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OpenAI的最大投資者,購買了其主要競爭對手Meta兩倍數量的英偉達GPU晶片,達48.5萬顆。
市場調研機構Omdia最新資料表明,微軟今年購入了48.5萬顆的“Hopper”晶片,這使得微軟的晶片儲備在打造下一代人工智慧(AI)的競賽中佔據了優勢。英偉達在美國的第二大客戶Meta僅僅購買了22.4萬顆“Hopper”晶片,而微軟也同樣領先於其在領域的對手亞馬遜和谷歌,據預測,它們分別購買了約19.6萬顆與16.9萬顆“Hopper”晶片。
這兩年來,科技巨頭已經在資料中心上投入了數百億美元用於執行英偉達的最新晶片。自微軟投資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9億)的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各個科技巨頭包括並不限於、Anthropic、xAI、位元組、騰訊等,都在投資以爭奪下一代人工智慧的主導地位。
微軟是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中在建設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方面最為積極的公司之一,其資料中心基礎設施不僅用於執行自己的Copilot等AI服務,還透過Azure雲計算向客戶出租算力,目前Azure被用於訓練OpenAI最新的o1模型。
各廠商英偉達“Hopper”GPU出貨量Omdia
Omdia估計,位元組跳動和今年分別訂購了約23萬片英偉達的晶片,包括“Hopper”的低功率版本H20。儘管有著出口限制,位元組跳動和騰訊仍然成為了英偉達今年最大客戶之二。
據Omdia預測,2024年全球科技公司將在伺服器上投入約22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7萬億),其中微軟支出310億美元(約合2262億人民幣),亞馬遜支出2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97億)。目前,包括初創企業xAI和英偉達支援的CoreWeave在內的前10大資料中心基礎設施買家,佔全球計算能力投資總額的60%。
Omdia的雲和資料中心研究主管Vlad Galabov表示“英偉達GPU佔據了相當高的市場份額。”2024年,伺服器的支出中約有43%流向了英偉達。
自人工智慧投資熱潮以來,英偉達最先進的GPU一直供不應求,這些晶片已成為矽谷最熱門的商品。今年,大型科技公司爭相組裝越來越多的英偉達GPU叢集。目前,英偉達的新一代Backwell架構GPU已經也開始交付。儘管因為環境因素,勢頭已經有所減緩,英偉達的市值還是飆升至逾3萬億美元。
科技巨頭AI中心伺服器開支巨增Omdia
不過,分析師稱,Meta、亞馬遜和谷歌正在加大對自有定製AI晶片的投入來替代英偉達的晶片。谷歌已經花了十年時間開發TPU,而Meta去年推出了第一代Meta Training和Inference Accelerator晶片。兩家公司各自部署了約150萬片自家晶片。亞馬遜今年在為雲計算客戶投資開發Trainium和Inferentia晶片,並部署了約130萬片。本月,該公司表示計劃使用數十萬片其最新款Trainium晶片,為OpenAI競爭對手Anthropic建立一個新的叢集,以訓練下一代人工智慧模型。
相比之下,雖然微軟(Microsoft)在打造與英偉達(Nvidia)競爭的人工智慧加速器方面要早得多,但在今年僅安裝了約20萬顆微軟定製的Maia晶片。微軟Azure全球基礎設施高階總監Alistair Speirs稱,使用英偉達的晶片仍然需要微軟在自己的技術上進行大量投資,以向客戶提供“獨特”的服務。
2024年,微軟對英偉達晶片訂單數量是其在2023年的三倍多,儘管當時英偉達已經為了應對ChatGPT的爆紅在加緊生產“Hopper”晶片。
“良好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是非常複雜的、資本密集型的專案,”Speirs稱,“它們需要數年的規劃。因此,對我們的增長進行適度的預測並預留一定的緩衝區是很重要的。”
雖然英偉達仍主導著AI晶片市場,但其位於矽谷的競爭對手AMD已經取得了進展。Omdia稱,今年Meta購買了17.3萬顆AMD的MI300晶片,而微軟購買了9.6萬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