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中華民族的信仰中,是祥瑞和尊貴的代名詞。
古代的帝王會被稱為“真龍天子”,評價一個人才高且不鳥潛規則會說他“龍性難馴”。
可是,在神話傳說中,作為一種神祗的龍,又處於食物鏈的底端。
除了哪吒鬧海的傳說,《西遊記》中玉帝招待如來吃的都是“龍肝鳳髓”。四海龍王在孫悟空跟前,也不過是體型龐大的泥鰍。
龍的這兩種極端形象,是為何呢?
龍,是本土文化
在遠古時期,中國許多遺址中就出現過龍文化的痕跡,比如華夏銀行的logo,設計靈感便來源於紅山文化的“玉龍”。
玉龍|出自網路
根據人們在遠古時期的信仰,大致可以認為龍是可以興雲佈雨的神祗,形象可能來源於天上的彩虹。
對於農耕而言,水旱這些現象對於收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形成了最初的龍神信仰。
在現實中,蛇、鱷魚等生物都被認為是龍。
傳聞,夏啟曾經乘龍直上崑崙三重天,最終到達了最上層的天庭,於此拜見天帝,求得神樂。
還有夏啟食龍的記載,根據出土文物推測,這裡的龍很可能就是鱷魚。
夏后氏乘龍|出自網路
不難想象,三代時期的中原氣候應該比現在暖很多。
夏啟除了是華夏世俗統治者,還是一個大巫師,擁有王權之外,還有神性。
所以,龍在夏朝又成了上層與“天”溝通的媒介。
商代由於起自東夷,因此鳳鳥信仰要高於龍的信仰,但是商代時期的龍形象上開始長了角。
周代興起後,對於夏商二朝的巫文化進行了祛魅,華夏在這一時期就迎來了“諸神退場”,某種意義上,華夏文明是早熟的文明。
周公制禮|出自網路
龍和鳳都成為了祥瑞,還被譽為是有德之人的象徵。
這個時代的“龍”的觀念的改變,是造成後來秦始皇將“龍”作為皇帝象徵的標誌的一個重要基礎。
同時在先秦,華夏文明就已經開始了對外傳播,在傳到印度後,催生了佛教文化中的“龍”。
古印度本來沒有龍的觀念,梵文中沒有“龍”的專用詞。
“龍”是和“象”合用一個詞來表示的,叫娜迦。在古印度神話中,雷電是騎白象的大神因陀羅手持雷鑿造成的。
因陀羅|出自網路
中國龍傳入印度之後,龍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羅,成為風雨雷電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象”的詞又來表示“龍”了。
中國原始的龍,具有較多的蛇形象和屬性,印度龍也一樣,與蛇有密切的關係。
但印度也有創新,就是在佛經中出現了名目繁多的龍王。
在佛教的繪畫雕刻藝術中,龍王的頭部後面一般都有一個展開的有三五個或七個頭狀物的眼鏡蛇冠子。
另外,佛經還常有“毒龍形狀如蛇”的說法,說明印度龍具有蛇的屬性,也說明了受華夏文化的影響。
五方龍與五色龍
但是在佛教中,曾言金翅大鵬鳥(迦樓羅)喜歡吃龍子龍孫,龍王乞求佛祖幫忙才得以倖免。
密宗中的金翅大鵬鳥|出自網路
很明顯,在印度的信仰中,龍要遠遠低於鳳(鵬鳥)。
華夏的人文先祖軒轅黃帝曾騎龍昇天,在動物崇拜中,龍具有至高無尚的地位。
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溼奴常騎在金翅鳥上飛行。
佛教中的文殊菩薩乘的是獅子或坐白蓮臺;普賢菩薩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蓮臺。
那麼可以大膽推斷,華夏文明傳到印度,應該在商代甚至更早,至少應該在先秦。
始皇帝|出自網路
因為在秦漢,龍開始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了一起,尤其是皇帝著龍袍成了傳統,就是所謂的“黃袍加身”。
這個行為來源於五行學說,囊括了大自然的許多現象,創造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敷上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
於是在龍的家族中,有了五方龍、五色龍的形象。
在五色龍中,黃龍最為尊貴。“黃龍者,四龍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鉅細,能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
以黃龍為貴,與崇拜黃帝有關,在五方帝中,黃帝居中央,黃帝是一條黃龍,《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得土德,黃龍見”。
這樣看來,人們把天下至貴的皇帝想象為黃龍,龍袍也是黃色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其實皇帝穿黃色龍袍的固化印象來源於清朝,畢竟這個朝代離我們最近,圖為乾隆的龍袍
不過,秦國尚水德,所以秦始皇穿的應該是黑色;宋朝是火德,火對應的顏色為赤色,因此宋朝皇帝的龍袍一般用紅色;
明朝帝王姓朱,同樣尚火德,所以也應該穿紅。
那麼,劉邦是“赤帝之子”,尚火德,漢家帝王自然多穿紅色。可到了西漢末年,這個“五德終始”的順序又發生了改變。
王莽為了篡漢,把原來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剋相勝之序改為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
王莽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明明自己想篡權,還要把自己打扮成君子,發動輿論為自己造勢。
王莽篡漢|出自網路
王莽還構建了一個看似嚴密的理論系統,先是把水克火改成土克火,然後稱是虞舜後裔,帝舜土德。
於是,他和黃帝、舜帝一樣,為土德,成了一條黃龍。
五行學說算是最樸素的唯物主義理論了,王莽在科學上的探索為人稱讚,但一旦著火,大家第一反應是用水滅火還是拿沙子滅火?
要搞不清楚,去看看消防隊實操。
王莽機關算盡,最後還是被滅了,看來這條龍是假龍,他是個黃龍的說法也不攻自破了。
龍分貴賤尊卑
龍與帝王聯絡在一起,隨著佛教東傳帶來了龍王信仰,這就需要處理彼此衝突的理念。
因為在宗教衍生的神話小說中,龍的地位非常窩囊。
哪吒鬧海|出自網路
《封神演義》中,龍王三太子敖丙調集蝦兵蟹將與哪吒大戰,哪吒又將龍王三太子打死,並揭鱗抽筋。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龍宮,也將龍王嘲弄了一番。
身為一介凡人的袁守誠,和涇河龍王打賭,龍王輸掉賭約,被另一個凡人魏徵斬殺。
如來幫助天庭降伏孫悟空後,玉帝拿龍肝鳳膽,招待群臣。
請問,皇帝看了會怎麼想?所以按照佛教、道教的典籍記載,龍分為天龍、地龍、海龍。
玉帝在天庭也穿五爪金龍的龍袍,這說明五爪金龍就是天龍;地龍則是我們所說的龍脈,以鎮守名山大川為職責;海龍地位最低,四海龍王就是海龍。
玉帝|出自網路
海龍天生不是龍,按照傳說,是蛟與蛇修煉、鯉魚躍龍門等變來的,由此可見,金翅大鵬鳥包括玉帝食用的都是海龍。
涇河龍王去向李世民求情的時候,還得口稱陛下,兩條龍地位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當然了,四海龍王即使是海龍,地位也要高於一般的海龍,小白龍曾對孫悟空說,自己的尿液,蟲草沾了變成靈芝,水中魚蝦沾了馬上變成龍。
可見,龍王家族還是有過“龍”之處的。
小白龍|出自網路
從中國人給龍構建體系與家族,說明了龍這種構想出來的瑞獸,已經滲入了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
神話中的龍與宗教中的龍結合構建了龍的譜系,然後統治者把龍賦予了政治意義。
隨著時間的流轉,龍逐漸走入尋常百姓中間,成了凝聚民族自信心的文化符號,炎黃子孫也開始以“龍的傳人”稱呼自己,有了不可替代的意義。
看鑑書友會即將正式上線啦!!!
誠邀你們與我一起,從歷史解讀世界,感受有趣的靈魂。在書籍裡收穫比金子更寶貴的東西。
作為一名熱愛且深知閱讀重要性的人,我很高興可以透過讀書會,讓大家更輕鬆地與書結緣。
屆時,我們會舉辦主題沙龍、專場直播等活動,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用碎片化的時間積累,實現自我提升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