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除了找到了最早的“夏”字,再次發現最早的“龍”字!又一強大證據,良渚與三星堆都存在文字!“龍”字起源與傳承也顯示二地存在緊密關係。
作者簡介:吳粲又名代蔚,畢業於四川大學。策劃學(策劃經濟學)的開拓研究者;並致力於從自然科學角度研究時間;還花大量精力研究過希爾伯特幾何、非歐幾何、極限問題及自然哲學。2021年3月偶然發現了與所從事的祖傳工藝的相關性,進入三星堆的研究,然後擴充套件到全球史前文明,提出了一些新觀點。
◆提醒:原創學術文章,轉載或摘引必須指明出處、必須符合學術規則、法律許可,否則追究學術不端或法律責任!
一、“實證”良渚和三星堆都存在文字,可以說是鐵證如山!這也是中華民族一直苦苦尋找了幾千年的“龍”字,目前為最早!
下圖中的文物由良渚和三星堆出土。
圖中箭頭所指是紅色圓圈部分的放大,A是良渚表達的“龍”字,到目前,這是最早的;B、C三星堆表達的“龍”字,但兩個字稍有區別:多一短橫的表示龍含尾巴的後半部分;少一短橫的表示龍含頭的前半部分,這種表達更細緻。從圖上可以看出,三星堆的龍字肯定是受到了良渚的影響。
◆注意。有讀者問:這不就是“羊”字嗎?
第一,那一豎還是有區別,豎較長正是反映“龍”長而又向上翹起的尾巴這一特徵;
第二,到三星堆時,最後一橫也較短;
第三,最初的文字有的可能差別非常小,但表達的意思可能天壤之別,一定要溯源才知本意;
第四,並且羊是今天的簡寫字,它的早期形式為以下:
“龍”字也是中華民族一直苦苦尋找了幾千年極其重要的一個字!與筆者以前解讀三星堆的一樣,可以看出它的根源和內涵是我們的祖先認為:由鯨魚轉化(進化)而來。
所以不只良渚、三星堆,我國很多史前遺址都出土了大量此動物的圖案或模型,下圖展示的也僅僅是良渚和三星堆的其中的一部分,方框部分是鯨魚化石和模擬還原圖。
◆大家看到最早在良渚產生的“龍”字,有其非常清楚的內涵、演變歷程,然後傳承有序到了三星堆,並且有大量出土文物作為“實證”,而且形成了強大的“證據鏈”作為支撐,可以說是“鐵證如山”!
再質疑基本沒有意義。
二、有一種觀點認為,沒有出現連成句甚至段的文字,所以不是文字
有人認為良渚或三星堆等我國史前遺址出土的很多符號不是文字。
主要理由是:很多符號是單個,並且很多沒有多次重複出現,不能連成句或者一段話,所以這些符號不能作為文字。
認為文字要能夠連成詞,然後成句,甚至成文,這才是文字。
◆這種認識不僅對先秦文字,就是對現代文字都是誤區,必須糾正!就是當今很多場合也還有用一個字或二個字來表達。如下圖:
文字從最初建立時,本身就是成單個字元,而不是幾個連在一起成句子出現。成為句子到段、成篇,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先秦很多文字,雖然是單字出現,但卻表達的是非常複雜的事件或場景(見下圖本為獨立的二個字)。
如果要用今天的文字來表示,可以用多個字,甚至幾十或上百字。
三星堆已經出現用多個字相當於成句子來表達複雜的事件,如下圖為稍有變化的4個字——“孕”,雖然今天可以看作一個字,但在當時應該為4個不同的字,表達了4個階段:孕婦從懷孕到最後肚子變化的過程。
三、確認為某字,最主要依靠很多“實證”,而不是憑空推測
前面系列文章已經分析,出現在良渚玉璧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夏”字(見下圖):
但必須清楚確認為某個字,絕非是靠自己的主觀推測甚至戎馬天空地臆想,或者只是用堆砌文獻來推論。
◆從前面的“龍”字及以前對“夏”字的剖析看到了,必須用出土的文物作為“實證”並且還要找到與此字相關的證據鏈,而且還要有旁證來“證偽”,如“龍”字、“夏”字,還要結合傳世經典文獻理解到其中很深的內涵,甚至在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文化中的體現,才最後確認為這二個字。
四、良渚和三星堆都存在不少文字,絕非一些人所誤解的沒有文字!
◆這是一個十分肯定的結論!本身並不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但一些考古界人士始終堅持認為良渚和三星堆都並不存在文字,那麼請問:對出土的符號、圖案花了很多時間進行過深入研究嗎?並能夠破解它們表達的意思嗎?
三星堆一二號坑出土的刻在不同文物部位的7個字元也是文字,但有的是指示符,而今天的文字系統同樣有很多指示符,如標點符號、分頁符等。
下面的圖為破解三星堆的幾個文字。
透過破解良渚、三星堆等遺址的文字,筆者總結出了系統的理論,並建立了破解史前文字的9大要素:
(1)總的原則:對出土遺址、文物、文字的解讀依據當今自然科學理論體系,然後結合傳世典籍的記載,而不能完全依靠文獻甚至違背當今自然科學體系;
(2)依據了筆者所建立的系統的甲骨文(含部分其他形式的先秦文字)理論體系,前面已經有多篇文章探討;
(3)還要與文物緊密結合起來分析。這些文字出現在特定的文物身上以及特定的部位,就肯定與它們緊密相關,解析時必須緊密結合來解讀。或者結合整片甲骨文的文字進行解讀。
筆者在一些論文中或者在普通平臺看到很多解讀甲骨文時,只就單純符號的象形、結構進行解讀,而完全拋開了這些甲骨文出現在什麼文物上,也根本沒有結合整片甲骨的文字進行解讀。
顯然,這類解讀完全是在誤導讀者。照此形式和方法,那麼,每個人對這種推論式和聯想式解讀這些符號,都可以產生自己的認知,那麼就有多種差異並得到不同的結果。為何就只得出某個人的認知就是正確,別人就是錯誤的呢?
那麼,這種解讀甲骨文的結果與本身表達的意義能相符嗎?
(4)從微觀角度進行分析。得到是什麼文字時,除了結合器物本身,還要結合文字的結構:進行細緻地分析,每一筆為何這樣寫;
(5)把得到的文字,反過去用於實踐,與一些史料記載進行驗證,看是否吻合;
(6)特別是依據了三星堆內涵的“上古語”;
(7)依據古籍知識及史料記載(主要依據信史、正史);
(8)緊密結合文物自身的特點及反映的內涵;
(9)參考碳14檢測所得到的遺址、文物所處的年代;
而絕非:無須任何基礎理論,只是隨意推測、天馬行空地臆想或盲人摸象式地從片面、區域性看問題,然後就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