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的過程和結果,究竟哪個更重要?
11月22日是國產動畫電影《美人魚的夏天》正式上映的日子。而到今天為止,影片的票房總收入是17.1萬元。
對一部製作週期長達7年的作品來說,這樣的資料顯然不夠理想。但對於《美人魚的夏天》的製作團隊來說,如今的結果倒也不算意外——沒有強大的人脈,也沒有雄厚的資本,這部動畫電影背後的核心創作成員,自始至終只有兩個人。
遊戲玩家們大多熟悉“獨立遊戲”的概念——一兩個創作者耗時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去開發一部不那麼商業化,通常也不那麼成熟的作品,追求一些更加藝術性或者個人化的表達,再上線Steam售賣。這種事在遊戲行業很常見,在國內動畫行業,尤其要論及推上院線去放映,則鮮少得多。
《美人魚的夏天》就是這樣一部“獨立動畫電影”。
1
2017年,獨立動畫人沈曉陽試著將他構思已久的故事,透過動畫電影的形式呈現出來。他幾乎一人包攬了《美人魚的夏天》製作的全流程。
與許多選擇了動畫行業的動畫人一樣,沈曉陽的學生時代也是在動畫的陪伴中度過的,其中《灌籃高手》對他影響尤深,給他埋下了將來想要製作動畫的種子。
沈曉陽在大學讀的是工業設計專業——在那個中國動畫行業迷茫摸索的轉型階段,他報考的那所大學沒有準備專門的動畫專業。沈曉陽只好把自己所有的課餘時間奉獻給動畫設計,為將來進入動畫行業提前做好準備。
畢業之後,沈曉陽的職場履歷幾經輾轉。短短几年間,他接連闖入過遊戲公司、電視臺、影視公司和動畫公司。雖然求職經歷有些混亂,不過做的好歹也都是動畫製作相關的工作。
沈曉陽職場生涯的最後一站是廈門的西基動畫公司。這家成立於1988年的老牌企業實力雄厚,業務通常以外包為主,與迪士尼、華納、皮克斯等眾多國際知名大廠均有合作,對新人而言,這應該會是一次積累經驗的大好機會。
然而事實卻是,回憶起這段工作經歷,沈曉陽用上了“流水線”這樣的形容詞。西基動畫公司的業務分工明確,剛剛入職的沈曉陽只能在崗位上反覆K幀,最佳化角色的動作細節,學不到一部動畫完整的製作流程,也等不來實現夢想的那一天。
在專業的動畫公司待了兩年後,沈曉陽終於選擇正視自己的夢想。他遞交了辭呈,成立了屬於自己的“沙漠舟工作室”,為的是有朝一日能夠親手繪製一部原創動畫。這麼多年過去了,沈曉陽獨立製作的原創動畫即將上映,而西基動畫公司的主營業務依舊是外包代工——想來除了出來單幹,其他追夢機會真不多。
失去了穩定收入的沈曉陽,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以沙漠舟工作室的名義承接國內外各種動畫外包。
這些活兒有時候是3D立體展館的演示,有時候又是工廠產品的宣傳短片——從香港到深圳最後再到廈門,名為外包的皮球被踢來踢去,最後踢到沈曉陽這裡,已經分不清到底是幾手外包了。
沈曉陽幹過很多跟他手頭在做的動畫電影無關的外包工作。專案又多又雜,層層外包過後到手的收入也不是很好看。
好在除去日常開銷,做動畫不會為他們帶來額外的經濟壓力。只要今年接到的外包能夠覆蓋一整年的開支,沈曉陽就會暫時掛上休業的牌子,繼續專注於製作自己的動畫電影——也就是《美人魚的夏天》。
動畫立項後的幾年間,沈曉陽的努力也曾收穫了一些投資人的青睞。只是對於滿腦子只想著做動畫的他來說,走南闖北談投資是比獨立製作動畫更麻煩的事。
沈曉陽起初謝絕了幾乎所有的資金援助,可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是讓他重新考慮起了未來的打算。他開始被迫思考,如果再這麼拖下去,這部片子或許會在無盡的工期中迎來難產的結局。
說白了,《美人魚的夏天》之所以做了7年,就是因為沈曉陽實際上先得靠外包養活自己。
後來沈曉陽還是接受了幾位朋友的幫忙,選擇與過去的自己妥協。他說以前確實是有些擔心投資方會干涉創作自由,不過拒絕接受投資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年少時的怪癖,他想趁著自己年輕,看看一個人能折騰到什麼程度。
今年已經40歲的沈曉陽聊到這裡,也流露出了幾分無奈的神情:“年輕的時候那些思維怪怪的,現在我也有點不能理解當時我的想法。”
隨後我以年輕人的身份,向沈曉陽丟擲了“年輕人是該拼一拼,還是應該穩一穩”的問題。話音剛落,他毫不猶豫地給出了“拼一拼”的回覆,就好像對自己當年做出的決定從未有過半分後悔。
2
2021年,《美人魚的夏天》製作團隊迎來了成員數量的翻倍。這一年,沈曉陽的妻子肖小月加入了進來,主動擔任本片美術總監的同時,還負責了製片、宣發等繁雜事項。
隨著專案的不斷推進,沈曉陽開始以妻子為原型,將他看到的、聽到的與她有關的回憶融入這部電影。用他本人的話來說,這部動畫電影應該算作是“送給妻子的禮物”。
不過肖小月不太喜歡這個說法。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她把話筒搶了過去,發起了牢騷:“我覺得他說這種話很肉麻,你不覺得嗎?他是個又宅又不愛說話的人,就是所謂的悶騷型,這種話我聽著覺得尷尬,而且他居然還可以大大方方地說出來,就更尷尬了……”
電話那頭兩人傳來的歡聲笑語,正是這個家庭的日常寫照。拋開這些幸福的煩惱,兩人似乎都沒有對《美人魚的夏天》的商業前景感到擔憂。在他們看來,這部動畫只是一個起點,是沈曉陽年少時的夢想,也是探索中國獨立動畫市場的一次大膽嘗試。
獨立動畫的製作並非易事。在全身心投入動畫製作的那些日子裡,沈曉陽每天必須要完成的工作量讓他的體能時刻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全年無休已成常態,眼花頭疼手腕痠痛更是家常便飯。
為了畫畫把自己的命給搭上顯然不值當,可沈曉陽還是願意每天堅持花1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繪製動畫。他沒有系統性地學習過一部商業動畫完整的製作流程,遇到不懂的問題只能在網上搜羅各類教程,從零開始細心鑽研每一處細節。
《美人魚的夏天》製作技法略顯雜亂,因為沈曉陽是一邊學習一邊繪製的
和丈夫一樣,肖小月也在動畫電影的製作過程中被迫學會了大量的新知識。從影片的過審取證,再到最後的拷盤宣發,跑通各個環節帶來的成就感固然值得興奮,但手心冒汗惴惴不安的緊張感同樣如影隨形。
沈曉陽想要的效果,是儘可能地呈現出少數幾位動畫創作者能做到的極限。且要在國內過審上院線,比起質量,優先需要滿足的是影片時長。
例如為了能在國內院線上映,在日本作為劇場動畫的《驀然回首》加了近半小時的“幕後傳記”
《美人魚的夏天》最後的成品表現,也難免受各種條件制約,留下了許多無法改寫的遺憾。由於客觀的製作條件,實際上時間拖得越久,也並不能讓影片呈現更好的效果,反倒是可能讓一些表現技法顯得更過時。
夫妻二人也曾想過邀請那些小有名氣的歌手為他們的電影演唱主題曲,可惜對方發過來的報價或多或少還是超出了心理預期。後來為主題曲獻唱的是肖小月,沈曉陽很喜歡妻子的歌聲,奈何那段時間正是她疲於工作累壞了身體的時期。
生了病無法發揮最佳狀態,繼續往後拖又會打亂宣發節奏,“硬著頭皮上”幾乎成了唯一選擇。在《美人魚的夏天》的首映禮上,很多觀眾察覺到了歌聲中的違和感,卻很少有觀眾清楚這首不完美的曲目背後的故事。
與主題曲一同接受批評乃至謾罵的,還有肖小月的配音。
其實早在21年的時候,沈曉陽發過B站動態,提到動畫快要完成了,但還是得先接點外包單子養家餬口,以及給配音籌錢——看來這筆錢最後也還是沒籌夠。
非科班出身的肖小月配出來的效果顯然比不上專業人士,隨即而來的冷嘲熱諷也是一點沒少。有網友覺得她的配音既差勁又出戏,進而轉向“國產動畫完蛋了”的滑坡謬誤,對於這些言論,肖小月至今依舊耿耿於懷。
換個角度來看,像《美人魚的夏天》這樣的獨立動畫電影能夠走進院線登上銀幕,或許才是“國產動畫還沒有完蛋”的證明。肖小月說他們目前的狀態像是小白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探索一條可行的道路,竭盡全力,做到最好,能給在這條道路上同行的動畫人帶來一點參考價值自然是再好不過。
但理想主義者往往也需要直面現實的重壓。過去的7年裡,沈曉陽和肖小月起碼有3到4年是在沒日沒夜的辛苦工作中度過的。走到如今這個節點上,他們兩人早已身心俱疲,全靠硬撐挺到現在。
好在電影終於上映,不論結果如何,兩人至少可以歇上一陣了。
3
國內有志於“獨立動畫電影”的動畫人不止於沈曉陽和肖小月。
去年年底,動畫電影《四季童年》在全國部分省市悄然上映。本片的導演王寧同樣是一人成軍,耗費了5年歲月打造了這部作品。《四季童年》的票房最終定格在了12.5萬元,導演王寧在他的B站個人簡介裡,把“火爆”二字用引號括了起來。
與大家熟知的獨立遊戲不同,現階段國內的獨立動畫尚且未能找到合適的盈利途徑,獨立動畫人的處境自然也好不到哪去。能走進影院固然有以小博大的可能,不過“走進影院”這件事本身,對大多數獨立動畫人來說還是有些超綱了。
沈曉陽告訴我,他會讓自己儘量不去考慮回本與否的事。年輕時種下的名為夢想的種子,在開花結果後能夠與其他成熟的商業競品同臺就已經足夠了不起。沈曉陽沒給自己準備什麼所謂的後路,如果電影砸了,他會繼續接外包專案,過著和之前一樣的生活。
從上映後的結果來看,《美人魚的夏天》可能真的做砸了——拋開票房不論,電影在網路上也受到諸多冷嘲熱諷,大多是覺得這樣的水平“不配上院線圈錢”,將其稱為“動畫版的《逐夢演藝圈》”,類似“什麼黑錢這麼難洗”“七年時間幹什麼不好”的惡言也不在少數。
沈曉陽提起過自己從小就不愛表達自我,與家裡人的溝通也不是特別密切,如今將餘生奉獻給自己的最愛的動畫事業,他的父母卻始終不能理解兒子到底在幹什麼。
然而有些諷刺的是,如今沈曉陽的B站賬號則會收到一些留言,認為沈曉陽之所以能做出這樣一部動畫電影並上映,一定是靠背景、靠爹。
但歸根結底,究竟什麼樣的動畫電影才“有資格”上院線,不夠成熟的獨立動畫,又是否真像許多人說的那樣就該“免費放網上”“為愛發電”,那樣環境下的電影市場又是否真的就會越來越好……沈曉陽和肖小月所說的探索和實驗,或許也正包含著這些問題的解答。
等到與《美人魚的夏天》相關的工作徹底告一段落之後,肖小月準備繼續去鑽研國畫和音樂,她認為動畫畢竟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拓展自己的長處,重新充電和學習,能對未來的動畫創作提供更多幫助。
沈曉陽則說自己大概會拾起7年前暫時放下的《山神記》。當年的他對自己的水平不夠滿意,3D動畫所需的特效和整體質量只能交由更長的時間以及更有經驗的動畫師來打磨。這麼多年過去了,一邊學習一邊成長的沈曉陽想看看能不能補全當年的遺憾。
“追夢”更重要的究竟是過程還是結果,每個人心裡想必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對於沈曉陽和肖小月來說,《美人魚的夏天》並不是這場旅途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