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首次出艙活動,結果又給大家留下疑問,為什麼呢?
那就是我國這一次的出艙活動時間,遠遠超過了我國艙外航天服所宣佈出來承受的實力,什麼情況?中國艙外航天服到底可以支援多長時間?
的確,看到這個訊息,是興奮,又是疑惑的。
畢竟我國公佈的時間與實際性,真正意義上所承受的艙外活動任務時間存在差異化,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就先來看看這一次出艙。
出艙活動歷時9個小時!神舟十九號創造人類歷史
沒錯,這一次任務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是首次出艙任務,3名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在相互配合之下,在中國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配合支援下,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裝置設施巡檢以及處置等任務。
當然,這裡面其實最為重要,或者個人認為“重之重”的任務就是關於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因為這是提升我國空間站安全係數的關鍵。
我也多次給大家說過了,那就是中國空間站曾經遭遇了太空微粒的撞擊。
並且導致艙體,太陽翼等區域被撞擊,帶來了一定的損傷,雖然沒有影響到我國整個空間站的執行,但這對長期執行來說,肯定是不友好的。
所以,我國經過航天員出艙活動之後,進行了對這些撞擊區域修復。
而後面,除了神舟十九號,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也進行出艙活動,進行了對“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
這都是在一步一步的提升我國空間站防護措施,那麼這個任務也可以看出來,是極其重要的事情。
當然,未來我國航天員乘組還可能進一步的提升安全係數,這應該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畢竟未來我國空間站還要擴大等等,這需要全面加防之後,才有可能徹底結束該任務。
大家後續也可以關注下這方面的訊息,看看我國太空防護裝置的進度。
而這一次我國再次執行了該任務,是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出艙活動,然後女航天員王浩澤在空間站內部進行密切配合。
而這一次任務經過9小時的時間,創造了人類的奇蹟,因為這一次單次出艙活動,重新整理了全球的出艙記錄。
超過了 NASA 宇航員詹姆斯·沃斯和蘇珊·赫爾姆斯,在 2001 年 STS-102 任務期間創下的 8 小時 56 分鐘太空行走紀錄。
所以,中國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創造了世界歷史,創造了人類歷史,也是再次重新整理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
同時,航天員蔡旭哲時隔兩年再度漫步太空,宋令東成為我國首名進行出艙活動的“90後”航天員,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9小時太空行走!但給大家留下疑惑,是什麼?
沒錯,對於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出艙任務,同樣是需要艙外航天服的,這也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太空行走之中必須要具備的,因為這是出艙之下的安全保障。
艙外航天服是一個微型的航天器,是航天員走出航天器到艙外作業時必須穿戴的防護裝備,以便把航天員的身體與太空惡劣環境隔離開來。
在空間站內部的時候,我國空間站艙體可以直接進行保護,但是出艙了,就只能依靠艙外航天服了。
所以,只有向航天員提供一個相當於地面的環境,才能夠更好地執行任務,而中國的艙外航天服十分先進。
除了具有艙內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還增加了防輻射、隔熱、防微隕石、防紫外線等功能,在服裝內增加了液冷系統(液冷服)。
可以全面保障航天員在艙外的安全。
當然,本身我國地面,艙內也有人員在執行任務,如果真的遇到了什麼緊急情況,我國也會要求航天員立即返回艙內。
但是,這一次9小時太空行走時間,給大家留下了疑惑,這與我國公佈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根據我國航天中心釋出的訊息來看,我國設計團隊根據飛天艙外航天服構形,採用“一對多”的適體性原則。
即以一套服裝多人穿用,被動適體性與主動適體性相結合,兼顧個性與共性要求。
同時,我國現階段中國空間站內共有飾帶為紅色(A)、藍色(B)、黃色(C)的三套艙外航天服。
本著延長在軌使用壽命的原則,在每次執行出艙任務時在選擇上儘量平衡三套艙外航天服的使用頻次。
然而,最為關鍵性的問題來了,那就是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使用壽命為3年15次,單次可支援工作時間為8小時。
看到沒?這就是給大家留下的疑惑,那就是明明只能工作8小時,為什麼這一次還進行了9小時6分鐘的出艙活動?
還真的是不知道情況,我國也沒有說過,但這隻能說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國艙外航天服的支援時間不只是8小時,可以支援更長的時間,到底能支援多久的出艙活動,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點。
所以,這個疑惑還是要等待我國航天中心後續進行披露了吧。
但未來的艙外航天服可能更強
沒錯,我國已經在發展新一代的艙外航天服,採取的思路就是模組化、輕量化、多用途一體化設計。
例如:在實現複雜環境一體化防護、功能模組化的互換性、外部介面的相容性等基礎上。
最大程度地減少艙外航天服的自身重量,提高其靈活性與機動性,以充分適應不同探測任務下,各種人機配套模式的適用需求。
所以,在更好的艙外航天服的研究之下,未來我國還可能挑戰更長的太空出艙任務,這是值得期待的。
因為在太空出艙活動之中,可能會執行更多的任務,並且部分太空實驗,可能也需要在太空出艙的任務之下完成。
那麼,這樣也就可以執行更多的航天任務成就了,也期待第二次太空出艙任務之下,能夠看到我國女航天員出艙。
畢竟現階段我國就只有航天員王亞平,劉洋兩位女航天員出艙活動過,這就是基本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