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1月30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壘研究組聯合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佺課題組和數學科學學院胡剛課題組,在《自然-》(Nature Cancer)上發表了題為Targeted activation of ferropt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via LGR4 targeting overcomes acquired drug resistan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道了結直腸癌化療耐藥性產生的新機制,並首次篩選出靶向耐藥結直腸癌的單克隆抗體LGR4-mAb(該抗體有望用於臨床治療)。
該研究構建了結直腸癌病人來源的類器官庫,對比了化療藥敏感和耐藥的腫瘤類器官的基因轉錄組,發現了LGR4/Wnt/β-catenin訊號通路的高度啟用與腫瘤耐藥密切相關。研究篩選出高度特異的靶向LGR4的單克隆抗體。該抗體能夠顯著抑制腫瘤耐藥性。機制分析揭示,該抗體可以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啟用,並下調鐵死亡抵抗基因SLC7A11的轉錄。當與化療藥物聯合使用時,LGR4的單克隆抗體靶向Wnt/β-catenin訊號通路,促使結直腸癌細胞發生鐵死亡。
綜上,該研究揭示了LGR4/Wnt/β-catenin訊號通路調控鐵死亡的新機制,並透過特異性靶向LGR4促使化療藥在結直腸癌治療中誘導癌細胞鐵死亡。研究在揭示結直腸癌耐藥性產生機制的基礎上發展出克服腫瘤耐藥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結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常常發生在結腸或直腸內。為了早期發現和診斷結直腸癌,醫生通常會使用醫用內窺鏡進行檢查。內窺鏡可以直接觀察結腸和直腸的內部情況,有助於發現異常的腫塊或息肉,從而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消化道癌症佔新發癌症數的28.49%,死亡人數約佔31.77%
2022年中國消化道癌症中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的發病人數合計佔新發癌症數的28.49%,死亡人數約佔31.77%,消化道癌症使我國承受了巨大的醫療和經濟負擔。早期篩查是加強消化道癌症早期診斷的有效方法,及時發現癌前病變及早期腫瘤能明顯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消化道癌症的預後與診治時機密切相關。以結腸癌為例,普遍由大腸息肉、腺瘤等癌前病變演變而來,發展過程相對緩慢,早期發現和治療具有較長的視窗期。以胃癌為例,目前我國發現的胃癌90%為進展期,進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療的5年生存率仍低於30%,而早期胃癌接受及時治療,5年生存率有望大幅提升,或超過90%。
外資廠商實力更強,存在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內窺鏡是普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婦科等科室不可或缺的診斷和手術裝置,也是全球醫療器械產業中增長最快的產品型別之一。海外發達國家的內窺鏡應用基礎廣泛,而中國醫用內窺鏡市場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受中國分級診療體系的建立、微創手術的發展、醫師培訓體系的逐步完善等因素的推動,中國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將以高於全球的增速快速擴大。
外資廠商以其先進的製造加工能力、創新工藝、以及完整的產品鏈佔據我國硬鏡市場的主導地位,並輸送其高階線產品進入我國三甲醫院。根據招採網2022年資料顯示,全球硬鏡主要三大參與者為美國、日本和德國企業,卡爾史託斯、史賽克和奧林巴斯排名前三,合計整體市場佔比超60%,存在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國產硬鏡企業起步晚,份額較低,且單個企業體量小。國產品牌邁瑞、歐譜曼迪、新光唯、海泰新光、瀋陽沈大、浙江天松等少數企業只佔不足15%的市場份額。
2028年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或將超過500億元
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在政策、市場、技術等多方面的積極因素驅動下,有望迎來持續的快速發展。到2028年,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或將超過500億元,達到511億元,2023-2028年複合增長率為10.41%,市場前景廣闊。
平安證券指出,受臨床需求驅動,政策支援促進,內鏡滲透率提升空間大。內窺鏡應用於微創診療的臨床價值明確,臨床滲透率在發達國家遠超中國。與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軟鏡和硬鏡的滲透率分別有4倍和2倍左右的提升空間。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民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國產企業近年來內鏡業務快速成長,內窺鏡的滲透率穩步提升。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資料、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