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之前接觸過極空間私有云 T2,當筆者看到這款產品的時候,還真難以將其與 NAS 產品聯絡起來 ——
外觀大小酷似硬碟盒,再搭配上那熟悉的矽膠保護套,你大機率會把它當作是一款三防硬碟。即便注意到它配備的 2.5G 網口以及豐富的擴充套件卡槽時,也會心生疑惑:這難道是帶有擴充套件塢功能的硬碟盒?
這便是極空間全球率先推出的極具開創性的隨身 NAS。
極空間私有云 T2S 和極空間 Q4 大小對比(左側為極空間私有云 Q4)
iPhone15 Pro 和極空間私有云 T2S 大小對比
就在前段時間,極空間私有云 T2S 正式與大眾見面。
相較於前代產品(T2),它在效能和功能方面實現了全面升級。
例如,處理器從 RK3568 升級為 RK3588C,並且標配 8GB 記憶體,使得系統執行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它還升級了 UPS 電池,無需擔心意外斷電的情況發生;
還增加了對 CFe Type B / A 卡槽的支援,新增一鍵備份按鈕和 WiFI / WLAN 按鈕,介面數量,介面速度大幅提升,所以支援了很多新玩法。
雖說在名稱上只是多了一個“S”,但這次升級還是非常明顯的。
IT之家已經拿到了這款新品,如果你也對這款新品感到好奇的話,不妨來看看這篇體驗。
一、設計
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外觀與三防行動硬碟極為相似。
特別是當它戴上矽膠保護套後,那種撲面而來的安全感,這也意味著極空間私有云 T2S 有著非常強大的戶外便攜與實用特性,如戶外攝影時可隨意放置於地面,或在上下班通勤中輕鬆放入包內攜帶,都毫無壓力。
當然,防水就別奢望了,機身上密集的散熱已經透露出它在功能上的側重。
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重量為 368g(空盤、戴矽膠殼),整體尺寸比手機要大一圈,重一點。
實測長度 16.2cm
實測寬度 9.09cm
實測厚度 2.63cm
實測重量 368G(均為佩戴矽膠保護殼)
細節上,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電源按鍵有狀態燈,正面也有四個狀態燈。
用於充電的 C 口還有額外的紅圈點綴,這個 C 口只能用來充電,其支援 PD 協議 12V / 2.75A,官方附贈了 30W 的 C 口充電套裝。
當然,極空間私有云 T2S 也可以透過普通充電寶供電,可讓 T2S 執行數小時,露營、旅行、戶外,一臺充電寶就可以。
擴充套件介面方面,除了 2.5G 網路之外,SD、CFe、Type-C、USB、HDMI 都有,前後可以說是塞得滿滿當當,具體規格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
極空間私有云 T2S 標準版是不配備 SSD 的,官方提供了 2T 版和 4T(2T+2T)版本。
IT之家這裡拿到的是標準版,從價效比角度來看的話,筆者更推薦這個版本,畢竟自己選一款硬碟,可操作的空間更大一些,不管是買還是從舊裝置上換一塊,明顯都更划算。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兩個 SSD 卡槽,均為 PCle3.0 規格,單個盤位支援 8T,兩個盤最大支援 16TB。
目前市場上,8TB 這類大容量的硬碟,PCle4.0 仍是首選。
極空間 T2S 說明書寫的支援 PCle3.0,這是基於 CPU 的規定,實際絕大部分 PCle4.0 的 SSD 都可以正常使用。
例如,此次IT之家實測 8TB PCle4.0 盤,插上也是能正常使用的。
在配件方面,極空間私有云 T2S 主機之外,還有遙控器 × 1、電源介面卡 × 1、網線 × 1、HDMI 線 × 1、雙頭 Type-C 線 × 1、螺絲刀 × 1、M.2 螺絲 × 2、矽膠套 × 1、使用手冊 × 1、保修卡 × 1。
這個遙控器也是極空間私有云產品的常規操作了,NAS 配遙控器聽起來怪怪的,但是還是相當實用的,尤其是對於極空間私有云 T2S 這類便攜 NAS 來說。
比如,在進行 HDMI 投屏文件演示時,使用者可以透過遙控器輕鬆操作 PPT、PDF 等多種文件;再比如,當 HDMI / DP 影片輸出時,極空間私有云 T2S 就能變身成為一臺便攜的 Mini 藍光機,
並且支援 8K 藍光輸出,這時遙控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這部分,我們放到下面詳細來講。
二、亮點功能篇
作為一款隨身 NAS 產品,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功能體驗不僅僅是侷限於 NAS,更可以理解為一個“玩具”、“助手”。
接下來筆者就來分享一下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這些亮點功能。
1、創新 U 盤模式
首先,最讓筆者喜歡的,便是創新 U 盤模式。
在極空間客戶端-設定中,可以開啟 U 盤模式,T2S 就能變身 U 盤,插入電腦就能可以讀寫資料,資料使用更為方便。
U 盤模式下,接入電腦,此時系統會有 U 盤盤位
在設定中,你可以自定義 U 盤空間大小,選擇 NTFS 或者是 exFAT 模式。
NTFS 目前使用最廣泛,體驗也比較穩定,支援超大檔案,但這由於是微軟公司的專利,所以無法在 Mac 系統上使用。
如果有 Mac 需求的使用者,可以選擇相容性更好的 exFAT。
但選擇了 exFAT 格式,就一定要提前設好自己 U 盤的容量大小,因為該格式後續無法無損擴容。想要擴容的話,就必須要先格式化了。
筆者這裡選擇的是 exFAT 格式,簡單測試速度,使用 USB-C 口進行測試,複製電影,寫入速度在 200MB/s 上下,最高能達到 290MB/s。
在 Mac 系統下,傳輸一部 2GB 左右大小的電源,大概需要十幾秒時間完成,整體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 速度非常高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 U 盤模式下,同樣需要給極空間私有云 T2S 供電。
但是,這裡要說但是了,由於 T2S 內建了 UPS 電池,大概有 30 分鐘左右的續航,所以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也能應急用一下。
2、掛載磁碟
除了變身 U 盤,T2S 也可以設定掛載為系統磁碟,同樣是在設定中,就可開啟該選項。
掛載為磁碟後,系統中會出現極空間的磁碟機代號,能夠像本地硬碟一樣操作。
由於這個模式無需將 T2S 接入電腦(只需聯網、供電),所以體驗非常受網路環境影響。
比如下圖,筆者在網路並不算流暢的咖啡廳中,將電影複製到本地,只有可憐的 2.7MB/s。
當然,如果你的網路環境比較好,比如在家中給 T2S 接入網線,理想狀態下,下載速度能達到 2000Mbps 以上,也能做到媲美本地盤的使用效果。
3、便攜藍光機
極空間私有云 T2S 支援 HDMI / DP 影片輸出,透過 HDMI 線連線大螢幕後,這時候極空間私有云 T2S 就秒變支援 8K 輸出的藍光機了。
這個功能非常適合出差黨。
很多酒店電影資源較少,又或者是需要額外付費觀看,但電視又往往非常大,不看吧,就有點浪費這個電視了,看吧,又不知道看啥。
這時候,插上極空間私有云 T2S,你儲存在裡面的高畫質電影資源就能暢看了。
當然,至於出差有沒有時間看電影,就不好說了。但是對於個人旅遊場景,遊玩一天,回到酒店,看一部精彩電影,那肯定是絕美的。
作為“藍光機”,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體驗優勢在於非常簡單,幾乎是零門檻,只需要 HDMI 線連線大屏即可,即插即用,甚至無需下載任何軟體。
接入大屏後,極空間系統做的也是非常簡單純粹,只有三個模組:播放記錄、極影視、檔案。
遙控器藍芽配對 T2S 後,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極影視的 UI 也進行了全新升級,包括大屏封面、評分等。
選擇電影后,還有詳情頁,包括簡介、演員表等,整個介面看起來很高階。
此外,在播放器內,還支援切換字幕、續播等功能。
極影視甚至還可以根據電影的解析度、拍攝年份、風格、地區進行整體排序,頗有幾分流媒體平臺的感覺了。
除了外接大屏之外,極空間私有云 T2S 也可以接入 AR 眼鏡,和上述一樣,在 AR 眼鏡裡暢享大片。
4、極空間多平臺登入、極影視
極影視不僅僅侷限於上述場景。
要知道,極空間私有云是支援多平臺的,包括安卓手機、蘋果手機、Windows 電腦、Mac 電腦、瀏覽器都支援。
極空間私有云 Mac 端
極空間私有云 App
也就是說,在這些不同的平臺上,只要登入“極空間私有云”賬號,那麼就可以遠端體驗。
比如電腦上看了一半的電影,開啟手機客戶端,就可以無縫繼續看,多端協同很絲滑。
極空間私有云 Mac 端-極影視
以 PC 端的極空間私有云-極影視為例,T2S 內儲存的海量電影都會自動整合在極影視內,比如透過首頁置頂新增影視推薦板塊,可根據你近期的觀影內容,智慧推薦出相似類別的影片,整個介面看起來更加高階,美觀。
總之在極影視,會有一種我在使用的就是專業的影片網站或者影片客戶端的感覺。
除了海報牆好用外,極影視在音影片上的解碼那更值得一提 —— 不但能解碼 ISO / MKV / BDMV 等多種高畫質藍光資源,而且支援 HDR10、HDR10+、杜比視界等次世代畫質解碼。
在音訊上也支援 DTS、DTS-HD、杜比數字、杜比全景聲的解碼。
它的字幕支援也是難逢對手,其除了支援常見的 SRT、ASS、SUP 等字幕格式外,還內建字幕搜尋下載器,一些熱門資源的搜尋識別成功率非常高,堪稱優秀。
極影視也支援和其他賬號分享。
其他賬號設定成共享的分類,會在“共享”欄目中展示,你會和共享者看到一模一樣的分類內容,方便多賬號共享分類整理好的影視劇,相當於是多個成員一起共建家庭影視庫,這也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
關於極影視的體驗,IT之家在《【IT之家評測室】極空間私有云 Q4 體驗:不止是儲存工具,更是智慧的資料管家》文章裡已經進行詳細體驗,這裡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選上方連結瞭解。
總而言之,極影視確實將 NAS 影音播放器做到了好用、易用。
5、大屏演示
極空間系統內還有檔案管理器,開啟後,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影片、圖片、文件等等內容都會在這裡展示。
包括 T2S 的團隊檔案、共享給你的檔案等等。
所以,極空間私有云 T2S 還可以進行文件演示,諸如 PPT、PDF 多種文件都不在話下,遙控器操作而且相當便捷。
更進一步,極空間私有云 T2S 還可以作為擴充套件塢使用,底部的擴充套件槽如果接入了其他裝置,比如 U 盤、SD,那麼在大屏上,你就可以開啟這些內容了。
如果此前開啟了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 U 盤模式,那麼在檔案管理的“外部裝置”中,同樣也能找到 U 盤裡的內容。
對於經常進行大屏演示的職場人士來說,上述功能可以說相當貼心了。
此外,接入大螢幕後,極空間系統還支援鎖屏,也進一步保證了隱私性。
5、極相簿
這是極空間私有云 T2S 上類似手機本地相簿的功能,支援手機相簿備份、相簿還原、手機空間釋放、AI 人像識別、支援影片 AI 人像識別、AI 場景識別、以圖搜尋、OCR 文字提取、自然語言圖片搜尋、專為小孩準備的寶寶相簿、照片去重、相似照片識別等功能。
這其中,手機相簿備份可以選擇特定的相簿。
AI 識別,則需要在極相簿的設定中開啟所有和 AI 相關的選項,並下載 AI 引擎。
隨後,便可以透過 AI,在相簿中搜尋具體的圖片了,比如身份證、發票、拍攝的 PPT,都可以透過關鍵詞搜尋。
管理幾萬張照片算得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但有了 AI 就不一樣了。
這部分體驗,IT之家在《極空間私有云 Q4 體驗》中同樣也有分享。
簡單分享,比如在和朋友聊天時,想給對方看我家狗狗洗澡的照片,就可以直接搜尋“狗狗洗澡的照片”。注意,這不是關鍵詞搜尋,而是自然語言,有多個限定條件,可以看到 AI 能夠很快地幫我找到所有相關的照片,整個過程只要幾秒。
AI 幫我搜“戴著口罩男生的照片”,AI 依然是既快又準確地幫我找了出來:
6、雲手機
在極空間的客戶端,還可以找到“雲手機”功能,最多支援建立 6 個雲手機。
這裡的雲手機搭載了 Android 12 原生系統,毛坯房,夢迴玩機時代。但系統內建了應用市場和瀏覽器,玩遊戲、聽音樂、刷抖音、微信聊天也都不在話下。
雲手機刷IT之家:
下載安兔兔,可以看到雲手機的具體配置,事實上也是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配置。
四核 A76 四核 A55 的配置放在隨身 NSA 上顯然是妥妥夠用的了。
在體驗中,雲手機的表現還算流暢,像是刷抖音、瀏覽網頁都沒啥問題的,玩玩連連看這類小遊戲也是沒問題的。不過在IT之家的體驗中,略有幾次卡頓和一兩次掉線的問題,這裡或許和網路有關。
此外,雲手機在關閉後重新進入,還會保留退出前的狀態,這一點很令人感動。
對於有遊戲需要掛載,或者需要開通多個社交賬號的使用者而言,雲手機功能可以說很省錢了,買了 1 臺 NAS,還能多 6 個手機,輕鬆實現多工的真正並行處理,真正的多開,雲手機是 Root的,懂得都懂。
三、基礎體驗篇1、檔案管理
筆者給極空間私有云 T2S 內裝了一枚容量高達 8TB 的固態盤,自己用這麼大的盤,塞滿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而內建的檔案管理,則可以區分個人使用空間和共享使用的空間,既滿足個人使用,也滿足多人使用的需要,讓更多人來使用這塊 8TB 硬碟。
同時,個人空間所有檔案與團隊空間完全隔離。
例如在極空間 App 內,有“團隊空間”功能,團隊成員可以根據專案需求建立不同的資料夾,設定相應檔案的讀寫、只讀不可刪除許可權,管理員則擁有全部許可權。
2、賬號登入
有“團隊空間”,也意味著極空間私有云 T2S 支援多賬號登入 —— 每個賬號之間內容完全隔絕,保證每個使用者的隱私,同時又可以提供各個賬號之間共享檔案、共享相簿、共享影視內容的功能。
你可以把極空間私有云 T2S 理解為一個網盤資源庫,每個人儲存在網盤上的資料,都有自己的賬號。
在賬號登入上,極空間私有云 T2S 還支援本地離線賬號,從註冊到使用,完全在使用者裝置上進行,可以在一個完全封閉的區域網換進中建立賬號、使用極空間。
例如,進入一個陌生的網路環境,極空間私有云 T2S 無網狀態,此時極空間 App 是無法使用的,這時候你可以選擇藍芽配網與 T2S 配對,整個操作流程,類似繫結一臺機器人。
當然,還有 IP 直連、離線登入等選擇。
其中,IP 直連需要提前設定好 IP 地址。而離線登入則需要在同一個區域網內。
3、擴充套件塢
極空間私有云 T2S 也可以作為電腦、手機的“無線”擴充套件塢使用,這裡所說的“無線”,是指裝置(手機、PC 等)與極空間私有云 T2S 之間無需有線連線。
當然,T2S 本身就是一臺 NAS,所以與 T2S 之間的互聯互通也是沒有距離限制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外地出差,但裝有重要資料的 U 盤落在了家裡,這時候你只需要讓家人幫忙把 U 盤插到家裡的極空間私有云 T2S 上即可。
這時候你開啟極空間應用,在個人空間-外部裝置中,就能找到 U 盤,然後就可以遠端修改、下載、複製 U 盤裡的內容了。
4、即插即備
外出拍攝的時候,小容量的 SD 卡很容易塞滿內容,這時候拿出電腦複製備份就格外麻煩了。
如果有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話,那麼“即插即備”就能幫上大忙。
極空間私有云 T2S 側面有一個備份按鍵,在設定中開啟即插即備後,插入 SD 卡,連按兩次備份鍵,SD 卡里的內容就能備份到 T2S 裡。
其中,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 SD 介面規格為 UHS-II,速率為 312MB/s,CFe 介面速率為5Gbps。
在設定中,你還可以選擇儲存路徑,備份範圍(有全量備份和增量備份)、備份後是否清卡等選項。
5、Wi-Fi / AP 模式兩態切換
極空間私有云 T2S 支援 Wi-Fi / WLAN 熱點模式兩態切換。
在備份按鍵對應的另一側,就有一枚網路切換鍵,按一下即可切換模式。
所謂的 AP 模式,你可以理解為極空間私有云 T2S 變成一個無線路由器,是一個能發射無線訊號的 NAS。
比如,在回家的高鐵上,開啟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 AP 模式,這時候電腦或者手機連線 T2S 的熱點,即可訪問 T2S 備份的電影、圖片等。當然,這是區域網連線。因為極空間私有云 T2S 本身是沒有網路連線的。
如果極空間私有云 T2S 已經聯網(比如接入酒店裡的網線),那麼開啟 AP 模式,T2S 就會變成一個路由器,類似於電腦開熱點,此時手機、平板都可以透過 T2S 進行聯網。
6、其它
作為一臺 NAS 產品,極空間私有云 T2S 還支援加密儲存池、多儲存池功能、Docker、ZDR 儲存池模式等等。支援迅雷下載、網盤備份,針對 Mac 端,也支援 Mac 備份,還有保險箱、記事本、極音樂、文件同步。
比如裝置監控,可以檢視執行時間、CPU 佔用率、盤位監控等等。
比如網盤備份,目前支援五大網盤,登入網盤賬號後,即可下載相應的文件至 T2S 內。
再比如,和網盤一樣,極空間也支援分享連結進行下載功能。
選擇要分享的檔案,右鍵生成連結即可,如下圖,點選分享連結後,即可下載。無需極空間 App。
如果對方也是極空間使用者,那麼可以發起閃電傳:
總而言之,功能是應有盡有。篇幅原因,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
總結
寫了這麼多,是時候總結極空間私有云 T2S 了。
就筆者的個人體驗而言,隨身 NAS 無疑是一個極具創新性的產品品類。而極空間私有云 T2S 的釋出,一方面,它極大地降低了 NAS 的使用門檻,使用者無需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和摸索複雜的操作流程,就能輕鬆上手體驗 NAS 的強大功能;
另一方面,極空間私有云 T2S 將 NAS 的便攜性、可玩度以及完成度都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
當你擁有了極空間私有云 T2S,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專屬的、便攜的、不限速,且無距離限制、“物理意義”上的個人網盤。這個網盤完全由你掌控,手機、PC 都能隨時隨地遠端訪問、備份和管理等。
而在網盤(NAS)之外,極空間私有云 T2S 還是個能夠遠端使用的讀卡器、可以接入大屏 / AR 眼鏡的藍光機、PC 的外掛磁碟、支援快速備份的硬碟。
所以,對於不愛折騰的小白使用者,有資料備份需求的出差黨,極空間私有云 T2S 確實是個量身定製的選擇。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產品優點:
便攜
NAS + 藍光機 + 擴充套件塢等多屬性合一
極空間支援 PC、手機、網頁等多平臺
極空間功能豐富,且 Mac 端應用體驗優秀
極影視體驗極佳
執行安靜(只有風扇輕微聲,比機械盤噪音小很多,且沒有共振)
缺點:
只有兩個盤位且不支援 PCle4.0(PCle4.0 可用,但是 3.0 速度)
雲手機體驗有待最佳化
還有一個不算缺點也談不上優點的點:
需要外接電源(外接電源算是缺點,但移動電源可供電又是優點,如果能做成內建大電池方案就更好了,避免超重,可採用輕量化外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