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一盆、雞肉條、蟹棒、牛丸……張張一邊念著外賣單上的菜品,一邊依次夾出,最後從不鏽鋼盆裡倒進煮鍋。
煮麻辣燙如同武林高手的修煉。張張沉著地加大了煤氣,讓紅烈烈的火跳躍,鍋裡原本溫熱的湯都翻滾起來。七八分鐘後,丸子、蟹棒浮起。利落地用漏勺撈出,再扔進青菜。一兩分鐘後,與之前肉品一同放在外賣紙碗中,最後快速舀起自制的青花椒麵。撒進外賣前,張張再次瞄了一眼外賣單上的“口味要求”:
此刻我正在上化學課,已經忍受不了化學老師的喋喋不休,請寫一篇爽文,幫我發洩掉此刻內心的痛苦。
“好嘞!”心裡默默答應後,就立馬摸出一支圓珠筆,找了一張空白卡片,借用等外賣來取的幾分鐘,她快速手寫出了一段復仇爽文:
“重生歸來,熟悉的課室門依舊在。這一次,我,尼古拉斯·傅沈顧絕不再被化學老師陷害,誓死捍衛尼古拉斯家族的尊嚴。推開門,一股熟悉的淡淡菸草味與古龍水香瞬間瀰漫…”
一張自帶定製“爽文”的外賣卡,連同一份地道東北麻辣燙,被外賣小哥帶了它的目的地,治癒一位年輕人的沮喪。
這正是開在北京勁松潘家園美食城一家小店的隱藏服務。2023年的夏天,張張這樣的小店仿若雨後春筍,在中國各地發芽開花。雖然不是每家都會附贈爽文定製,但都有個類似的名字:重生之我在(某城市)賣(某種食物)。
重生文,指主角死了之後再次重生的一種小說型別,主角不穿越回到過去,而是仍在自己原來世界的設定裡生活。但因為重生,就有了預知和看清即將發生事情的開掛能力。這一文風的盛行可能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末,各種腦洞大開的臺灣單行本言情小說風靡BBS論壇。有些主角會因掌握了更豐富的資訊,而有了遊刃有餘的開掛能力。而後藉助晉江文學及網際網路的崛起,文體逐漸精細化,併成為網路文學愛好者熱衷創作的風格之一。
但“重生文”這個名字出現在外賣裡,甚至引發一輪跟風,不僅大眾沒料到,最初甚至也並不在00後張張的開店規劃裡。
直到一年前,“麻辣燙老闆”張張還是護士張張,本想在老家邊工作邊照顧家裡,但生活總讓人事與願違。2022年冬的醫院人滿為患,20歲出頭的她天天穿著護士服,在齊齊哈爾的醫院裡,扮演著龐大的醫療體系裡最底層的角色。她記得那時候微信運動上,她每天都能霸佔榜首,足不出戶就可以達到三萬步,醫患關係又時常讓自己情緒起伏。
那時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中午外賣點一口熱辣滾燙丸子青菜大滿貫的麻辣燙,“我是真的愛吃麻辣燙, 一週能吃七天不嫌膩的那種”。跟我們聊天時,張張也是句句不離麻辣燙,“尤其是勞累一天後,最好的自我獎勵,就是一份加泡麵的麻辣燙,放滿各種丸子,然後邊吃邊看網路小說。”
麻辣燙的確能緩解一時的壓力。就像2023年的熱詞#短逃離 一樣,它能在心理重壓之下,給生活的一個臨時止疼丸,但一碗麻辣燙吃完,一部修仙小說看完,生活還得迴歸真實的模樣:無休止的工作,無休止地來回步行,以及小心謹慎不能出錯的人生。
張張想逃離,在醫院的護士站裡,她滿腦子輾轉騰挪的就是“如果我可以離開這裡,我大概會去開一家麻辣燙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對重生的希望,帶著“前世”疲憊的靈魂,“重生”在這個時代,帶著更豐富的認知,做自己的主人。
2022年中,在又一次情緒崩潰後,張張跟媽媽談成了自己的想法,決定去北京“重生”。
初來北京,張張選擇在牌照和手續都已經穩妥的美食城租店面,因為運氣好,甚至直接接手了一家原本就是麻辣燙的鋪子,幾乎什麼東西都不用新配,直接換店名就開始了新生活。
開店的順風順水,也讓她對未來保持了自信,她相信世界上像自己一樣離不開麻辣燙的人肯定不少。不僅裝修沒多想,店名也沒多想,直接用了母親的姓氏,“既可以突顯出獨門家傳的配方,也總得感謝下我媽啊!”
然而很快,張張就意識到前一家麻辣燙店為什麼關門離開。開啟外賣平臺,3公里範圍內密密麻麻的張記、劉記、陳記...,田記麻辣燙在茫茫麻辣燙店海洋中泛不起一點漣漪。開了兩個月後,麻辣燙店即將面臨入不敷出。
直到她看到了一個名為“重生之我在重慶賣炸雞”的店。十級網路衝浪愛好者張女士幾乎是秒懂這個店名的潛力,“要說玩梗的話,我可是太厲害了。”
她火速行動,上平臺申請調整店名。她還發揮自己隨口說來大段梗的能力,寫了真假千金、童話、霸總、瑪麗蘇、爽文等6個版本的重生故事,“花不了我多少時間,就是寫微博段子麼,我大腦裡全都是”。她跑到隔壁列印店,列印了6款不同卡片,只要點外賣的,就往袋子裡隨機附贈一張。卡片底圖是一個很淺的黑色西裝的漫畫男主,上面印著三百字的“重生文”:
是的,我重生了。上一世我因手握麻辣燙絕世美味秘方被奸人迫害……復仇之路開啟在京客隆美食城中…
不到一個月,這家美食城裡不起眼角落的麻辣燙店,外賣生意增長了四倍多,不少顧客為了集齊卡片,不斷追隨麻辣燙的“復仇計劃”,一再回購,集齊了6張後還開始催她出新的。“一天賣一百多份,喊上我媽來幫忙也忙不過來!根本忙不過來。” 採訪中,張張自豪地回憶她的“重生”戰績。
“當然,我覺得我的麻辣燙也是真的好吃。我特別現磨了青花椒,用的都是安井丸子”, 她相信自己生意好也不全是重生文的功勞,總有像自己一樣離不開麻辣燙的年輕人,她們能在自己的麻辣燙裡,吃到尋覓許久的用心滋味。
“重生之賣麻辣燙”來說,張張並非首例,從去年6月開始,全國範圍內就不斷湧現“重生之我在”系列,賣什麼東西的都有,往往都和年輕人流行的品類有關:烤雞、豬腳飯、炒飯、炸串、蓋飯… 與“重生”並生的還有以甲乙方辦公梗命名的炒菜,諧音梗命名的奶茶,以及以幹不好就回家為思路的“倒閉倒計時”小店。它們的共性是幾乎都為95後創業,思路都是對現實生活的調侃或掙扎,口味大多不是這些店的主打強項,但在情緒價值上,都為消費它的群體提供了無言的發洩途徑。
“就感覺我和顧客形成了一種不用明說的情感連結。好多次我訂單的備註都是:我老闆又開始刁難我了,求一個重生文讓我主宰這個情況;或者班主任拖堂,求重生讓班主任感受拖堂的滋味,”張張說。“我寫得也快,就能幫的儘量幫”,
現實世界有現實世界的規矩,“贏麻了”的外賣重生劇本,在現實中並沒有贏太久。不到四個月後,張張接到外賣平臺經理打來的電話,理由是“違反主流價值觀”。心有不甘的她不得不把名字改了、與之相配的,是演算法的世界裡被推薦的頻率也降低了,訪客少了,外賣訂單銳減到原來的一半。
全國範圍內,幾乎所有涵蓋“重生”字樣的店名也在同一時間下架。“重生之”外賣熱潮,魔幻短暫地火爆了半年,又魔幻地消失在了大眾視野。甚至連那些店主也一同消失了。但“重生”的經歷,卻真實地改變了張張和麻辣燙店的命運。
● 食客跟張張的有趣互動
2023年的萬聖節,恰好和張張的生日同一天。已經改名的張張突發奇想,好奇還有沒有人記得自己,於是在小紅書上釋出了一則資訊:持卡免單。只要拿著集齊了一整套六張的重生爽文卡,無論是來店裡還是外賣,全天免單。
按照機率,集齊一套重生卡也許需要下幾十單,畢竟卡片印製後就被打亂順序、放入外賣袋子時更是隨機的。張張當天沒想到竟有二三十人聞訊而來,每個人都向她展示自己收集的全套爽文卡,而且每個人都表示,不需要免單。他們只是想前來相認一位在“重生世界”裡,讓大家相互完成“救贖”的朋友。
人生不比劇本更精彩,上天給了這位年輕人一個有些艱難的開局,但憑藉苦學麻辣燙技術,她還是成功地,昂首挺胸地完成了她的命運翻轉計劃。
重生店名落幕後,張張也發現,各大外賣平臺上相繼湧現出畫風各種“炸裂”的商家:“緬北歸來·做餐還債”,“為了五十萬彩禮開的乾鍋店”,“媽媽說如果一個月幹不好就別幹了所以關門倒計時30天”……
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見得有張張這樣的故事,但一致的是總能快速衝上銷量榜首,甚至月銷量超過3000單。點進評論區,留言也基本是:“看到這麼誇張的店名,我就想看看有多好吃”,“第一次點,看店名覺得很有意思,味道還不錯”…
對於更多成年人,這些商家會被直接冠以“搞噱頭”的標籤而被無視,但像張張一樣,敢於無視商業世界傳統規則的年輕人,則能借用這些自己才懂的語言,去尋找茫茫大海尋找同類。
“你吃什麼,就是什麼樣的人”,法國哲學家薩瓦蘭如是說。或許那些被新奇名字打動吸引的食客並沒有交“智商稅”,而是意識到,味道之外,吃也可以是表達自我價值認知的一種方法。畢竟只要足夠年輕,就會發現自己與世界的不契合。
職場上一本正經的時刻已經夠多了,午餐外賣喘口氣的幾十分鐘裡,不如允許自己奇怪一些,可愛一下,對平淡的外賣重拾期待,吃著沾滿青辣椒麵的麻辣燙丸子,吃一份熱辣滾燙的蛋炒飯,幻想自己短暫變身成為那個幫助弱小改變世界完成夢想的無名英雄。
商家一句話,就給了一天好胃口。吃頓飯,就能完成自己的第二人生,這樣的好事,多來一點也沒關係的!
本期作者| 吳楠 斯小樂
編輯|梅姍姍 視覺/創意|BOEN
攝影| 小紅書@愛吃不胖、最可愛的井、Marcia、Sniper萌、一塊有用的磚、蛋魚、重生之我在北京賣麻辣燙 職業餐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