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2月18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今年以來的新能源車市場資訊複雜多元,有大量的不看好新能源的資訊,我覺得這是暫時的現象,並且仍堅定看好新能源車,相信以中國的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產業製造體系,強大的供應鏈,世界新能源車是充滿希望的,不要被眼前的暫時低迷所困惑。世界汽車工業大變革已經以電動車起步並持續,新能源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世界新能源車是改變世界的巨大推動力,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是不停滯的、是改變人類生活的巨大推動力。
一、新能源車負面資訊很多
近期新能源車的負面訊息很多,主要是銷量方面資訊,畢竟銷量是市場的晴雨表,因此新能源車的銷量異常必然引起關注。
1、美國新能源車減產
2023年11月,據報道全美3000多家汽車經銷商組成的聯盟向拜登發出一封公開信,呼籲他在電動汽車推廣政策上踩一踩剎車。該聯盟指出,儘管電動車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理想的選擇,但目前的電動車需求跟不上它們湧入經銷店的速度,導致電動車在經銷商那裡堆積如山。通用汽車將其40億美元投資於電動皮卡生產廠的改造計劃推遲了一年,這也許是對市場需求不確定性的一種反應。
美國租車巨頭赫茲租車(HTZ.US)計劃出售大約2萬輛電動汽車,並利用部分收益來購買燃油汽車。
2、韓國新能源車銷量低迷
韓國進口車協會2月5日披露的資料顯示,韓國1月進口轎車新註冊登記1.3083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9.4%。該協會認為,傳統淡季疊加電動汽車補貼方案不確定、推遲出廠、部分品牌庫存不足等導致1月銷量減少。另有統計1月份在韓國註冊的新電動汽車數量較去年12月下降了80%。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銷量大漲的特斯拉1月份在韓國僅賣出1輛。
根據韓國汽車製造商協會的資料,由於存在電池起火擔憂,去年電動汽車整體銷量下降了0.1%。其次,韓國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還會考慮到目前仍缺乏足夠的充電樁。
3、歐洲新能源車銷量不佳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近期釋出的資料顯示,2023年12月歐洲新車銷售出現了17個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電動汽車的需求放緩是重要因素。2023年12月,歐洲的新車銷量同比下滑3.8%,在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2023年12月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比下跌近一半。
德國電動車市崩潰的直接原因是延續數年之久的電動車型購置補貼“環境獎金”(Umweltbonus),自2024年1月1日起被徹底取消。此前私人消費者可以從政府獲得最高4500歐元的補貼,如果再加上車輛購置稅減免和廠家補貼等一攬子優惠,最高折扣高達6750歐元。
分析指出,歐洲的消費者在電動汽車的安全性、續航里程以及價格方面都有顧慮。分析還認為,當下經濟疲軟、融資成本高企以及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導致了歐洲企業也不願意購車。
德國政府曾計劃將電動汽車補貼計劃延長至2024年年底,但由於去年秋季德國最高法院宣佈本屆柏林政府在財政開支上因立項不符合規章而違憲,柏林方面在財政開支上突然出現了超過300億歐元的缺口。為此,耗資巨大的電動汽車補貼成為了犧牲者。
早在去年9月1日起,德國就已經取消了針對企業使用者的電動汽車購置補貼。
受限於動力電池核心材料稀有金屬價格的上漲,去年德國在售電動車型平均售價進一步上漲了4000歐元至5.27萬歐元。
但是,企業使用者貢獻了德國六成的電動汽車購買量。經濟部的資料顯示,去年9月以後,月度的平均補貼申請數量就從5萬餘份大跌至2萬以下。
法國政府在2024年仍承諾為消費者提供5000歐元至7000歐元的補貼(即生態獎金eco-bonus)。
去年9月18日,作為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啟反壟斷調查的推手,法國率先宣佈調整該國現行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
新的補貼細則增加了碳足跡積分。該積分系統將考慮車輛和動力電池製造過程以及原材料乃至整車出廠後運輸過程的全製造鏈碳足跡,包括車輛和電池生產廠商的電力來源、零部件運輸過程的碳排放都將被納入計算。根據規定,在法國進行銷售的電動汽車製造商需要向法國生態轉型署 ADEME提供相關檔案,只有在滿分100分的積分體系中達到60分的車型,才能獲得補貼。雖然巴黎方面並未明確點名此次調整的針對物件,但中國製造的絕大多數車型都無法達到法國標準。
2022年春季,義大利政府宣佈將每年提供6.5億歐元用於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和低排放汽車。目前,購買價格不超過35000歐元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可獲得高達3000歐元的補貼。
4、日本對新能源的判斷偏悲觀
2024年1月23日,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在出席一次商業活動時的公開評論,刊發在內部報紙《豐田時報》上,豐田章男會長認為,“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不會超過30%,無論它們在技術或成本削減方面取得多大進展,剩餘市場將由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油汽車共同佔據。目前尚不清楚,豐田章男所指的30%,是新車銷量還是保有量,但一般是指新車銷量。
豐田章男認為,全球約有10億人生活在沒有電的環境中,對他們來說電動汽車行不通。一個國家如何實現碳中和應該由客戶決定,而不是監管或政治決定。
二、我對新能源車是樂觀的
我個人對電動車的發展還是很樂觀的,有以下幾個原因:
1、補貼調整期的暫時痛苦期會過去
補貼調整對消費者購車帶來嚴重的困擾,畢竟價格差距這樣大,消費者很難接受,這在中國的2019年出現過,當時乘用車電動車補貼從10萬元降到2.5萬元,那幾年的新能源車總體走勢偏弱,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是最痛苦的調整期。因此歐洲的新能源補貼逐步退出必然也是有這樣的過程。
近期大眾集團就宣佈推出所謂的“環境獎勵”,以平衡補貼取消之後的價格差異。所謂環境獎金的德語原文Umweltprämie與政府補貼的Umweltbonus幾乎如出一轍。例如,大眾ID.家族部分車型的價格優惠高達7700歐元,ID.4和ID.5最新售價分別為3.26萬歐和4.12萬歐。歐洲第二大車企Stellantis旗下的標緻3008 SUV電動版也降價3300歐元至4.49萬歐元。雷諾旗下的暢銷車型Dacia Spring在優惠1萬歐元之後售價僅為1.3萬歐元。
而企業給補貼的效果遠不如國家補貼,這也是中國2019年前後也出現的現象。當年很多企業把國家補貼的退坡給補上了,但效果很一般。消費者始終認為企業的補貼是讓利,是本該消費者得到的,而國家的補貼是真的補貼。因此歐洲很多國家也要經歷中國的2019年3季度前後的銷量暫時偏弱現象。由於歐洲各國的補貼退出節奏差異,因此總體影響也不大。
2、冬天過去了,負面資訊關注度下降
北方地區的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焦慮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冬季低溫里程衰減問題。南半球新能源車很少,北半球是新能源主力,而北半球一般都是1月最冷,因此冬季也有延後效應。
北方最冷的時間是1月,並非12月,很多負面資訊也是1月最為突出,尤其是雨雪冰凍天氣的電動車設計有些反人類,沒有外顯示門把手等實用設計,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購買心理壓力較大。因此純電動的1月銷量也是下滑最大的,這也是正常的季節性走勢。隨著2月下旬的春暖花開,電動車銷量又會明顯上升。
3、新能源車的政策趨勢不可逆
從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轉變是不可逆的過程,畢竟電力的來源是多元的,光伏和風電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新能源車的電力是清潔的。而電池的開採利用的汙染也會逐步地降低,尤其是回收再利用的工藝日益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趨勢不變。
4、新能源車的優勢不可逆
電動車由於使用階段不產生碳排放和熱排放,而燃油車出現碳排放、熱排放和汙染氣體排放,因此電動車的優勢是巨大的。隨著環保的強化,燃油車的成本不斷增大。
電動車的技術在不斷完善中,燃油車的效率提升是極其緩慢的,電動車的電池等技術進步速度很快,目前仍是萬馬奔騰的技術創新中,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技術劣勢日益明顯。
需要提供動能的地方基本都是用電,只有汽車是最後頑固地用化石燃料的。未來世界不可能只有30%是電動車,其它技術線路總體競爭力越來越差。
尤其是越沒有電的地方,越需要電動車,因為世界充滿陽光和空氣,風能和光伏是未來能源主流方式。中國能給這些沒電的地方供給大量低成本的風力發動機和光伏,而風電和光伏需要儲能,電動車是儲能的基礎,因此在非洲沙漠、在大草原可以沒有加油站,但可以有電動車。
5、特斯拉量產速度太慢是暫時的
2023年美國特斯拉的美國銷量僅增長25%,屬於最慢的美國新能源車企之一。
特斯拉的車型更新換代速度太慢了,特斯拉的新車研發速度已經減半,從過去的每年推出一款新車,降到了每兩年一款。一般來說,一款國產燃油車兩年左右一次改款,四年左右一次換代,電動車頻率更高一些。目前國產電動車兩年更新換代一次,趕不上就落伍。
再看看特斯拉,2016年釋出的Model 3,今年才推出新款,更離譜的是,新款Model 3還不是換代,只能算是改款。特斯拉電池領域很有創新能力,4680電池被寄以厚望。根據馬斯克的說法,與特斯拉目前採用的2170電池相比,4680電池的能量提升了5倍,續航提升16%,動力效能則提高了6倍,還能夠大幅降低電池的生產成本。除此之外,4680電池在對應熱失控方面的能力也有明顯提升。松下曾表示,其 4680 電池的大規模生產會在 2023 年 4 月到 2024 年 3 月之間進行;但如今,根據最新宣告,松下計劃在 2024 年 4 月到 9 月開啟下一代電池的商業生產。
2019年11月,特斯拉釋出Cybertruck。這款車本應於2021年開始下線,但對大多數客戶來說,最早也要到2024年才能提車。按照計劃年產能37.5萬輛計算,以及考慮到交付會優先北美,國內使用者現在預訂至少要等5年才能提車。
據報道特斯拉皮卡有效預訂量超強,這些訂單既不是銷量,也鎖住了別人的銷售。截至11月14日的資料顯示,特斯拉Cybertruck的最新預訂量已達到2077669輛。而美國的新能源車銷量近幾個季度並未提升。因此特斯拉的訂單釋放前是虛假的低迷,並非市場不行了,而是大家在等。
6、中國新能源車的創新能力太強
說到特斯拉的交付拖期,這個就要說中國的產業能力超強,因此中國能世界領先。
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是創新發展史,中國車企的新能源技術突破實現了銷量的巨大突破,這是世界矚目的成就。
類似中國比亞迪的插混突破帶來近200萬臺的銷量突破。2020年中國插混僅有17萬臺零售,大家對插混失去信心。但2021年的比亞迪dmi的技術突破,帶來插混到2023年國內零售達到191萬臺,實現3年10倍的超強增長。
而且中國在純電動技術發展放緩時,實現了增程式的突破,以理想為代表的中國增程式電動車爆發增長,實現了從0到70萬臺的突破。尤其是華為賽力斯的問界車型的推出,實現了銷量的暴增,月銷突破3萬臺,這是世界電動車的遙遙領先。
反思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和美國特斯拉的增速放緩,中國製造業的產業力量充分體現。尤其是像國機汽車下面的中汽工程的整車工藝設計和工廠建設能力,都是為特斯拉和中國車企電動化發展貢獻巨大,體現了中國製造業的總體實力的提升。
我相信以中國的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產業製造體系,強大的供應鏈,世界新能源車是充滿希望的。不要被眼前的暫時低迷困惑了。世界汽車工業大變革已經以電動車起步。新能源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世界新能源車是改變世界的巨大推動力,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是不停滯的、是改變人類生活的巨大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