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來了,坐會,喝杯茶。
每年春節,潮汕大地宛如被喜慶的浪潮所浸潤,處處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息。
那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如同激昂的戰鼓,敲響了新春的序曲;那絢爛奪目的煙花爆竹,猶如璀璨的繁星,在夜空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歡快的交響樂。
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某村某社正沉浸在莊重而熱烈的“老爺生”慶典之中。
營老爺活動宛如一場盛大的狂歡,將年味推向了極致,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中滿是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許與憧憬。
以下推薦潮汕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遊神民俗活動:
1.澄海鹽灶鄉的神遊奇觀
(正月二十一至二十二)
• 獨特魅力:鹽灶鄉的營老爺活動,堪稱民俗文化中的瑰寶。廟裡供奉著“三山國王”“天后娘娘”以及“水流神”等五位神祇,他們深受村民敬仰。
• 活動盛況:採用充滿激情的武營形式,場面十分震撼。遊神隊伍中,壯丁們抬著神像奔跑,跨越巷頭的篝火,穿梭於小巷與田野之間,繞完村界後返回神廠。觀眾可以盡情地與遊神隊伍互動,甚至搶奪神像,這種看似粗獷的行為在當地人眼中卻是對神明的特殊敬意,也是社群團結的象徵。
• 文化價值:這一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外地遊客的目光,更成為潮汕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民俗活動,展現了潮汕人對神明的虔誠以及社群的緊密聯絡。
2.揭陽砲臺鎮桃山十八圍市頭村的盛大巡遊
• 活動亮點:砲臺鎮的祭拜“媽祖”活動每九年舉辦一次,而桃山十八圍市頭村的營老爺活動更是其中的重頭戲。
• 巡遊風采:通常在元宵節這天舉行,村裡每隔六年便會舉辦一次,村民們對此極為重視。遊行隊伍浩浩蕩蕩,成員包括標手、牌手、轎伕、樂手等,還有身著古代武士戲服、臉畫濃妝的年輕小夥走在隊伍前列,威風凜凜。
• 情感紐帶:這場活動不僅是祈求平安與豐收的儀式,更是村民之間情感交流的紐帶。儘管遊行前的準備工作辛苦,但這也讓年輕一代更深入地瞭解家鄉文化,成為老一輩與年輕人共同珍視的記憶,促進了文化的代代相傳。
3.潮州青龍古廟的節日狂歡
(正月二十四 上午8點)
• 活動特色:青龍古廟的營老爺活動是潮州地區規模宏大的遊神盛事,有著詳盡的巡遊路線和拜祭流程。
• 熱鬧場景:遊行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隊伍中不僅有演奏二胡、古箏、簫等樂器的青少年,還有裝扮成古代武士的小夥子,以及肩挑花籃、身著中式服飾的姑娘們,組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文化意義:這場活動不僅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還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社群的節日氛圍。透過這樣的活動,潮汕人民表達了對神明的敬意以及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4.潮陽棉城的雙忠遊神盛典
• 活動風采:棉城的雙忠遊神活動在潮汕地區同樣享有盛名。
• 多樣形式:活動涵蓋了文營和武營兩種形式。文營時,經過莊重的祭祀儀式後,村民們將神像請上神轎,由壯丁抬著,在儀仗和鼓樂的伴隨下,巡遊社群的每一條巷子,再繞行社群邊界後返回神廠。武營則更為激烈,壯丁們抬著神像奔跑,跨越篝火,穿越小巷和田野,繞完村界後回神廠。
• 社群凝聚力:無論是文營的莊重還是武營的熱烈,都彰顯了潮汕人民對神明的崇敬以及對社群的歸屬感。這場活動不僅強化了社群的團結,還傳承了潮汕地區的傳統文化,成為當地不可或缺的文化盛事。
5.榕城城隍老爺出巡(農曆正月二十三)
活動特色:榕城的城隍老爺出巡活動是潮汕地區規模較大的營老爺活動之一。活動通常在農曆正月舉行,遊行隊伍龐大,包括標旗、彩景、醒獅、歌舞、大鑼鼓和潮樂隊等。隊伍中,青壯年會抬著八抬大轎,抬著老爺走遍村裡的大路和小巷。
文化意義:活動不僅是祈求風調雨順和全村平安的儀式,還具有觀賞和娛樂的性質。透過這樣的活動,潮汕人表達了對神明的敬仰和對新一年的美好祈福,同時也增強了社群的節日氣氛,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這幾個地方的“營老爺”民俗活動是潮汕地區傳統過年遊神賽會的典型代表,也是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地區民俗活動之一,每年都會吸引眾多潮汕人和遊客前來參與,共同感受這份獨特的文化魅力。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