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假轉瞬即逝,2025年春節旅遊算是圓滿收官,各地都熱熱鬧鬧過完了春節,不出所料,又是各個景區人滿為患,又是高速公路大擁堵,又是天價餐飲住宿。當然,還有賺得盆滿缽滿的旅遊產業,一片欣欣向榮。
如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工作崗位,不少人一定悔不當初,用花大錢受大罪來形容剛過去的春節旅遊或許再合適不過了。但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春節,你還是一樣會奮不顧身的堵在出行的路上。
作為旅遊大省的雲南,這個時候怎能落後,雖然旅遊資料還沒最終落定,但可以預見的是必須可喜可賀。一片飄紅的背後,擁堵、限流、投訴再度成為熱詞。
1月25日,一網友釋出影片,爆料說有個女子在雲南旅遊時被導遊強制消費,評論區一下子就炸了鍋。這事兒啊,真是讓人無語。
據媒體報道,該女子花了4000塊錢跟團遊昆明,一開始還挺順利的,結果坐大巴去景點的時候,導遊就原形畢露了。他拿著喇叭使勁大喊:“出來玩還不買東西,佔便宜來了啊!”這不就是強買強賣嗎?
導遊還說:“買東西可是個高度問題。你們都不花錢,我怎麼帶你們好好玩?都不花錢購物,我的高額提成從哪來?”言外之意就是,大家得懂事點,得花錢購物,不然他就沒法帶大家好好玩了。
這事兒還沒完!當事女子又爆料了更多內幕。她說自己報的不是低價團,旅遊合同上都寫著呢(4000元),走的是昆大麗版流水線,就是多人拼成一個團一起玩。結果這趟雲南遊成了“購物消費”之旅,每到一個地方就換一個導遊,遊客就得在翡翠和黃龍玉購物店買東西。只要是涉及到玉,就沒有便宜的,一次就得花千八百塊錢。
到了跟團旅遊的最後一站,女子和遊客都沒錢了,錢包都被掏空了,就沒再消費。結果就有了網上傳的那個影片,導遊強制消費甚至威脅遊客。
同樣是大假期間,有一家五口在雲南的旅行中卻遭遇了不愉快的插曲。僅僅因為未購買一枚標價為5萬元的手鐲,他們竟被導遊無情地趕下了大巴車,這一事件迅速激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一個春節下來,該類強制消費的投訴多如牛毛,處理結果我們也可以預見:1、吊銷涉事旅行社執照;2、罰款。
於是,雲南旅行社幾乎被一棒子統統打死,從此雲南再無團隊遊。
除了強制消費,還有不少因擁堵而產生的問題。1月26日,雲南麗江一遊客釋出影片稱,因玉龍雪山景區突降大雪,幾千人被堵在冰川索道乘車點,樓梯口、乘車通道擠滿了人,卻沒有工作人員出面解釋。
遊客:下午3點排隊下山,凌晨1點才返回酒店。
同樣的遊客滯留,在西雙版納,大理等不少景區也持續發生。
此外,不少遊客反映,春節大假期間,大量自駕遊客的到來,給當地的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管麗江古城還是大理古城,停車難、難停車都成了問題。各大酒店停車場爆滿,甚至各大小區臨時停車店也滿位,停車費用漫天喊價,一晚甚至高達數百元。此外,酒店住宿也是坐地起價,從原來的一二百瘋漲至五六百元甚至一千元左右。
眾多的投訴,甚至讓小某書上關於雲南旅遊最熱的帖居然是——雲南旅遊如何維權!更有甚者,出現了所謂的“退費”帖。
可想而知,當下的雲南旅遊,尤其是大假旅遊爛到了什麼程度。這不只是市場爛、口碑爛,更是帶動著整個雲南旅遊市場一起擺爛。好像在說,反正都不缺遊客,你能拿我怎樣?
其實,平心而論,今年春節大假的旅遊投訴比起往年還算是比較少的了,但是雲南旅遊似乎已經進入了怪圈,無論怎樣收費都是宰客,無論怎樣服務都是強制,無論怎樣預警,還是被擠爆、投訴。一刀切的嚴管之下,衍生出的是更多的老鼠屎,擺著大不了抓到就死的心態,幹一票就賺一票,反而連累了不少良心商家。至此,良心商家只有也變成老鼠屎,不然必死在這不正當的競爭環境之下。
這樣的例子不少,一個地方的蘋果好,能賺錢,於是周邊好的壞的蘋果都來充當好蘋果賺錢,於是,好蘋果口碑臭了,就再也沒有好蘋果了。
當然,春節大假體驗感越來越差,原因多元,絕不應該只怪旅遊產業鏈、怪旅遊管理部門,而是應該想想是不是在源頭上——大假促旅遊消費,就扼殺了旅遊本身的意義?
文章《有多少人在假裝旅行》,提到了一種農業文明心態旅行:
炫耀自己去過的國家、城市、景點數量(就像文章開頭例子一樣);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儘可能趕路增加簽到數量,旅行計劃滿的像在跨國送快遞;不注重體驗感,吃住行都對付,但是很重視儘量拍照打卡數量,把旅行拍照當做種地的收成,越多數量越賺。旅行結束後,真心覺得比日常工作還趕還累還枯燥。
很多人在走著這套農業旅遊流程,透過朋友圈、抖音、小紅書刷屏發照,點贊越多,旅行越有價值,他越開心。
你以為旅行的意義是取悅自己,卻把旅途的開心交給了別人去打分,點贊少了,自己就不開心,旅程就沒價值。
讓旅程沒意義的,不是取悅不了自己,是你從來沒用心去體驗過旅途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