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上下五千年,經歷幾十個朝代的變更,從夏商一直到清朝,期間戰爭不斷,然而亂世出英雄。
正是因為這樣的亂世,才造就了那麼多驍勇善戰的猛將,他們個個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正史上真實的8大猛將,他們是如何問鼎武將寶座的。
一、八大猛將之首——項羽
說項羽是八大猛將之首我相信無人反對吧,正所謂,"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西楚霸王項羽起點很高,從小受叔父項梁的栽培,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說起項羽敗給劉邦一直是人們心中的意難平。
(項羽)
項羽滅了秦國後,便開始了與劉邦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
鉅鹿之戰項羽一戰成名。公元前207年,鉅鹿之戰中,秦軍大將章邯有四十萬秦軍主力,而項羽手中卻只有五萬楚軍,加上各路反秦諸侯,不到十萬。
年輕氣盛的項羽做了一系列大膽的決策:他率領全軍過河,沉掉所有船隻、打碎水壺等炊具,燒掉茅屋,只帶走三天干糧,誓要決一死戰,不留退路。
而此舉極大鼓舞了士氣,戰鬥異常激烈,最終殺了秦軍將軍蘇角,俘虜了主帥王離。
(項羽和虞姬)
而彭城之戰,是楚漢之爭中最關鍵的一戰。
公元前205年,劉邦率56萬大軍,項羽率3萬大軍殲滅劉邦主力,這是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最大的慘敗。此時,楚漢之爭的局面,已明顯偏向項羽這邊。
但是沒想到之後的鴻門宴一戰,項羽心軟放過劉邦,會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點。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戰,項羽慘遭劉邦算計,被劉邦的大軍給包圍了。此時項羽還有28人,劉邦有1000多人,項羽充分運用他的軍事才能,分成四個小分隊分散敵軍主力,最終項羽軍隊三戰三捷。
項羽自起兵八年,大小戰爭70多場,從無敗績。
(項羽)
李清照對項羽的高度評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二、無敗績的兩位——常遇春、狄青
(常遇春)
從草寇到大明一品官員,把一副爛牌打成了王炸,他就是大明常勝將軍常遇春,他是朱元璋手下唯一沒有打過敗仗的將領。一個以燒殺搶掠為生的草寇,憑什麼能得到朱元璋的賞識,這還得從常遇春與朱元璋的初識說起。
公元1335年,25歲的常遇春幫朱元璋起義軍成功渡江。戰爭打得如火如荼,常遇春抄近道駕快船,一躍上岸殺入敵陣,擊潰元軍。然後快速登入陸順勢追擊,成功攻佔了牛渚磯,進而攻取太平。後正式投身朱元璋的軍中。
而這戰只是常遇春獻給朱元璋的餐前小菜,真正讓朱元璋對他刮目相看的是接下來的幾場大戰。
(常遇春)
鏖戰衢州常遇春一戰成名。
公元1359年,常遇春奉朱元璋之命奪取衢州,他率領騎兵、步兵、水兵三軍到衢州城下,從陸上、水上包圍衢州城,借呂公車、仙人橋、長木梯、懶龍爪等工具登上城門,還嘗試挖掘地道攻城,依然久攻不下。
於是他心生一計: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南門,損毀了對方架設的炮臺,同時緊急圍攻。最終取得大勝。
同年他還攻克九華山,當時陳友諒佔據著長江上游,朱元璋佔據下游地理位置上處於劣勢。而常遇春巧用計謀在九華山下設伏,經龍灣之戰,鄱陽湖之戰,三敗陳友諒,為大明江山奠定千古功業。
朱元璋曾評價:“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無如副將軍遇春。"
第二位,便是北宋名將狄青。
狄青有勇有謀,一生經歷25戰,從無敗績。是當之無愧的常勝將軍。《宋史》裡記載:狄青每次打戰“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帶面具的狄青)
年少成名,大破西夏。
公元1038年,李元昊發動叛亂,朝廷下詔命狄青剿滅叛軍。起初狄青派偏將剷除叛黨卻屢吃敗仗,最後狄青只能親自做先鋒上陣殺敵。
在與西夏軍對戰的幾年裡,打過數戰,身中亂箭多達八次依然挺過來了。有一次他受傷很重,但是見西夏救援軍來了,不顧自己的傷勢,挺身衝進敵軍陣營奮力博殺,再次將西夏軍殺得片甲不留。
接著他攻陷金湯城,奪取宥州等,殺了砽咩、歲香等六個部族,焚燒西夏儲備的糧食數萬石,收繳帳篷二千三百隻,俘虜幾千人。又建橋子谷城,築建招安等十多座城堡用於百姓安家等,為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這次戰役之後狄青也深受宋仁宗器重,官職升任至樞密副使。而讓狄青命運發生轉折的,是接下來的邕州一戰。
(狄青)
公元1052年,他平定了邕州之亂。當時廣源州蠻儂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個州,包圍廣州城。朝廷派出的幾批人馬都敗北而歸。
狄青主動請戰,到達戰場後經過巧設計謀,他假裝休養10天,趁對方不備突然襲擊,最終俘獲了一大批敵軍勝利而回。
三、英年早逝的三位——霍去病、冉閔、李存孝
第一位,霍去病,享年24歲。
霍去病17歲被漢武帝選中,之六勝匈奴,24歲封萬戶侯。短暫而濃墨重彩的一生給世人留下無數經典名場面。
他就是漢代猛將霍去病。
霍去病因姨母衛子夫的關係,17歲便做了漢武帝的貼身保鏢。在漢武帝的栽培下,他不但驍勇善戰,而且有帶兵打戰的雄才大略。
(霍去病)
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隴西,先是俘獲單于王子,再是狂飆千里,殺折蘭王,斬盧胡王。首戰告捷。
同年夏天與公孫敖出兵北地郡,霍去病卻孤軍再次深入匈奴險境,馬踏祁連山,殲敵3萬多人,俘獲匈奴達官貴族一百多人,同年秋天降伏並收復匈奴渾邪王。
而真正讓霍去病封神的,是接下來的歷史名戰——-漠北之戰。
(霍去病-漠北之戰)
公元前119年,22歲的霍去病與舅舅衛青帶5萬精兵收復匈奴。他們兵分兩路,霍去病從東邊的代郡出發,去截擊匈奴單于;衛青從定襄出發,去斬殺大部隊。
然而單于實際從定襄逃跑了,與衛青大戰360回合,雙方損失慘重,最終單于還是從衛青刀下遁逃了。
而霍去病這邊一路血拼2千里,斬獲7萬多人,俘獲匈奴三位王族和83位貴族在狼居胥山祭天。霍去病憑藉這一戰被封狼居胥,狼居胥是中華民族的武將最高榮譽之一。
漠北之戰後,漠南無王庭,一舉打敗匈奴,奠定了長城以北百年安定的基石。
但是天妒英才,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因病去世,實在是令人扼腕。
第二位,冉閔,死於公元352年,約三十歲左右,他是五胡亂華的終結者。是冉魏政權的開國皇帝,在位僅2年慘遭滅國。他就是猛將冉閔。
冉閔生於東晉十六國戰火紛飛的年代,是後趙皇帝石虎的養孫。冉閔年幼時就展現出敏銳的洞察力和對弓馬之術的痴迷。剛成年就學得一身好本領。
據《晉書》記載:冉閔“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
(冉閔)
鹹康四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完好如初,初戰告捷,一戰成名的。
次年9月,冉閔在沔南打敗晉軍,殺死東晉將軍蔡懷。接著又打敗了後趙戍卒起義領袖梁犢,之後幾年裡更是屢立奇功。至此冉閔威名大顯。
而真正將冉閔推向權力巔峰的是:公元349年,皇帝石虎去世,三子石鑑繼位後多次暗中謀劃剷除功臣冉閔未果,反被冉閔滅門。
(冉閔)
公元350年,冉閔稱帝,建立冉魏政權。一紙殺胡令點燃了冉魏政權滅國的導火索。據史料記載,殺胡令內容:取胡人首級,可獲厚賞,僅3天就殺胡人20多萬,徹底激怒了胡人。沒過幾天太平日子的冉魏王朝又開始了北征。
這次對戰冉閔的是前燕名將慕容恪。兩人都是身經百戰的武將,勇猛無比。
兩軍交戰,只見冉閔左手執兩刃長矛,右手執鉤戟,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斬級三千”。來來回回激戰十場全勝,殺紅了眼的他繼續追擊胡人敗軍。不顧手下勸阻,堅持孤軍深入敵營。
慕容恪將冉閔引到平原地區,竟然設伏生擒了冉閔,後被處死。
年僅32歲的一代戰神就此落幕。
第三位,李存孝,唐末名將,死時36歲。
江湖上有句傳言"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是項羽,那"李"是誰呢?敢與西楚霸王齊名的這位武將就是唐末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孝。
公元858年,李存孝出生於代州的小山村,他從小武力超群,在他10歲時因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而成為當地"網紅"一樣的人物。
因出色的武力被後唐太祖武皇帝收為義子帶在身邊,之後便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李存孝)
一戰立5功成就天下第一美譽。
李存孝替義父李克用征討黃巢大軍起義。敵軍葛從周手握40萬大軍,而李存孝只有3千飛虎精銳,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李存孝絲毫不畏懼,他排兵佈陣力破葛從周的一字長蛇陣。
隨後,又連夜率軍踏平了葛從周沿著渭水佈下的72座連珠陣,40萬大軍,殺得四散奔逃,此為一功;
他率軍一路追殺逃竄的葛從周,一直追到黃巢大軍的補給基地永豐倉,此時李存孝只剩下18個戰士。飢渴難耐的他們混入敵軍吃飽喝足後換好糧草和戰馬,一把火燒了永豐倉,斷了敵軍糧草,此為二功;
接著殺死了黃巢弟弟黃珪,讓長安的黃巢勢氣潰散,此為三功;
與叛軍頭目黃巢對戰,黃巢見李存孝如此英勇想收到麾下,李存孝用計謀讓黃巢上城樓,趁機搭弓上弦一箭射中黃巢,此為四功;
撤軍回城的途中,戰勝敵軍李罕之和傅存審,並收服兩位將軍,此為五功。
然而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猛將後因謀反被李克用處以車裂的極刑。
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定格在了36歲。
四、文武雙全的兩位——李靖、關羽
大唐戰神,一生三場大戰,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他就是著名軍事家李靖。
李靖出生於北周官僚世家。年輕時就展現出過人的軍事韜略。被其舅舅名將韓擒虎視為“可以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
(李靖)
讓李靖嶄露頭角的,是收復南朝梁皇室蕭氏之後。當時李唐天下已座穩北方,李靖憑藉自己的軍事眼光制定了一份收深謀遠慮的戰略計劃,當即得到李淵的強列認可。
公元621年,李靖率軍收復南方,此時長江發洪水難以進軍,李靖卻反其道而行,逆流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首戰,接著李靖順江而下,連克荊門、宜都。
安撫嶺南地區,收降少數民族首領馮盎。解決了江淮地區輔公祏的叛亂。至此李唐平定了南方,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李靖)
統一後的李唐有了進一步的宏觀願景,那就是開疆拓土,而李靖也迎來了施展抱負的機會。
貞觀三年,唐太宗任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與徐茂公、薛萬徹、柴紹等合軍十萬北擊突厥。之後在李靖的指揮下連續攻克定襄,平定突厥。
貞觀八年,李靖再次出擊西北攻克吐谷渾,李靖洞察戰場局勢,深入敵境幾千裡,沿途經歷了數十戰,殲滅和收降敵軍二十萬。
一路打通到河西走廊,為之後開啟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據史料記載:南到越南,北到俄羅斯,西至青海,他為李氏江山大約開拓了七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土。
李世民評價李靖:“公南平吳會,北清沙漠,西定慕容。”
這第二位,便是我們熟知的三國人物——關羽。
三國裡武力值最高的非關羽莫數,他被賦予”武聖“的美譽。關羽的一生,追隨劉備匡扶漢室,為蜀國政權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
說起關羽的戰績,那真是三天三夜都數不完,讓關羽一戰成名的是官渡之戰。
(關羽)
公元2000年,曹操和袁紹兩軍交戰,兵力懸殊的曹軍僅1萬人vs袁紹的12萬人,曹操方派大將於禁對陣袁紹部下猛將顏良。
曹操佯裝從延津渡河引袁紹中計,果然袁紹當即引兵攔截,卻不想中了曹操的計,此時主將顏良想著擒住曹操可是大功一件。卻不想此時的關羽看到顏良麾蓋,立即策馬狂奔,孤軍入敵營於萬軍中刺死顏良,梟首而還,一戰成名。
(關羽)
讓關羽聲名遠揚的當屬過五關斬六將這一段,劉關張在徐州戰敗走散後,關羽暫時投靠曹操。為了和劉備張飛團聚,關羽強行離開曹操,才有了後來的過關斬將,一路將曹操部下猛將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全斬殺了。
而關羽一生中的巔峰之戰是襄樊之戰,也是關羽生平最後一戰。
公元219年,負責看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這一戰和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漢中之戰一樣,名將雲集,兵力懸殊。戰役前期關羽憑藉過人的軍事才能以少勝多,水淹七軍,俘獲于禁,斬殺龐德,重創曹魏,威震華夏。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但是襄樊之戰後期東吳的呂蒙率大軍突然偷襲關羽,趁機奪取荊州。在曹魏和東吳的前後夾擊下,關羽敗走麥城,公元220年,年近60的關羽被東吳軍所殺。
(列兵圖)
以上八位是筆者心中真正的英雄猛將,他們推動著歷史滾滾向前,用赫赫戰功彰顯超凡的武力才能,是當之無愧的猛將。
那你心目中真正的猛將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