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藍橡樹 (ID: blue_oak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婚姻家庭諮詢師
在這個卷又卷不贏,躺又躺不平的時代,身邊當父母的都在糾結:到底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呢?如果不逼他一把,將來會不會留有遺憾?如果逼他一把,又會不會恨我們逼得太緊?
去年夏天,2018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姚明作為畢業生代表,說了一段這樣的話:
“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是你們的堅持甚至是固執,要求我在17歲踏入CBA職業賽場前做出承諾,一定要在運動員生涯結束後回到學校讀完大學。
如果沒有這個像封印一樣的承諾,在校讀書的幾年中我不止一次想到過終止。而透過這一歷程,我也更加相信學習的過程比結果還要重要。”
姚明的話讓我想起有一位朋友曾經的感慨:“如果當年爸媽逼我學習,逼得更緊一點就好了。”
身邊很多父母都在糾結:到底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呢?如果不逼他一把,將來會不會留有遺憾?如果逼他一把,又會不會恨我們逼得太緊?
北師大心理系副教授王小華認為,人的動機有兩種:自己決定大方向的自主動機,接受別人安排的受控動機。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是主動去卷,還是被逼著卷?
老話“不逼不成才”是對的,但怎麼逼、如何逼才能成才,裡面大有學問。
最近看了俄羅斯動畫《金屬家庭》,給了我不少啟發——引導孩子主動投入到自己選擇的賽道上,但又不只是“培養興趣愛好”這麼簡單。
把自我動機進行細分,你會發現裡面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和能動性。
《金屬家庭》是一部俄羅斯動畫。
故事很溫暖,講述一家四口日常:爸爸格雷姆,媽媽維多利亞、大兒子迪依和小兒子海文。
爸爸格萊姆,學生時代是個非常苦悶的“學霸”。他出生名流,熱愛音樂,但爸爸“望子成龍”的虎爸式教育,讓學音樂成了格雷姆的噩夢。
他練習時犯了一點小錯,爸爸會用戒尺,把他的手臂打得傷痕累累、鮮血直流。
為了緩解壓力,格雷姆用撿來的垃圾偷偷製作城市模型,這是他的精神寄託。
考取著名音樂學院時,他認識了一位朋友,朋友對搖滾樂的熱愛深深吸引了格雷姆,讓他有了第二個精神寄託——搖滾樂。
在朋友的支援下,他逐漸擺脫了古典音樂的束縛,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賽道:組樂隊玩搖滾。
然而,父親不允許格雷姆追求搖滾樂,認為那是“下等人的垃圾”。發現兒子偷偷玩搖滾後,他把格雷姆心愛的城市模型丟進了垃圾桶。
父親逼著格雷姆做出選擇:是選擇上流社會,還是選擇垃圾?
對格雷姆而言,這等於是問他:是選擇被動地卷,還是主動擁抱熱愛?
他選擇了後者,與父親徹底決裂,直到父親去世,兩人都沒有再見過面。
離開原生家庭後,格雷姆全情投入到搖滾樂上,逐漸有了名氣,還被知名樂隊邀請同臺演出;
同時,他與心愛的女孩組建家庭,每天做飯、帶娃、陪伴家人。
離開父親逼他選的賽道後,他在自己的賽道上盡情釋放生命力,完全活出了自己,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父親去世前,不知是出於愧疚,還是想羞辱兒子,把曾經丟進垃圾桶的城市模型作為遺產還給格雷姆。
格雷姆把模型丟進垃圾桶,在腦海中徹底否定父親給他安排的人生:“我不是你,我選擇了家庭”。
孩子出生後,格雷姆努力做一名寬容開明的慈父,支援孩子尋找自己的熱愛。
小兒子海文因為打扮特立獨行,被老師剃禿頭,回家告訴格雷姆後,格雷姆帶上粉色亮片“炸彈”去學校,給欺負海文的老師一點顏色看看;
而大兒子迪依因為偷偷攜帶老鼠上學,被老師發現並請家長後,格雷姆瞭解到兒子確實做錯了,也會非常誠懇地向老師認錯。
回到家後,格雷姆告訴迪依:“你已經長大了,可以有自己的小秘密,只是你要知道,咱們家不允許養任何動物。”
格雷姆會尊重孩子的主動選擇,默默為他們護航;同時樹立底線和規則,讓孩子考慮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這樣選擇。
在他的教育下,兩個兒子都找到了自己的“賽道”——迪依沒有音樂細胞,但頭腦卓越,學習成績出類拔萃;海文頭腦比較笨,但有音樂天賦,玩得一手好吉他。
同時,他們非常有主動性,當自我發展遇到阻礙時,知道該怎麼適應、調整。
迪依曾經想要學會彈吉他,他讓格雷姆教他,格雷姆說:“你要知道,你是沒有音樂天賦的。”
迪依說:“我知道,我只是想要學會彈一兩首歌而已,沒想到會這麼難。”
格雷姆擔心自己的話傷到迪依,道歉說:“很抱歉,別生我的氣。”
迪依說:“我沒有在生你的氣,我是在生我自己的氣。”
迪依知道追求音樂對自己來說並不合適,他對自己是這樣一個人感到懊惱,但也很快接受了事實。
“為什麼要在不適合自己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精力呢?我就做我擅長的事情就好了。”
海文知道自己不擅長讀書,但並不討厭讀書,會積極參加學校考試、主動去同學家做作業。
一個具備主動性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會很投入。
從格雷姆到兩個兒子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尊重孩子自己選擇的賽道,可以讓孩子的人生方向從“被動地卷”發展成“主動地卷”。
而格雷姆之所以能有這種轉變,除了寬容開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自主動機。
這是個內卷的時代,捲成績,卷才藝,卷身高,卷資產……
內卷的根源在哪裡?北師大心理學部副教授王小華認為是:成功標準單一。
比如考第一名,進好大學,年入百萬……所有人都在同一個賽道上過度競爭,導致所有人被迫付出超常努力。
但努力並不能帶來額外收穫,如同那句話“拼命奔跑,只是為了留在原地”。
被動地卷會累,躺了又愧疚,只能躺一下、被動地卷一下,週而復始機械重複。於是有了“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贏”。
王小華認為,解決這種困境的方法是“關注自我動機”,自主動機對人的整個發展是有好處的,能提高效率和產出。
就像迪依只在該學習的時候學習,空閒時間,他也會聽音樂、玩手機、追女孩,可他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而受控動機從長期來講,一定會對人產生很大的消耗、枯竭。
比如,格雷姆被父親逼著學古典音樂,本來很喜歡音樂,後來恨透了音樂,離開父親後再也沒有碰過古典樂。
現實中,很多人的痛苦在於“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贏”,根源也是沒有自主動機。
一個有自主動機的孩子,能在自己選擇的賽道上“主動地卷”,一邊卷一邊發展自己、始終有用不完的勁兒。
而一個孩子能“主動地卷”,首先是想清楚了:我為什麼要卷?
就像王小華說的——
升職加薪只是結果,整個過程我們更要想清楚:我的優勢是什麼?我的價值是什麼?我想要為團隊、社會和外界做些什麼?
如果不知道答案,可以引導孩子詢問主動性比較強的年長者,問一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聽一聽他們的人生經歷,吸取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答案。
要是身邊沒有合適的人,也可以吸收一些系統課程和專業書籍。
這一點最好由父母來做,因為父母只有站在更高的思維層面上回應孩子,才能把孩子拉到更高的思維層面,不然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只能一直在較低層面徘徊。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這本書寫道:父母不要冒然干涉、控制孩子,而是等孩子有所需求時,關注自己給出了怎樣的反饋。
比如,允許孩子大量試錯,嘗試任何感興趣的事物,當孩子開始思考到底哪個是自己最該發展的方向時,再告訴孩子:
“你可以看看自己做哪個最投入,最願意下苦功去學習,你的性格做哪個比較順利,能得到比較多的支援,這些都考慮清楚,再判斷自己適合什麼。”
引導孩子進行多元思考,幫孩子塑造了成長習慣,也培養了主動性。
如果父母觀察發現,孩子做什麼都不感興趣,一定不是孩子真的沒有興趣,而是因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感覺不到快樂。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有一個觀點:孩子一做事就煩、感覺不到快樂,常常是因為目標沒有設定好、沒有溝通好或者沒有跟進。
所以父母跟孩子溝通發展方向時,要注意三個要點:
第一,讓孩子感覺目標是“我選的”。而不是硬塞一個目標給孩子,然後告訴他“這是你自己選的”;
第二,鼓勵孩子跟父母溝通完成目標的方式。哪怕要反駁、否定父母,也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主見;
第三,協助孩子,把目標的難易度調整到努把力就能完成。而不是很費力才能完成,這樣孩子才有勝任感、滿足感。
父母不斷自我成長、克服焦慮情緒,把自己的思維層面往上提,孩子才能跟著成長起來,進而想清楚“我為什麼要卷”。
內心有答案的孩子,無論是躺還是卷,最起碼不會感到苦悶,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自己選的。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選擇,但自己當下選擇的事,一定是出於真的熱愛才會去做,這樣的孩子不太容易被幹擾和誘惑。
而擁有這種心態的孩子,能夠全面發展自己,主動性讓他變得獨特,同時依然可以投入做好其他該做的事,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的一切,都不是透過“卷”獲得的,而是透過主動擁抱熱愛獲得的,這樣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教授威廉·戴蒙說過:只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才能釋放巨大的能量、創造力和深度的滿足感。
如何給予孩子個體生命成長所需的營養,讓孩子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建起立自己獨立的思維判斷體系,具備應對困難、挫折的能力,妥善處理好成長中的喜怒哀樂,獲得幸福感,找到價值感,是比無數個“第一名”還重要的事情。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