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存在與否如今還存在一些爭議,爭議的原因在於缺少考古文字證據,尤其是在甲骨文上沒有找到“夏政權”的表述。
然而,殷墟甲骨文比較特殊,屬於商朝中晚期的卜書,不是正式的古書,沒有記載“夏政權”其實是可以理解的。更為重要的是,甲骨文上沒有“夏”,不代表沒有夏朝的痕跡,比如本文所講的“先侯”,就是夏朝的遺留。
甲骨文中先侯就是莘侯
關於先侯與先族,甲骨文中多有記載:
比如“己卯卜,王貞,餘乎弜(jiàng)敦(攻擊)先,餘貞弜”,還有“辛未,王令弜伐先,鹹”,直接稱為“先”。顯然,這是商王命令是“弜人”攻打“先國”。
還有“壬戌卜,爭貞,乞命曼田於先侯。十月”,稱其為“先侯”,這句話意思是商王命令曼族在先侯故土上開墾土地,說明此時先國已被打敗,可能遷徙到了其他地方。
問題在於,“先侯”到底是誰,對應史書上的哪一個古國呢?
其實,先侯就是莘(shēn)侯,“先”就是莘國!
左傳記載“夏有觀、扈,商有姺、邳”,呂氏春秋記載“有侁氏女子採桑,得嬰兒於空桑之中。故名之曰伊尹”,其中“姺,亦作侁”,東漢高誘註釋“侁讀曰莘”。因此,甲骨文中的“先侯”與“先”,其實是指“莘侯”與“莘國”,也就是“有莘氏”。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蔡運章,根據甲骨文對“先”的記載考證指出:商朝武丁之前,有莘族生活在如今洛陽市西南的伊水沿岸,遭到商朝打擊之後,其中一支東遷到如今的新鄭市北。
夏朝果然不是虛構歷史
在夏商周歷史上,有莘氏非常特殊,可謂攪動商周風雲的一個國家!
先秦《世本》記載:“辛氏,夏啟封支子於莘,莘、辛聲相近,遂為辛氏,周有辛甲、辛有。莘國,姒姓,夏禹之後,即散宜生等求有莘美女獻紂者。”因此,有莘氏是大禹、夏啟的後代,一直傳承到了周初。
《楚辭·天問》記載:“成湯東巡,有莘爰極。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濱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惡之,媵有莘之婦。”夏朝末年,商湯迎娶“有莘之婦”,實現與有莘氏的政治聯盟,還得到了治國大才伊尹。或許,這就是有莘氏在商朝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商朝末年,文王姬昌先迎娶商朝王族之女“歸妹”,後來大概是歸妹去世,又迎娶了“有莘之婦”,也就是武王之母“太姒”,詩經中有“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實現與有莘氏的l政治聯盟。此處的有莘氏在渭南大荔,大概是遭到商朝打擊之後的有莘氏,西遷了一支過來的。另外,山東的有莘氏,也可能是一支有莘氏繼續東遷的原因。
到了周代,有莘氏依然存在,且受到周朝重用,先是“故殷之臣”辛甲成為周朝太史,後有春秋初的王室重臣“辛伯”和“辛有”等。左傳記載“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晉,於是乎有董史”,因為辛氏長期擔任周太史,故而才有晉國的“董史”,才有“董狐直筆”。
以上可見,大禹後人有莘氏的脈絡非常清晰,從夏朝一直傳承到周朝,至今仍有大禹的一些後代——辛姓、董姓之人。如此,焉能說夏朝是周人虛構的歷史?
餘論
2000年,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性簡報出爐之際,美國學者斷言“國際學術界將把工程報告撕成碎片”。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在於西方不認可夏朝,認為夏朝沒有考古字證或自證,認為夏朝應是周人虛構的歷史,而中國認可夏朝存在,自然引起他們的憤怒。
但事實是,無論考古還是文獻,無數證據都指向夏朝存在,比如本文的夏朝後裔證據,除了有莘氏外,最典型的還有杞國,孔子親自拜訪杞國尋找“夏禮”等。夏朝滅亡了,夏族人沒有滅絕,而他們傳承了下來,來源被記錄了下來,豈非是夏朝存在的一個鐵證?
參考資料:《蔡雲章——甲骨文“先侯”與姒姓莘國》、《左傳》、《詩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