蟶子,是我們常吃的小海鮮之一,在我國南北沿海地區均有出產,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好吃的中國人,許久之前就發現了這一肥美無比的海味。
宋朝嘉定年間,《風土誌》中曾記載:“……以漁為業。遠則涉海,捕大魚;近則採蟶、蛤、蠣、螺之屬,以自贍給。”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在海邊的人們,遠則出海捕魚,近則在家門口的灘塗之中挖掘各式小海鮮。
要問哪裡的蟶子最好吃,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應該有發言權。
他曾在社交平臺直言:這個星球上最好吃的蟶子,叫長街蟶子。
長街,是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的一座小鎮,位於東海之濱的三門灣畔,不僅水系資源豐富,長街鎮28公里的海岸線也為它帶來了面積17.6萬畝的淺海灘塗。
平靜的港灣,潮流通暢,灘塗以泥沙為主,常年有淡水注入,是蟶子喜歡棲息的地帶。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在這裡長大的蟶子肉嫩而肥、色白味鮮,個頭都比手指粗,乃蟶子界的佼佼者,有“西施舌”的美稱。清代《寧海縣誌》早有記載:“蟶、蚌屬,以田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目前,長街鎮蟶子養殖面積達2.5萬畝,2022年產量超過了610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2.96億元。
在長街鎮,從事蟶子養殖、捕挖、販銷的村民超過7000人,可以說每10個長街鎮人中就有1個人的收入與蟶子有關。
對於長街鎮的蟶農來說,一整年都是忙碌的日子。每年2月~4月投放蟶苗,到了冬至時節,就可以收穫了,一直持續到來年夏初。
每年春節前後,蟶子長到了商品規格,可以上市了,長街鎮還會舉行蟶子開挖儀式。
乍暖還寒的季節,人們下到冰冷的灘塗中,挖開兩尺多厚的淤泥,尋找它們的身影。
蟶子向來喜歡挖穴生存,穿梭在褐色的泥中,只剩頭頂的兩隻水管在外蠕動,也暴露了自己的行蹤。即便這樣,要挖出藏於淤泥之中的蟶子,需要十分足夠的耐心和耐力。蟶子外殼薄脆,挖蟶子時,一旦碰碎外殼,也就破了賣相,是萬萬不可的,基本不用機械,全靠人工勞動。
在長街鎮,蟶農很多,挖蟶工也是相當熱門的職業。他們一般都是鎮上年紀稍大的村民,在蟶子採收的這幾個月內,他們憑著自己的辛勤勞作,平均每個月大約可以賺到1萬元。
在他們眼裡,蟶子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來。一隻蟶子,殼被裡面的肉充盈得合不攏,那必定是肥美的。尤其是哪些殼子邊緣呈黃色,肉質奶白,吃起來味道肯定好。
為了讓長街蟶子更鮮美,蟶農們也是下足了功夫。在養殖塘裡先種下藻類,給蟶子們提供天然食料;養蟶子的同時,還要養小白蝦、梭子蟹,然後將它們弄碎,謂之“蟹料”,撒入蟶田。
光是想一想,吃蝦和螃蟹長大的蟶子,那味道得多鮮美。
如此食材,只需最簡單的烹飪方式——鹽水煮,便能讓人大呼滿足。
陳曉卿更是留下品嚐蟶子的“名句”:先吮一口,汁液鮮甜,再開殼啖肉,下嚥時候,一定要仰頭看天,以免淚水落下。
當然,在“蟶子之鄉”,對於如何將蟶子的味道發揮到極致,長街鎮人有自己的方式。“蟶子十八式”便是出自這裡,蒸、炸、煎、烤、煮、湯,甚至生醃,樣樣都有,滿足你對蟶子的所有幻想。
尤其是“倒插蟶”令人耳目一新。
取一隻小竹筒,或者燉湯的小盅,將蟶子整整齊齊倒立著放入,撒入少許薑絲,有些人家還會澆上雪菜汁,入鍋蒸10分鐘左右便好。飽滿的蟶子擠在竹筒中,完好無損,所有的鮮美都得以保留,吃上一個便知道鮮掉眉毛是什麼滋味。
每年清明前後,是一年中蟶子最肥美的時節,彼時的長街鎮,也會迎來一年中最為熱鬧的光景。文人饕客,紛紛從全國各地奔赴長街鎮,只為這一期一會的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