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碗熱米皮,多擱點辣子,不要豆芽,再來一碗菜豆腐湯。」
無需等待太久,一碗紅油澄亮的鮮切面皮,搭配清脆爽口的黃瓜絲/豆芽便被端上餐桌——這是留壩再熟悉不過的場景。
一方山水養一方食。好似牛肉麵在蘭州,熱乾麵在武漢,只在漢中留壩才能吃到的美味小吃,也成為了不少遊人的記憶符號。
從西安自駕出發,穿越中國南北分割線,我們抵達留壩,開啟今日的「尋味」之旅——
01
看著路邊美食店的照牌,第一次來留壩的人心裡不禁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是麵皮還是米皮?
米皮是學名,當地人喜歡叫它「麵皮」,雖然叫法不同,這並不耽誤這道美食的原生魅力。
麵皮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製作工序無非浸泡、磨漿、蒸制、晾涼、切條。
2011年「漢中麵皮製作技藝」列入陝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選本地大米做原料,再放入水中浸泡幾小時,磨成米漿(有時會加入土豆澱粉來增加韌性),用特製的蒸籠鋪上紗布,將米漿均勻塗抹在紗布上,蒸成薄薄的皮兒,
趁熱抹上菜籽油,切成寬條狀,放入自己喜歡的料水,一把爽脆的黃瓜豆芽,再潑上一勺油辣子,用筷子攪拌均勻,麵皮便做好了。
口感軟糯,辣椒焦香,現做現吃,熱氣騰騰,特別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當地多熱食,稱熱麵皮,亦可置於通風處降溫後涼拌。
02
辣椒油,是熱米皮的靈魂所在,製作不僅講究配方,還講究火候和各種調料加入次序。
選用陝西獨有的秦椒辣子做辣椒油,顆粒會更大,口感也更豐富。
將菜籽油燒至沸騰冒煙,稍涼後將油倒入容器內,然後再向熱油中加入調味料和辣椒麵,攪拌均勻,
辣而不燥的深色紅油,與蒜泥、薑汁、醋、醬油等調料巧妙融合,既提味又解膩,使得整碗米皮的味道層次更加豐富。
每家麵皮店都有自己獨門的油辣子製作秘方配方,以辣為基底搭配不同料汁,調和出不同味道,或酸或麻,一口難忘。
菜豆腐,則是留壩人又一心頭好。
選用新鮮黃豆,經過長時間的浸泡、磨漿、煮制,最終凝結成一塊塊嫩滑的豆腐。搭配上時令蔬菜,經過簡單烹煮,便成了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家常菜餚。
熱米皮以其軟糯香辣著稱,而菜豆腐則以清淡、酸香見長。
兩道菜形成鮮明對比,相互補充,使得整個用餐體驗層次豐富,既能享受到熱米皮的熱烈,也能透過菜豆腐的清淡來平衡口感。
會吃的當地人,總是點熱米皮的同時再來一碗菜豆腐,不僅美味,營養也豐富,還是早餐桌上的「黃金搭檔」。
03
紫柏孃家就在留壩老街的中段。
和多數的景點不同,留壩老街仍保留著獨一份的閒適與真誠。
作為點評app上生意火爆的高分餐館,無論是週末還是工作日,稍微去得晚一會兒,就得重新取號等位子。
景區裡的餐廳,廚師也有十分的耐心,精心烹調可口的飯菜,從不敷衍了事。除了菜量大,種類多,價格實惠,這裡的「熱麵皮」同樣是一絕。
一位專程從西安來打卡的食客說,「晚上去遲了沒號了,第二天專門又去吃,真的不失望,
吃過的菜裡推薦梅乾菜燜雞、黃辣丁山豆腐,都是比較下飯的農家菜,最後一定要點熱麵皮!」
不變的米皮,不同的時令、配菜與製作工藝變化出無窮盡的美味,對土生土長的留壩人來說,這不僅是一道家常菜,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一種情感的寄託。
大口「嗦」著吃,再慢慢咀嚼,讓椒香麻辣在舌尖盡情綻放,讓人根本停不下來,只有真正體驗過才明白:
熱麵皮,還得是來留壩吃才對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