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關於韓信謀反的記載有兩次,韓信第一次沒有謀反,是被人冤枉的,第二次謀反證據確鑿。
《史記 高祖本紀》:十二月,人有上變事告楚王信謀反,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用陳平計,乃偽遊雲夢,會諸侯於陳,楚王信迎,即因執之。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十二月,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
劉邦詢問身邊的大臣,大臣們爭著要去攻打韓信。劉邦採用陳平的計策,假裝巡遊雲夢澤,在陳縣會見諸侯,楚王韓信去迎接,就乘機逮捕了他。
然後韓信就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劉邦對韓信說道:有人告發你謀反。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然後劉邦把韓信押到了洛陽,居然赦免了韓信的罪過,奪了他的楚王爵位,把韓信改封為淮陰侯,韓信原來的封地也被一分為二封給荊王劉賈和楚王劉交。
如果韓信真的有謀反,劉邦會不殺他?謀反罪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赦免的死罪。
在韓信之前,燕王臧荼、項羽舊將利幾先後起兵謀反,劉邦親自率軍討伐,這兩人先後被殺,封地被奪。
謀反是不可能赦免的,除非就是冤枉,劉邦很清楚韓信到底反沒反。
韓信還在齊地的時候,蒯通就勸他自立,韓信不聽,並說自己不會背叛劉邦:
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漢王(劉邦)給我的待遇很優厚,他的車子給我坐,他的衣裳給我穿,他的食物給我吃。我聽說,坐人家車子的人,要分擔人家的禍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裡要想著人家的憂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為人家的事業效死,我怎麼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
韓信沒有反叛劉邦之心
這是典型的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怎麼反?
再說了韓信手下的將領無一例外是劉邦的親信,韓信要是敢反,估計大軍還沒開撥,就被手下將領給俘虜了。
比如蓼侯孔聚、費侯陳賀,這兩人是韓信的部將,也是垓下之戰的孔將軍與費將軍。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蓼夷侯孔聚以執盾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為將軍,三以都尉擊項籍,屬韓信,侯。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費侯陳賀)以舍人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用都尉屬韓信,擊項羽有功,為將軍。定會稽、浙江、湖陽,侯。
孔將軍和費將軍都是跟隨劉邦在碭地起兵的元老將領,你說韓信造反,他們是聽劉邦的,還是聽韓信的?
當年劉邦因為私自放走役徒而亡命芒山、碭山一帶,孔將軍和費將軍就開始跟著劉邦造反,這是多年的革命情誼,劉邦用人與控制人的水平一流,這都不是韓信能比的。
《史記 高祖本紀》: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脩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
劉邦孤身一人就能奪了韓信的兵權
成皋之戰時,劉邦被項羽打得全軍覆沒,於是逃走了,單身一人與夏侯嬰乘車,向北渡過黃河,到達修武住了一夜,以使者身份進入韓信、張耳的營中,直接奪取了他們的軍隊。
劉邦孤身一人就能奪了韓信的軍隊,以韓信的治軍水平尚不能防備,你說韓信要是造反會怎麼辦?
劉邦非常清楚韓信是被冤枉的,所以沒有殺他,只是把韓信削了爵位,奪了封地,相當於軟禁或監視。
從此之後,韓信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韓信確實沒有造反的野心,他只想封王拜將,過上王公貴族的生活,但現在幾乎淪為階下囚,對韓信的心理打擊是非常大的。
史記對韓信變化的記載是: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韓信經常託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從此韓信日夜怨恨,在家悶悶不樂,同時以自己和周勃、灌嬰處於同等地位感到羞恥。
劉邦把韓信貶為淮陰侯,並奪了封地
韓信開始為自己謀劃,韓信與陳豨辭別時,引誘陳豨,說將來如果陳豨起兵,自己可以做他的內應,陳豨深信不疑。
《史記 淮陰侯列傳》: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
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陳豨自立為代王,起兵反叛,劉邦親自率軍討伐。
韓信假裝生病,沒有跟隨劉邦,私下派人到陳豨處對他說:你只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你。
韓信的計謀是: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
韓信企圖發動罪犯和奴隸,控制呂后和太子,再以此控制京城,隨後與陳豨遙相呼應。
部署完畢之後,韓信就開始等待陳豨的訊息。
結果韓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他,韓信把家臣囚禁起來,準備殺掉,家臣的弟弟向朝廷上書告韓信謀反,朝廷得知了韓信的謀劃。
被貶後的韓信開始怨恨劉邦
當時劉邦不在,呂后與蕭何謀劃,由蕭何欺騙韓信進宮,然後再殺了他。
韓信進宮之後,呂后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了,三族也被誅滅。
韓信臨死前說了一句話:
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韓信的第二次謀反證據確鑿,此時的韓信因為被劉邦軟禁或監視,已經起了怨恨之心,有謀反的動機,也有謀反的行為與謀劃,應當屬實。
劉邦平定了陳豨的叛亂後,見韓信已死,臉上的表情是又高興又憐憫。
劉邦高興的是:韓信再也不是個威脅。
劉邦憐憫的是:世上再無韓信。
以劉邦的政治智慧,韓信自從被抓之後,就再也不可能是威脅了。
第二次韓信謀反屬實
韓信的謀劃本來就是劉邦所期待的,如果沒有確鑿證據,就以謀反罪殺韓信,恐怕天下不服,儘管劉邦也想殺韓信,但仍然沒有殺他。
劉邦讓韓信活下來的唯一可能就是:劉邦想等韓信真的謀反再殺他。
這就是劉邦的高明之處,師出有名,此時再殺韓信,天下沒有人敢不服,證據確鑿,名正言順。
韓信的悲劇從他向劉邦要挾假齊王就開始了,要挾皇權(王權),這種事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必死無疑的。
劉邦隱忍不發,等打敗了項羽之後,再來對付韓信,韓信沒有成功的機會,他倆不是一個級別的政治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