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獵鷹9號“公式對手”
今年開年,私人火箭領域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藍色起源(Blue Origin)新格倫號火箭的發射升空。藍色起源是創始人貝索斯投資的太空公司,被視為SpaceX在商業航天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只不過起步好像慢了點。
SpaceX去年一整年可謂“戰績輝煌”:它進行了129次獵鷹9號發射,2次“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發射,以及3次星艦發射,佔到了全球火箭發射數的51%。而對標SpaceX主力火箭獵鷹9號的新格倫號,才剛剛讓二級火箭順利入軌,雖成功部署有效載荷,但一級助推器回收失敗。
客觀來看,首次發射就能成功入軌已經是個不錯進展,一級火箭的回收很少一蹴而就。藍色起源的CEO戴夫·林普(Dave Limp)表示今年還要進行6到8次發射,“對火箭助推器的回收很有信心”——獵鷹9號是在首飛五年後,才成功實現火箭一級助推器的回收。
能有新的競爭者入局當然是好事。從市場的角度來看,SpaceX從年輕的挑戰者變成一家獨大的巨頭總有壟斷之嫌;對於美國甚至各國政府來說,過度依賴SpaceX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安全問題。
但新格倫號又能否擔此大任?
新格倫號高98米,直徑7米,近地軌道載荷45噸,是一枚重型可回收火箭;而獵鷹9號高70米,直徑只有3.7米,重量逾549噸,能將22.8噸重的物資送入近地軌道(LEO)。以運載能力排名,它在全球現役火箭中排名第4,僅次於星艦、SLS和重型獵鷹火箭,超過中國現役最強火箭長征五號。
獵鷹重型火箭實際上是獵鷹9號“捆綁”了兩個一級助推器,所以運載能力比較強。但新格倫號因為直徑夠寬,整流罩內容積超過450立方米,遠超獵鷹9號的145立方米,更適合運送大型材料上天,這點是藍色起源的優勢。
02
液氧甲烷的忠實擁躉
最重要的發動機方面,新格倫號一級助推器配備7臺BE-4發動機,燃料為液氧甲烷,是目前商業可回收火箭的主流選擇,星艦“猛禽”發動機同樣如此。而獵鷹9號全系選用的是“梅林”發動機,以液氧煤油作為燃料,由此也暴露出了成本上的缺點。
一方面,煤油燃燒會產生積碳,火箭回收後,發動機內腔的煤油和積碳需要清洗,週期長、成本高,也限制發動機的壽命;另一方面,航天煤油對油品質量要求很高,需要提純製備,燃料成本約為甲烷的3至4倍。高效能的液氧液氫則更不用提,高成本一直是液氫推廣的最大難題,生產、儲存、運輸各環節成本均高,能到甲烷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而甲烷價格低廉、供給充分;燃燒無積碳,發動機都不用清理,使用壽命長;液氧和甲烷同為低溫推進劑,容積流量相近,多種元件可以互換,降低了設計生產成本。儘管其理論比衝最高約390秒,只比液氧煤油略高一點,又比較難貯存,輸送,但它完全是“降本聖體”,因為被商業公司看重。
BE-4和猛禽比又如何?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特性主要取決於其動力迴圈方式,分為燃氣發生器迴圈、一種富氧氣或富燃氣迴圈、全流量補燃迴圈三種,技術難度從低到高,發動機比衝也從低到高,以全流量補燃最為先進。
火箭發射就是要一瞬間把推進劑送進推力室,混合燃燒後全“丟”出去,而送推進劑基本靠渦輪泵,渦輪泵把推進劑送入燃氣發生器後,一定有燃燒不充分的廢氣。
“燃氣發生器迴圈”指的是發動機旁邊接排氣口,把廢氣排出;第二種則是把廢氣送入燃燒室,實現閉式迴圈,比如讓進入燃氣發生器的推進劑富氧燃燒,產生的富氧燃氣再送入推力室當燃料,這就是富氧補燃迴圈;如果設立兩個燃氣發生器,一個富氧補燃,一個富燃補燃,互相驅動渦輪泵,再將廢氣和推進劑一起送入推力室,這就是全流量補燃迴圈。
全流量補燃迴圈優點很多,它的比衝大,燃燒效率高,對渦輪泵密封要求低,非常適宜發動機的重複使用;但同時其系統複雜、研製難度大,目前成功的僅有“猛禽”發動機。BE-4則是富氧補燃迴圈,還沒有猛禽那麼“小而精悍”,但在可回收火箭上還是足夠了。
歡迎透過郵局渠道訂閱2025年《電腦報》
郵發代號:77-19
單價:8元,年價:400元
編輯|張毅
稽核|吳新
爆料聯絡: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圖文、影片記錄科技網際網路新鮮事、電商生活、雲端計算、ICT領域、消費電子,商業故事。《中國知網》每週全文收錄;中國科技報刊100強;2021年微博百萬粉絲俱樂部成員;2022年抖音優質科技內容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