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世界網訊息(CWW)2023年《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兩份重磅檔案的出臺,引起各地對於低空經濟的廣泛關注,充分激發了產業活力,助推2024年成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
國家與地方政策引導,低空經濟戰略地位提升
自2023年以來,低空經濟的戰略地位得到了廣泛認可與高度重視。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提升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視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將低空經濟納入政府工作規劃,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多方面的支援政策。戰略地位的提升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援,表明國家及地方政府對於低空經濟的高度關注。
2024年,國家與地方政府結合具體產業優勢,分別聚焦低空經濟整體發展、上游製造、基礎設施、應用場景等方面,制定具體目標與補貼政策。總體來看,2024年國家及地方層面出臺的各項政策體現出了較強的目標性與導向性。
在國家層面,工業和資訊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立現代化通用航空基礎支撐體系;2030年基本建立以高階化、智慧化、綠色化為特徵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在地方層面,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打造世界級低空製造高地”,“支援低空飛行器整機研發製造頭部企業做大做強”。重慶市政府印發《重慶市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200個以上通航起降點,實現低空飛行“縣縣通”,“干支通”機場及臨時起降點全面實現互聯互通,新增100億元以上通航產業投資;2027年新建1500個以上通航起降點,實現低空飛行“鄉鄉通”,新增200億元以上通航製造業投資。北京市經信局等四部門釋出《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低空經濟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形成10個以上典型的應用場景。
上游強、下游熱、中游逐步孵化
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標誌著無人機產業進入有序、規範化發展階段。2024年出臺的各項政策更是進一步激發了產業活力,推動產業整體呈現“上游強、下游熱、中游逐步孵化”的格局。
上游企業專注於電動化、輕量化、實用性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帶動載具能力進一步提升。例如,億航智慧與英搏爾合作開發適用於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的高效能電驅動系統,有效提升電驅動系統的功率和散熱效率,推動實現輕量化設計。中復神鷹、光威復材等碳纖維龍頭企業積極擴大產能,以支援規模應用。大疆首發FC30無人機最大載重可達30千克,航程可達16千米,更加適合偏遠地區的物資運輸和災害應急響應。億航的EH216-S型航空器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三證”(生產許可證、型號合格證、標準適航證)認證,適配城市交通、醫療應急等多種應用場景。
下游企業在物流配送、應急救援、農業植保、旅遊觀光等多個領域積極探索和創新應用場景。例如,美團拿到無人機配送試執行許可,3千米內平均訂單配送時長約為15分鐘;截至9月底,美團無人機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開通43條航線,並累計完成訂單超36萬單,可為使用者配送9萬餘種商品。東部通航使用直升機進行了緊急救援,並透過與深圳大學總醫院合作,實現了院前院內診療一體化。天津寧河區探索以植保無人機替代人工低空噴灑殺蟲劑、殺菌劑等“一噴三防”農藥,進一步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使用量。上海新空直升機推出黃浦江低空旅遊專案,使用BELL429直升機,從龍華直升機場飛越黃浦江至陸家嘴景觀區,遊客可沿途欣賞世博園、南浦大橋、東方明珠、外灘等城市景觀。
中游企業探索通訊設施、起降基礎設施以及空管系統建設,為規模部署儲備能力。在起降基礎設施方面,各地城投公司、飛行汽車企業等紛紛探索起降場相關的建設標準與模式。中國鐵塔基於自身資源優勢,與飛流智慧合作推出國內首款可上塔機巢;美團立足自身業務需求,自研與外賣配送櫃融合的起降設施。在通訊基礎設施方面,傳統通訊運營商、雷達廠商以及諸多中小創新企業紛紛建設資訊基礎設施。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分別在深圳、南京等地進行了5G-A通感一體化組網驗證,為構建低空感知網路做鋪墊。在飛控及監管基礎設施方面,無人機廠商、通訊廠商、基礎設施廠商均積極探索平臺建設,分別聚焦空域航線規劃、飛行管理運營服務、飛行監視與告警等方面。
多種創新型商業模式逐漸湧現
在低空經濟這一新興產業領域,2024年多種創新商業模式湧現,加速了自然資源向經濟資源的轉化。
一是傳統企業經銷模式,即低空航空器等上游企業依託多年積累的技術、渠道優勢,在全國進行產品售賣。如大疆、縱橫等目前主要以總部為技術、產品創新中心,利用全球及全國的銷售網路和線上銷售平臺,進行地方經銷、全國直銷,並透過參加展會、設立體驗店等方式擴大品牌影響力。
二是政企合作模式,即地方政府與企業合作成立地方低空企業,共同探索低空發展模式。如億航智慧與合肥濱投、合肥濱湖建投等國資平臺共同出資成立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中電信無人科技有限公司與蘇州市大資料集團、蘇州交投集團、吳江大資料公司攜手成立蘇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模式下,政府能夠快速最佳化空域管理規則、推動管理流程更靈活高效,企業能夠有效引入市場化手段及科技工具。
三是自然資源部分權利轉讓模式,即地方政府向可靠的企業出讓空域部分權利,開發低空經濟新模式。如濟南平陰以9.24億元出讓低空經濟30年特許經營權,主要涉及平陰縣的兩座機場及配套設施,此模式促進企業進行商業化經營,推動空域要素的市場化配置與流動。
運營商爭做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領航人”
低空經濟作為一種綜合經濟形態和新興產業,離不開起降、通訊、管理等綜合基礎設施,以及體系管理和運營能力的保障。我國通訊運營商擁有豐富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和能力,正在透過創新技術、最佳化機制、建立生態等方式,爭相探索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低空通訊能力、感知能力驗證,打造飛控、監管平臺,服務低空航空器的大規模執行。
一是創新低空平臺、網路和體系。中國電信自研低空“運管服”數字化平臺,實現了對無人機飛行狀態、軌跡等的管理,保障低空空域安全執行,利用5G-A低空通感組網技術,助力低空經濟在物流、安防、監測和城市治理等領域創新發展。中國移動提出了混合感知新空口、“魚鱗”低空新組網等創新技術,打造一體化的低空智聯網技術體系,具備全域可靠的“通”、多維立體的“感”、高效可控的“管”、智慧精準的“導”。中國聯通構建了“端網業智安”低空智慧網聯體系,提供全面的低空飛行資訊和資料安全保障。
二是最佳化機制、建立生態。中國電信率先瞄準低空經濟,成立無人科技有限公司,並牽頭與產業鏈上下游共計82家領軍企業成立了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推動低空經濟的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中國移動打造長三角低空經濟研究中心,致力於配套基礎設施的產品研發、技術論證、標準制定、應用建設和推廣最佳化。中國聯通成立低空經濟融合創新中心,聚焦低空技術創新、網路創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和服務創新,橫向拉通全國低空應用場景,縱向夯實低空端、網、智、用產品體系能力。
低空經濟走過了漫長的戰略規劃期,正處於政策匯入階段。此階段政策引導重點逐步從“有序”走向“規模”,預計2027年前後,產業將隨著成熟度的提高逐步進入市場化階段,“優勝劣汰”趨勢將十分明顯。產業各方應積極把握政策“紅利期”,充分進行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多維度的探索,備戰即將到來的低空經濟“大考”,為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