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寧夏,有你更精彩
在上篇《銀川人文:明朝那些事之六,寧化村的前世今生,對映賀蘭山的烽火》裡,威記說到過一條在銀川李俊鎮的公路-許黃公路,這篇文章就詳細說道說道它。
如今的許黃公路很普通,就是一條默默無聞的鄉村公路而已。從銀川出發去閩寧鎮的很多人,自駕的時候都會選擇走李銀快速通道,然後到許黃公路一個拐彎,再一路西行,也算是一條捷徑了。
一路上田園風光無限,有農田,有水渠,還有典農河流水,更有葡萄酒莊和葡萄種植基地,風景可謂是獨樹一幟,一派塞上旖旎風光模樣,美不勝收。
可是,在明朝時候,本來是沒有這條路的,那是戍邊將士們硬生生趟出來的一條路,這是一條生命線,一條注滿熱血的路。
怎麼回事?看官莫急,且聽威記給您娓娓道來:
壹
明朝時候,作為九邊重鎮之一的銀川(那時候叫寧夏鎮,寧夏衛)一直是抗擊韃靼和瓦刺的前線。以橫貫四百里的賀蘭山作為天然屏障,在賀蘭山東麓和天塹黃河沿岸一字長蛇陣,呈環形和縱深體系擺開防禦,嚴防從山口竄出來的敵軍。
賀蘭山山口有五十多處,由於招募兵勇有限,每一處派兵防守不現實,於是,以一定距離內,就設一個城堡駐兵防禦,彼此兼顧。從最北的鎮遠關到最南的中衛城,一路城堡無數,比較大的是(從北至南)黑山營,平虜城,鎮朔堡,鎮北堡,寧夏城,平羌堡,玉泉營,振武營等。
一處二百至上千人駐守,這麼多官兵駐守著,肯定要有糧草供應才行,因為明朝初期,韃靼侵擾頻繁,他們不能像寧夏別處那樣可以平時解甲種田,有軍情就披掛上陣。而是要隨時防備山口竄出的敵人。
沒辦法啊,韃靼是草原部落,都是騎兵,機動性強,反應慢了就被他們突破防線進入到銀川平原了,進入平原,那就是一馬平川,災難啊!
另外賀蘭山東麓那時候砂礫遍地,茫茫戈壁模樣,常年風沙肆虐,根本不適合開荒耕種。
貳
所以糧草的供應就成了頭等大事!
這些都由第二或者第三防線的軍士們負責就近輸送。而平羌堡和玉泉營的防守任務在整個明朝時期都比較繁重,因為赤木口關口的地理條件因素,在嘉靖年的都御史楊守禮沒來之前,一直沒有修建成關隘防守敵軍,而且這山口比較平坦,所以,韃靼經常以此為突破口竄出襲擾寧夏。
志書載: 赤木口,賀蘭山著名的山口之一。平巒盤谷,無高崗壘嶂之險,虜寇出沒取為捷徑。
赤木口就是現在銀川人所說的三關口,現在有高速路穿行期間,是從銀川往內蒙阿拉善左旗的必經之路。另外還有一條老的水泥路,和高速路交錯穿行在賀蘭山裡,如果自駕車走老路,就能體會志書上所說的感覺了。
玉泉營和平羌堡守軍經常和韃靼在山口打得是天昏地暗,你來我往,屍橫遍野,血染賀蘭山。賀蘭山被稱為鬼山,跟這些不無關係!多少戍邊軍士戰死在這裡。據說以前賀蘭山山洪,經常衝出來白骨累累。
這拼的是武功,拼的是勇敢,拼的是不怕死,更拼的是供給!韃靼是長途奔襲,自帶乾糧,或者靠搶,明軍則是靠後勤供給,仗想打贏,那麼供給就要及時了。
於是,許黃公路應運而生!
叄
那時候還沒叫許黃公路。
銀川平原歷來富饒,俗話說“天下黃河富銀川”,所以,銀川平原號稱“塞上江南”真的不是吹出來的!銀川平原不像別的西北地區那樣種麥子,而是種水稻!正合戍邊將士的胃口。
葉升堡和邵綱堡都是糧食主產區,從葉升堡,邵綱堡倉場運糧草到平羌堡和玉泉營,以前因為地勢問題都要繞一大圈路,後來軍士們就從官道(現在的109國道)走到雷臺拐彎,一路向西到寧化寨(就是上篇文章說到的寧化村)中轉,再一路向西,修了一條道,通往玉泉營和平羌堡。
別以為在這條路上走就容易,修建更不容易。這是一條生命線!因為從寧化村過了唐徠渠開始,往西就是山地。一路崎嶇,溝壑縱橫,土沙成堆,是虜寇經常藏匿偷襲的地方。
高丈餘的沙堆就有百十個,那些來刺探的虜寇經常藏匿溝裡,等百姓出來勞作或者放牧的時候就出來連人帶牲畜都擄走。或者等運輸糧草的隊伍經過就發動突襲搶糧。
過了這片區域,還有個黃羊灘在等著,那時候,這裡是無人區,只有黃羊出沒,開路的艱辛,也只有這些戍邊的軍士知道啊!
所以真是用生命在運糧草啊!
肆
一寸公路一寸血!
路修好了,方便了運糧的同時,也方便了虜寇的入侵,寧化寨的壓力劇增,這條路稱之為一寸公路一寸血不為過。在這條路上,明軍和虜寇打過的遭遇戰不下百十次,更不要說小摩擦了。
明孝宗朱祐樘登基後,一切開始有了改變。因為他重視軍事,愛護軍事,對於邊地的守軍來說是個福音。
弘治四年,從都指揮僉事阮興派都督同知李俊駐守寧化寨開始,在如今李俊鎮的區域裡,一下增加了好多軍屯,中轉站也從寧化寨轉到李俊堡了。其中,李俊手下有個叫許旺的守備(官職),帶來的家丁兵勇比較多,於是駐守現在的許旺村。
他帶領手下修繕一新橋樑,名為許家橋,更是把沿路的烽火臺重新修築,派軍士輪值駐守烽火臺(當地俗稱墩),負責瞭望敵情,讓藏匿的虜寇無處躲藏,並守從許家橋到黃羊灘這條公路,協從運糧草隊伍安全透過。
從此,這條路才安全多了。人們也習慣在這裡休息中轉,把這裡稱作起點,後來修路的時候,也從這裡作為起點,於是許黃公路也慢慢傳開了。
結語
隨著歷史的變遷,這條路也變得默默無聞起來。曾經的血肉烽火也都湮沒在這片土地裡,不再被人提及!
現在,唯一讓人們提及的就是--許黃公路四個字!而關於它的過往,就讓它隨風而去了,誰還管它是怎麼來的呢?路,終究是要讓人走的。其它的重要麼?
待續,下集更精彩!敬請關注明朝銀川那些事之八!
這裡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銀川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透過“點贊”給威記鼓勵吧↘↘↘
看完點個分享給更多人再走,謝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