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聊廖耀湘應該先聊啥呢?硬性條件上的高學歷?還是應該聊一聊遠征軍的壯舉?
在東北戰場,廖耀湘是一位讓很多人都忌憚的軍事將領。
劉亞樓調侃他的那句““廖耀湘畢竟是在法國聖西爾軍校吃過黃油麵包的,打仗鬼精鬼精的”也絕對不是小看他,而是恰恰在稱讚他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
從入局東北戰場開始,因杜聿明得罪了不少國軍前線高階將領,前線的軍長們不僅看不起他,還各種調侃他是“畏首畏尾的軍師長水平”。
唯獨聽話的廖耀湘不一樣。廖耀湘算得上杜聿明手中唯一的一支可供驅使的機動部隊,東北戰事中所有國軍的破局之戰和危難救援幾乎都有他的身影。
1946年的四平保衛戰,林總拉了一條一字長蛇陣,準備死守這條關乎中長鐵路命脈的四平小城。陳明仁的71軍和孫立人的新1軍在東西兩個方向上正面進攻,屢屢徒勞無功。
按道理說,憑藉國軍的火力,打穿一字長蛇陣簡直太容易。而事實上,國軍的兩支前線部隊每每向前推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傷亡,林總的一字長蛇陣始終不為所動。
簡單的破局之戰,愣是打成了對峙。
後來,真正破局的人是廖耀湘。
廖耀湘沒有像陳明仁和孫立人一樣在正面拼硬仗,而是扔出一個團在四平防線東翼做試探性進攻。沒想到,廖耀湘的試探性進攻起到了奇效,當時駐防的側翼的三縱因為勞師遠調,戰鬥力下滑嚴重,廖耀湘僅憑一個團便順利打開了防線。
放下心的廖耀湘率領三個師疾行突進,成功繞道側翼,一舉突破了四平防線,為拿下四平城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是廖耀湘傳奇的地方。
東總的三縱攻打西豐的時候,一下掏了中長鐵路。
杜聿明還想著正面趕緊防,找個適當的時機和三縱幹一場。廖耀湘卻有不同的想法,既然三縱已經闖了進來,那乾脆咱就敞開胸膛讓他闖,使勁闖。
廖耀湘的應對辦法簡單粗暴,和當年故意把鬼子放進來的打邱瘋子同樣瘋癲。
杜聿明很急。他急的是害怕我軍三縱直搗腹地,破壞中長鐵路。而廖耀湘也很急,他希望繞行到三縱後面,直接大包抄三縱。
只是,廖耀湘的後方合圍還尚未完成,三縱果斷撤離戰場,讓廖耀湘撲了一個空。
從此之後,防著廖耀湘就幾乎成了東總下轄各縱隊的共識。
這位有膽有識的廖將軍還將在東北戰場上影響著許多人的命運。
東北戰場相比其他戰場,節奏不算太快。廖耀湘作為東北戰場唯一的一支機動部隊,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關鍵時刻,幾乎成為隱形部隊,救援不積極,進攻還不積極。
大概他明白長白山的風雪,會折掉他的部隊。這段時間他是沒有什麼突出貢獻的,更多是扮演著打醬油的角色。
東北我軍從低谷到反撲發展神速,僅僅是夏季、秋季、冬季三個攻勢作戰便掃平了國軍在東北的一切攻勢,國軍最後只能屈居於錦州、瀋陽、長春地區固守。這三季攻勢中,廖耀湘始終是繞不開的角色。
例如,秋季攻勢作戰,南下遼西地區的鄧華還是對廖耀湘十分忌憚:
“我們執行到新民以西破路,並截擊新6軍北返回任務,需要越過法庫、彰武。如果按照預想同新6軍打起來,將是很激烈的戰鬥。”
再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隨著東北戰場三季攻勢的結束,曾經作為機動部隊的廖耀湘也永遠的失去了機動能力,無奈調入瀋陽承擔了駐防任務。
他的新6軍在東北戰場從此再無用武之地。
為什麼如此戰功卓著的猛將,我們會覺得他的存在感實在是太低。因為在將才輩出的全國戰場上,廖耀湘的功績被杜聿明、陳誠、衛立煌等人的“大手筆”操作一筆一筆的抹殺。
即便如此,廖耀湘在進入功德林後寫的回憶錄小傳中,仍舊難掩自豪:
在這以前東北解放軍從沒有消滅過新6軍一個團以上的有生力量,儘管其他國民黨軍隊成師、成軍的被解放軍吃掉過。
這種牛恐怕除了具有真正硬實力的廖耀湘外,沒有第二人敢吹。廖耀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悲情的軍事人物,自他進入瀋陽陪著衛立煌駐防後,他就再也沒有了英雄故事。
直到他的故事在黑山、大虎山以立體滾筒式的大撤退得到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