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如今所採用的晶片,不是的就是聯發科的,在跑分方面,兩家晶片企業的高階晶片手機,卻在使用中發現聯發科和高通的高階晶片竟然差距非常遠,甚至可以說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品。
筆者之前一直使用12X,近期又買了一臺小米12Pro天璣版,小米12X搭載的晶片是高通2019年釋出的驍龍865晶片,採用7奈米工藝生產,記憶體為8GB。
小米12Pro天璣版搭載的天璣9000是2021年的高階晶片,採用4奈米工藝生產,記憶體為12GB,無論晶片工藝、核心架構、記憶體等都比小米12X好許多,在跑分方面超過100萬分,而小米12X跑分大約70萬分左右。
從他們釋出的年代以及晶片工藝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天璣9000領先驍龍865兩年,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卻發現兩者竟然差距相當大。
在用處理影片的時候,兩者輸出影片都採用720P的時候,處理速度差不多,但是將輸出改成4K後,兩者的差距就大了,小米12X完成了79%的進度,小米12Pro才完成27%,由此可見兩者在實際使用的表現差距有多大了。
採用落後工藝和更小記憶體的驍龍865竟然是影片處理方面還遙遙領先於天際9000,只能說明聯發科的晶片在實際使用表現實在太差了,聯發科的晶片只適合跑分,而不適用於實際使用。
導致如此結果,可能在於採用ARM公版GPU的效能比高通的自研GPU效能差距實在太大了,影片處理更依賴GPU。
在手機GPU方面,高通的自研GPU最領先,蘋果也已採用自研GPU但是稍微落後於高通,而聯發科一直都採用公版GPU,沒有自研GPU的情況下,聯發科只能透過堆GPU核心數量來提升GPU效能,而ARM自身沒有太深厚的GPU技術積累,與高通的GPU差距就大了。
高通的驍龍865晶片可謂一款神U,由於驍龍888出現較為嚴重的發熱問題,驍龍8G1由三星生產的版本在功耗方面也偏高,後來驍龍8G1交給臺積電生產才降低功耗,由此驍龍865成為那三年用得最多的晶片。
聯發科一直有意在高階晶片與高通較量,然而從天際9000和驍龍865的對比可以看出,聯發科在技術方面與高通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即使CPU方面兩家都採用ARM的公版核心情況下,聯發科都不是高通的對手。
如今高通已再次迴歸自研CPU核心,最新的驍龍8至尊版採用自研的CPU核心,自研核心來自收購的nuvia公司,而nuvia公司創始團隊則出自蘋果的A系處理器,在單核效能方面超越聯發科追平蘋果,高通領先聯發科的優勢就更大了。
由於高通的晶片在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讓高通也敢於將價格定得更高,據悉驍龍8至尊版晶片的售價達到200美元,而聯發科同期釋出的高階晶片天際9400則為150美元左右,從實際使用效能方面來看,高通的價格更高可以說物有所值。
筆者建議消費者選購手機的時候,還是儘可能選擇高通晶片的手機,聯發科晶片不值得選擇,而且手機企業釋出的旗艦手機搭載兩家晶片的售價都差不多,聯發科晶片的手機就更不值得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