都清楚這一點。畢竟,直到2023年9月釋出的iOS 17中,蘋果才真正進入了多個計時器併發的時代。科技評論人士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的責任,因為他們曾過分強調Siri與Alexa之間的比較,並批評Siri無法同時判斷香腸和土豆的烹飪時間,好像這才是衡量技術成就的關鍵標準一樣。
高管的辦公工具?
除了廚房計時器,讓我們再來深入探討一下這款備受矚目的科技產品在辦公場景中的實際應用。蘋果公司期望我們相信,空間計算將成為工作的新前沿。然而,當我們深入研究其實際應用時,卻發現這一切似乎並不那麼令人信服。
Apple Vision Pro透過拇指和食指輕觸的操作方式來進行控制,這項技術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操作方式是否實用卻令人質疑。正如YouTube上的科技達人馬奎斯·布朗利(Marques Brownlee)所說:“最大的挑戰在於能否準確控制你所看到的內容。對於習慣了傳統電腦和使用者介面的我們來說,這種全新的互動方式需要時間去適應。”
當我們期待著像《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中那樣的未來辦公場景時,現實卻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強制性的單一任務束縛。對於具備一定技術素養的使用者來說,他們可能會發現,使用Apple Vision Pro進行工作並不如預期的那樣高效。
在輸入方面,使用者只能使用食指進行打字,這使得我們彷彿回到了學習打字的基礎階段。而大多數使用者可能會選擇放棄這種虛擬鍵盤,轉而連線現實中的鍵盤以提升工作效率。
對於那些習慣於在會議中與人交流或大聲發言的工作者來說,Apple Vision Pro似乎更難成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工作裝置。問題在於,這款頭顯的使用方式可能會讓使用者懷念起那些廚房計時器的便利。
“恐怖谷”效應
在設定Vision Pro的過程中,使用者需要建立一個“角色”,即自己的虛擬形象。這個形象基於使用者的面部特徵,呈現在頭顯外部的昏暗OLED面板上,供周圍的人觀看。然而,實際效果與預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正如布朗利所言:“它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廣告上的眼睛。”
視訊通話時,使用者自己的臉的模擬效果也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恐怖谷之中。這個形象有點像是PS3級別的遊戲角色,但又似乎與真實的自己有些差異。從宣傳上看,蘋果很容易讓我們相信Vision Pro能夠實時捕捉使用者的面部表情,但實際上,它只是將之前捕捉到的靜態面部表現轉化為動畫。或許這些動畫是幾個月或幾年前捕獲的。
這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動畫效果,它更接近於Instagram上流行的面部濾鏡。然而,這並非一個令人愉快的未來圖景。想象一下,我們沉迷於閱讀由人工智慧編寫的拙劣書籍,與那些不再與我們見面的朋友的奇怪動畫交流,而極地冰蓋的融化已經淹沒了我們的家園。這種場景讓人不禁想要回歸那個簡單的廚房計時器時代。
為蘋果工程師喝彩
當我們談及蘋果Vision Pro時,是否應該引用那個經典的比喻,稱其為“皇帝的新衣”呢?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準確。Vision Pro在某些方面確實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
首先,其micro-OLED顯示器的視覺清晰度達到了每度60畫素(60 PPD),這已經是極高的清晰度。這基本上是蘋果視網膜顯示屏在VR頭顯領域的升級版,該顯示屏自2010年以來一直是手機和平板電腦螢幕質量的標杆。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聽說Vision Pro能夠呈現“4K螢幕”效果時,卻沒有提及螢幕的實際尺寸。這個虛擬螢幕的實際解析度取決於你所設定的顯示器大小。但對於個人使用者而言,60 PPD的清晰度與普通人的視力相差無幾,因此影響並不大。
據蘋果提供的資料,我們推測Vision Pro每隻眼睛的解析度約為3280 x 3508畫素,總解析度達到6560 x 3508畫素,這無疑是非常出色的。
然而,更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Vision Pro的透視功能,即你周圍實際環境的檢視。與GoPro在弱光環境下的表現相比,它毫不遜色。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手機影片的質量往往不盡如人意,而Meta Quest 3的透視功能在各方面都表現糟糕。然而,Vision Pro卻能呈現出令人驚歎的透視效果。
Vision Pro外部攝像頭必須每秒提供90幀的影象資料。在高幀率下,相機在弱光環境下拍攝的難度更大。當然,在喬安娜·斯特恩的昏暗廚房中,這款產品的透視效果可能無法與馬奎斯·布朗利的攝影室相媲美。但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Vision Pro的表現也絕對令人滿意。
蘋果公司的工程師們應該得到他們應得的讚譽。即使將單反相機置於Vision Pro之前,也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
Vision Pro缺失樂趣
然而,秉承蘋果一貫的風格,這家科技巨頭似乎並未從Vision Pro中尋得太多樂趣。為了讓我們相信這款頭顯與“VR頭顯”如Meta Quest 3和Quest Pro幾乎沒有任何關係,蘋果剝奪了我們體驗有史以來最好VR遊戲的機會。目前,尚未有令人驚豔的VR遊戲宣佈支援Vision Pro,甚至連Netflix的應用程式也缺席了。Netflix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的會員將能夠在Vision Pro的網路瀏覽器上觀看Netflix,就像他們在Mac上觀看一樣。”
此外,蘋果對高階硬體的執著也讓人咋舌。鋁鎂合金和玻璃作為核心材料,使得其重量比Meta Quest 3多出26%。這還不包括你打算藏在後口袋裡的300多克的電池,但蘋果似乎並不希望你在購買前考慮到這一點。
蘋果似乎想讓我們相信,這款硬體是永恆的傑作,而非五年後就被送進科技遺產博物館的過時產品。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人們確實會帶著Meta Quest進行健身活動,但Daring Fireball的約翰·格魯伯(John Gruber)表示,Vision Pro並不適合。他寫道:“蘋果沒有從健身相關角度宣傳Vision Pro,畢竟它實在太重了。沒有人願意把650克重的裝置綁在臉上。總有一天,蘋果會推出一款適合健身的頭顯,但Vision Pro顯然還不行。”
蘋果對Vision Pro的期望並不太高,它只希望我們將其成功視為一種突破,而非對當前VR硬體的延續。在Meta的VR部門虧損數十億美元的情況下,這是有道理的。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足夠的產品能夠突破熱情、富有的蘋果粉絲界限,進入普通人的家庭。
然而,別忘了,這只是第一代Vision Pro。我們還期待下一代嗎?答案是肯定的,就像現在的科技行業一樣。否則,我們要如何繼續關注我們的補水意麵呢?(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