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過年前去三原縣城吃飯,寫了篇文章很多留言都不友好。
莫事莫事,我寫我寫我的感受,你發表你的意見,無所謂。各有各的體驗,各有各的素質。
今年過年我再寫一篇三原的美食,還是寫我的感受:而且我來這裡也不止一兩次了。
三原縣魯橋鎮,從第一次到這裡吃傳說中“比臉還大的”,喝這裡的醪糟黃酒,我就喜歡這裡的小吃。
十字路口的涼皮、肉夾饃、醪糟、油糕,都是必須要吃的,可是肚子有限,只有多去幾次就吃全了。關鍵還好吃不貴,都是很實惠的,肚子很容易餵飽。
不過,我最常去的還是街道上的一家館子——萬寶樓。
說清楚:我沒有拿過什麼宣傳費,連打折都沒有,本來花的錢就不多,打折都不好意思了。
其實人家萬寶樓生意好名氣大,也不用打什麼廣告,到飯點兒排隊都要等待,人家都不愁生意。
萬寶樓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都開業了,陝菜農家菜為主,最開始賣的是水盆羊肉,不過後來是以肘子夾饃和生汆丸子湯出的名。
到現在鎮上很多人還都是去吃水盆羊肉的,我倒是一次都沒有吃過,吃得最多的就是肘子和丸子湯。
我這個吃飯沒有什麼品味,好吃實惠是一般的原則,我們開一個車四個人,菜點多了吃不完,這兩份菜我們吃起來剛好。
到了渭北一般肘子都是硬菜,萬寶樓的肘子有名,大量的滷製好備著,所以上菜快,一碟子肘子肉片配兩個切成八拃子的鍋盔,就是八個肘子夾饃,要是四個人,一人吃兩個肉夾饃,一般飯量的是絕對夠了。
把桌子上的油潑辣子往鍋盔上一抹,肉片子往剛烙出鍋的鍋盔裡一加,外面酥脆裡面軟糯,吃起來別提多麼過癮了。
上來的魷魚丸子湯更是鮮美。一個巨大的老碗,上面飄著一層彈球大的小丸子,下面沉著彈性十足的魷魚片,喝著湯,剛好填補了肉夾饃的幹。
一吃一喝,填飽的肚子剛好讓丸子湯‘密’了縫子,揉著肚子真是一個舒坦。
我這裡還吃過辣子蒜羊血,點過幾個冷盤,都是很入味的,只是肚子已經填的差不多了。
魯橋街道旁邊好玩的地方不少,像周瑩的孃家周家大院,東里堡的靖國花園,再遠一些就去清涼山和張家窯,還有嵯峨山唐崇陵安吳青訓班龍泉公社天井岸,都距離魯橋鎮不是很遠。
要是想多吃,我倒是建議先在魯橋吃個小吃,然後在出去浪,回來的時候在回到魯橋鎮吃一頓。
其實要我說,東里堡的“白封肉”夾饃更是好吃,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
這個距離魯橋街道也就是三四公里,去哪裡吃個白封肉夾饃再吃個餄餎,也是一個美美美。
只是眼睛大肚子小,一次把好吃的吃不完,還是要多去幾次。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