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話”系列動畫之化緣風波——吃轉基因食品會被“轉基因”嗎?
轉基因,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關注的話題,不管何時被提起,總能引起一片熱議,隨之而來的謠言也是不絕於耳。很多人害怕轉基因,是因為認為食物中的轉基因會進入身體從而改變和危害人類,那麼事實如何呢?
其實,會產生這樣的擔憂是由於人們對轉基因技術不夠了解。轉基因技術是透過改變植物或動物的DNA來實現特定性狀,包括從其它物種中獲取基因,而它的首要目的則是為了獲得更加優良的品種。轉基因並不是什麼條件下都能發生的,它需要科學家在特定的實驗室條件下,運用高技術手段才能完成,而且把外源基因轉化到作物染色體上也是非常困難的,轉化效率通常非常低。
在這種情況下,人僅僅因為吃轉基因食物就會被“轉基因”,聽起來就有些荒唐了。基因是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當我們進食時,食物會經過口腔的咀嚼被切碎,在消化道里,各種酶將各種大分子分解成為糖、氨基酸、ATCG鹼基等碎片。DNA作為一種大分子,它所包含的長編碼序列也會被切斷,無法再發揮遺傳物質的作用。所以DNA分子或其中的基因序列不可能完整且具備功能地穿過消化道進入人體血液,並擴散到身體各處,更不用說融入人體的細胞或巢狀進DNA中,進而影響人類的遺傳。
人類食用植物源和動物源的食品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們每天吃的蔬菜和肉類中都含有基因序列,而從生物學角度看,轉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與普通食品中所含的基因也都是一樣的。到目前,現代科學並沒有發現任何一例透過食物傳遞遺傳物質整合進入人體遺傳物質的現象。
任何轉基因食品上市前都會透過一套非常嚴格的安全評價和審批程式,與傳統食品一樣安全,如果說人類吃轉基因食物就可以改變基因,那麼是不是吃魚便可以學會在水裡呼吸,吃羊就會和羊一樣喜歡吃草了呢?
來源:光明網基因科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