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呂蒙正在《破窯賦》中寫道:
韓信力無縛雞,立為漢朝賢臣,未遇之時,口無一日甕飧,及至興通,身受齊王將印,嚇燕取趙,統百萬雄兵,一旦時休,卒於陰人之毒手。
韓信手無縛雞之力,成為了漢朝的國士賢臣。沒有遇到機會,一頓飯都吃不起。機會降臨,身配齊王、大將軍授印,攻取天下,統帥百萬大軍。隨著運勢衰退,竟然死在了呂后的手中。
還未遇到機會,韓信不知道自己可以成為大將軍。身居大將軍高位的時候,韓信不知道如此風光的自己,最後會死在呂后的手上。
為什麼他事先不知道這一切?因為塵世間之事,都是命數、天意安排的。哪怕當事人再有本事,也只能在命運的迷宮中打轉。
02
從古至今,人們都追求兩樣東西,首先是事業上的成功,其次是壽命的長久。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無事業而長壽,不能享福;有事業而短壽,乃是遺憾;唯有福壽雙全,才是最好的情況。
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那麼多人,既能事業有成,也能壽命長久嗎?並沒有那麼多人。天道忌滿,人道忌全。
天道最忌諱的,就是圓滿。天地尚有缺陷,何況是普通的生靈?人道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每個人都有缺陷,追求完美的人,都會事與願違。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位極人臣,被後世的梁啟超評為“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就是如此厲害的曾國藩,卻在61歲那年悄然離世了。
對於位高權重的人來說,六十出頭就離世了,屬於“早逝”。曾國藩也不想早早離世,為什麼他無法改變這一切呢?
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03
清人趙翼,寫過一首詩: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知道有很多事,都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一切,都不過是三分人事,七分天意而已。
成敗之事如此,壽元之事也是如此。不是你想成功,就能夠成功的。也不是你想長命百歲,就能夠長命百歲的。
古時候,太子稱千歲,皇帝稱萬歲。這些叫“千歲”“萬歲”的帝王將相,真的就千秋萬代,永生不死了嗎?並非如此。
相當一部分帝王將相,還未到四十歲就沒了。大臣喊太子千歲,不見得太子就一定可以活一千歲。大臣喊皇帝萬歲,不見得皇帝就一定可以活一萬歲。
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面前,一切虛榮、名利、權勢,都顯得微不足道。古往今來的王侯將相,就沒有一個不會死的。
試想,連帝王將相都無法逃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又何談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04
生老病死,無常意外,都會來到每個人的身邊。
大家都感染了病毒,可有的人運氣不好,基礎病惡化,就被病毒帶走了;大家都在路上行走,可有的人運氣不好,當街就被車撞了;
大家都吃著科技與狠活,可有的人運氣不好,被這些科技與狠活帶走了;大家都坐著同一輛車,發生車禍的時候,別人都輕傷,就他重傷走了......
說一句很難聽,很刺耳的話:在這個世界上,不同人有不同人的死法,不同人有不同人的壽命,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是難以預料的。
就拿“天災人禍”來說,普通人,真的能抵禦天災人禍嗎?無法預測,也無法抵禦。在自然的災害面前,能否劫後餘生,都要看當事人的命。
無論人類世界的科技有多發達,醫療水平有多高,終究無法改變“生老病死”“無常意外”的必然宿命。
在偌大的地球、宇宙面前,人,終究顯得太渺小了,隨便一個風浪,就是一場生命的歷練。
05
能活多少歲,都是安排好的。
一代大文豪蘇軾說過: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意思是,人就像是小蟲子一樣,寄存於天地之間,也像大海中的一粒米,顯得有點微不足道。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簡直就是商業史上的奇蹟,但他五十歲左右就患癌了,56歲就走了。再有錢,再有地位,再能改變世界,也無法改變他的壽命。
在臨終前,喬布斯說了這樣一番話:此時,我在躺在病榻上,回顧我的一生,我意識到,我一生所驕傲的所有的名聲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顯得毫無意義。
再高科技,也無法讓人長命千歲;再有錢有勢,也無法阻止死神的步伐;再擁有資源,也無法擺脫塵歸塵,土歸土的命運。
人世間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每個人都只有一條命。高高在上的王侯將相,只有一條命。你我,也只有一條命。百年之後,皆是塵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