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權轉載自精英說(ID:elitestalk)
當今時代,育兒焦慮已經成為世界圍內普遍話題。
圍繞著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國家的原則和理念都大不相同,也由此衍生出迥然相異的教育模式。
那麼,怎樣才是最好的教育?誰才是最會學習的人?以及什麼樣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迎接未來?
帶著這些疑問,精英說編輯部整理了15部高分經典教育紀錄片,讓您足不出戶,去探索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的人如何學習,為什麼學習,以怎樣的方式學習,在相同和不同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創新教育。
01
英國
探訪國家:英國
紀錄片名稱:《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圖片來源自豆瓣
推薦引言:
不知從何時開始,教育界一條涇渭分明的“規矩”已然成型——
有錢人會絞盡腦汁把孩子送進又好又貴的私校,讓孩子在接受精英教育之後,繼續成為同一階層乃至更高階層的精英;而工薪家庭,唯有讓孩子就近入讀公立學校,至於下一代的未來會怎樣,聽天由命。
在英國,情況也大體相似。
當兩組分別就讀於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孩子,與對方進行為期一週的交換,透過學生們的視角,我們能夠看到這兩類學校之間到底孰優孰劣,有什麼不同。
圖片擷取自BBC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
02
芬蘭、波蘭、西班牙
探訪國家:芬蘭、波蘭、西班牙
紀錄片名稱:《國際交換生(Class Swap)》
圖片來源自Bilibili
推薦引言:
面對亞洲學子近幾年的異軍突起,只有芬蘭身經百戰而屹立不倒,波蘭逆流直上而進步神速,其他的,類似於愛爾蘭、西班牙之流,基本是半斤八兩…
為此,愛爾蘭特意設計了一個歐洲本洲大型國際交換生的專案,並且全程記錄跟拍。三組愛爾蘭師生分別被送到了西班牙、波蘭與芬蘭,以親身經歷揭開了歐洲人內部的“教育鄙視鏈”。
擁有著傲人高等教育的歐洲各國,在面向十幾歲孩子的基礎教育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透過交換生的眼睛,他們又能從鄰國的佼佼者身上,獲得哪些教育啟示呢?
圖片擷取自紀錄片《國際交換生》
03
印度、中國、法國、德國
探訪國家:印度、中國、法國、德國
紀錄片名稱:《印中法德的高考》
截圖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推薦引言:
談起“高考”,記憶很快就能回到那個炎熱的夏天,空氣裡充斥著迷茫、虛無、期待、雄心……
即使多年過去,這場考試所帶來的影響卻可以一直縈繞:有人不斷懷念它,也有人竭力逃脫它,但無論哪種人,都會時常回頭去凝視那個當下。
在此之前,大多數人的人生很少有如此關鍵的72個小時,可以這麼大程度地影響你以後的際遇。
但與此同時,在世界其他國家的各個角落,“高考”所包含的意義,可能遠比我們想象中更為複雜。
截圖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04
中國臺灣
探訪地區:中國臺灣
紀錄片名稱:《宅·私塾》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宅·私塾》
推薦引言:
在這個新時代,學校教育的合理性和普適性遭到越來越多人的質疑。許多家長由於各種原因,選擇“逃離”學校教育,把孩子帶回家自己親自教。
早在2013年,中國臺灣就拍攝了一部名叫《宅·私塾》的紀錄片,將鏡頭對準3個家庭,這些家庭的父母們由於不滿臺灣體制內教育,而選擇在家“開私塾”。
然而,自學教育究竟是好是壞?人云亦云...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宅·私塾》
05
中國香港
探訪地區:中國香港
紀錄片名稱:《子非魚》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子非魚》
推薦引言:
香港,一個遍地繁華的都市,據2018年度胡潤財富報告,香港作為高淨值人群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億萬富豪數量高達21100,差不多每350人當中,就有一個身價過億。
然而,在紙醉金迷的錦繡繁盛之下,同樣有人正為一口飽飯、一張可供休憩的床而苦苦掙扎著。其中,並不乏天真稚嫩的面孔,他們,就是生活在香港最底層的“窮孩子”。
對於他們來說,所有人都秉持的那份希望——“教育改變命運”,真如口號中那般輕易嗎?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子非魚》
06
中國香港
探訪地區:中國香港
紀錄片名稱:《沒有起跑線?》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沒有起跑線?》
推薦引言:
隨著一線城市名校入學競爭的白熱化,引發了全社會、尤其是生育年齡群體的集體焦慮。越來越多的年輕的家長早早信奉起“不要輸在起跑線”,讓孩童間的“軍備競爭”不斷提前。
就在內地家長們為下一代的比拼而憂心忡忡時,殊不知,在祖國東南隅的香港特區,也有一群被壓力裹挾著前進的家長與孩子,相比之下,內地父母的焦慮與糾結,也許還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沒有起跑線?》
07
新加坡、芬蘭
探訪國家:新加坡、芬蘭
紀錄片名稱:《未來學校》
紀錄片《未來學校》
推薦引言:
如果僅考慮PISA成績,芬蘭也好新加坡也罷,都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新加坡能輕而易舉地奪冠;而芬蘭也很少跌出過前幾名,更是歐美地區的“老大哥”。
有意思的是,分別作為東西方教育模式的極致體現,新加坡與芬蘭卻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一個緊一個松,一個嚴肅一個自由,一個應試教育一個素質教育。
但這兩種“相剋”的模式,卻偏偏催生出了不相上下的好結果。這也讓人難免迷茫:這到底咋回事?所以到底哪種路徑才更優秀?
圖片來源自網路
08
新加坡
探訪國家:新加坡
紀錄片名稱:《無聲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讀》
圖片擷取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推薦引言:
新加坡,一個狹小的島國,面積只有美國洛杉磯的一半,自然資源匱乏,卻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強國。
在如此光芒耀眼的學習成績背後,這個國家卻迎來了50多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教育變革!
這次改革的核心,是取消將不同成績的學生放置進不同的“快慢班”的分流機制,學生可享受統一的學制,還可與高於或低於自身水平的同學一起上課。
這聽起來似乎是好事,這不就是想要“促進教育公平化”嗎?但也未免讓人疑惑,在許多國家,教育資源的公平與均衡早已被視作重要的奮鬥目標,怎麼到現在,領跑全球的新加坡才剛剛開始進行此方面的變革?
圖片來源於央視紀錄片《無聲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讀》
09
日本
探訪國家:日本
紀錄片名稱:《自立的日本孩子》
圖片來源於SBS紀錄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推薦引言: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娃剛上小學,學校離家不算近,每天需要乘公交、倒地鐵,你能放心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讓孩子一個人走完這段路嗎?
恐怕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回答,都是“不願意”。
可就在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讓年紀小小的孩子獨自上學、放學卻成了一種“約定俗成”。大人們放心地給孩子們獨立通勤的機會,甚至在懵懂的孩子還未意識到這樣做的意義之時,就已有些“被迫”地被大人們推出了舒適區,硬著頭皮也要“自立”。
圖片來源於SBS紀錄片《自立的日本孩子》
10
美國
探訪國家:美國
紀錄片名稱:《等待超人》
《等待超人》紀錄片海報
推薦引言:
總統家的孩子上什麼學校?為什麼選擇這所學校?這可能一直是美國民眾關切的問題。
不過,無論是肯尼迪、克林頓,還是奧巴馬、希拉里、特朗普,在給孩子擇校這方面都出奇地一致,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又貴又好的私立。
如果向前回溯一個世紀,你會驚奇地發現:多年來,僅有一位總統將孩子送進了公立學校。
就在無數總統都在振振有詞地強調公立教育價值的同時,私底下卻心照不宣地把子女送入私立學校。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圖片擷取自《等待超人》紀錄片
11
中國、芬蘭
探訪國家:中國、芬蘭
紀錄片名稱:《上海, 香港, 芬蘭的學生生活對比》
圖片來源於三地教育對比紀錄片
推薦引言:
一個是上海學生,在2009年與2012年連續兩屆PISA測試中,均奪得所有科目的冠軍。
另一個“競爭者”是芬蘭,這個僅有500多萬人口的北歐小國,卻在PISA測試中連年傲視西方“群雄”,成為歐美國家中表現最好的那個。
對於堅信本地學生已在學習上付出100%努力的香港教育家來說,這個結果是讓人好奇的。
芬蘭和上海的同齡孩子們,每天都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教育模式,讓他們能夠從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這背後又有哪些啟示?
圖片來源於三地教育對比紀錄片
12
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國
探訪國家: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
紀錄片名稱:《他鄉的童年》
六集系列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上線不到一週,豆瓣評分9.1
推薦引言: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年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周軼君,化身教育方式的探索者,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五個國家,關注“他國”教育中一個個頗具誘惑力的個體感受,希望以此解答自己的困惑和焦慮。
沒有競爭的芬蘭教育,怎樣告訴孩子什麼是成功或失敗?
貧富差距極大的印度,怎樣用網路教育彌合孩子之間的差距?
集體意識濃厚的日本怎樣讓孩子理解個人和團隊的平衡?
原來教育可以如此不同!
13
美國、印度、中國
探訪國家:美國、印度、中國
紀錄片名稱:《兩百萬分鐘:一次跨國考察》
紀錄片《兩百萬分鐘:一次跨國考察》
推薦引言:
美國曾拍過一部紀錄片,將目光投向了不同國度的中學生,同樣是剖析各國在學習生活和教育理念上的差異。可惜的是,在這場跨國大比拼中,中國學生並沒有勝出。
在高中時段,同齡的印度孩子、中國孩子將如何分配時間?他們對未來有何規劃和想象?最後又是否能夠如願?這部看似輕鬆詼諧的紀錄片,卻揭開了頗為殘酷的真相。
紀錄片《兩百萬分鐘:一次跨國考察》
14
韓國
探訪國家:韓國
紀錄片名稱:《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圖片擷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推薦引言:
韓國號稱全球中學教育最殘酷、壓力最大的地區之一,它在PISA(國際學生評估測試)中的表現,也是一貫地優異。
當三位英國學生來到韓國“留學”三天,體驗到真正的亞洲教育。在震驚與崩潰之後,有關於東西方教育的反思,也在比較中日漸清晰。
圖片擷取自BBC紀錄片《學校互換:韓式教育》
15
韓國
探訪國家:韓國
紀錄片名稱:《差生3》
紀錄片《差生》
推薦引言:
金字塔尖的“別人家孩子”畢竟是少數,當人們踮起腳尖仰望這些耀眼新星,卻少有人關注那些依然在努力奔跑的“差生”。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升學率成為套在學校頭上的緊箍咒,為了完成KPI學生被分為“三六九”等,“火箭班、平行班、慢班”成為了區分學生成績好壞的“標籤”。
人們不禁發問:在父母普遍期望偏高、沉重學業負擔的高壓下,資質平平、不受重視的差生就真會輸在終點,被所有人遺棄嗎?
紀錄片《差生》
線上觀影連結都幫大家整理好了,有需要的家長,可以加一下Dora媽微信:momdora9,或者掃下面新增。(有她微信的,就不用重複添加了)
〖歡迎轉發、留言〗
版權歸精英說所有,精英說是全球精英、海歸和留學生的聚集地。我們傳遞全球資訊、探討文化百態、創新社交模式、發現獨立思想。這裡有溫度也有態度,歡迎氣味相投的你關注精英說(ID:elite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