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219
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與心理健康中心每年診治自閉症患者大約8000人次,是全國接診數量最多的科室之一。
中心主任楊斌讓醫生工作30年,專職從事自閉症診治工作已經17年,從這些第一手的經驗中他發現,自閉症就診人數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甚至包括低至6、7月齡的嬰幼兒,而預後越來越好。
這些早期診斷且早期干預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有比較理想的康復效果, 尤其是有明顯能力改善的孩子,可以和普通兒童一樣融入幼兒園、小學、中學。
遺憾的是,也有很小部分孩子干預4、5年,依然沒有大的變化,這是為什麼?
大米和小米整理了自閉症 家長最關心的21個問題,詳見楊 斌讓 教授的回覆。
人物介紹:楊斌讓,主任醫師/教授,心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培養導師,美國愛荷華大學訪問學者。
就診年齡越來越小
Q:你在自閉症領域執業多少年?
A:2002年在中山大學讀研究生時,開始接觸自閉症群體,2007年在兒童醫院開始從事自閉症診治工作,差不多17年了。
Q:大概接觸過多少疑似或者確診的自閉症患者?
A:準確資料沒有統計過,2007年剛來門診時,一年大概不到100人次,從2012年開始,就診人數逐漸增加,目前個人一年接診(含複診)大約700~800人次,整個科室約8000人次。
Q:2012年就診的人數慢慢變多,是什麼原因呢?
A:公眾意識提高,家長會更加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態,能早期發現異常狀況;對輕型和不典型自閉症識別也越來越高。
Q:就診人群會有變化嗎?
A:某些教育水平高的人群,對孩子的發育狀態會更加關注。還有一些特殊群體如學者或從事IT研究人群中,高功能或阿斯伯格綜合徵,相對多一些。
Q:他們來就診的時候,年齡和能力情況怎麼樣呢?
A:2歲左右就診的最多。
現在,隨著媒體、社會對自閉症報道越來越多,就診年齡也越來越小。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幾個6、7月齡來就診的孩子,家長覺得孩子不理人、情感表情互動,擔心是自閉症(隨訪至2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
還有一些是讀小學後就診的,這些孩子的症狀較輕,功能較高,他們在幼兒園和家裡能簡單溝通和交往,上小學後和同學衝突變多,又不知道怎麼處理,社交方面的缺陷就會突顯出來。
整體來看,輕度症狀的就診越來越多,能力非常差的重度患者在減少。
Q:重度的診斷很少,是什麼原因?
A:一個是本身比例在這個人群中不太高,另外一個原因重度患者更容易識別,就診後很容易被確診,家長在診斷後,不會再來我們醫院。
輕度、非典型的比較難診斷,不太好把握,家長持懷疑態度比較多,會再次去上級醫院就診。
干預明顯有改善的患者比例較高
Q:這些孩子預後怎麼樣?有多大比例能夠接近普通的孩子?
A:(預後情況)和他們本身的症狀和干預情況有很大關係。能力差,且伴隨有嚴重情緒行為的、進步慢一些;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較好的、干預早的預後好。
整體來看,預後分化明顯。
有一小部分改善並不理想;完全和普通人一樣的也不會很多;有改善或改善明顯的人數最多。
這部分孩子大多能適應日常生活、上學,能和同齡人、家人進行日常的社交溝通,但情感互動、深入交流、建立關係方面會有難度。比如有些上學的孩子容易和同學發生衝突;有些孩子很難自主交往到關係親密的朋友,更多時候是家人有意識地幫他們找一個同伴。
總體來說,年齡越小、症狀越嚴重,代表患者生物學方面的缺陷越嚴重,雖然干預起來比較困難,但越早干預、大腦的可塑性也會更大,他們的進步和改善才會更全面。
Q:這些有改善的孩子,他們接受了什麼樣的治療?
A:他們進行了系統的教育性干預。程度嚴重的,我們會推薦以ABA、結構化教育為干預手段,整合社交課程、語言、認知等內容;輕症、功能較好患者,以訓練社交能力為主。往往採用丹佛模式、人際關係干預、地板時光、社交思維等技術。總體來說,結合自然和家庭情景,採用綜合性干預治療。
Q:怎麼判斷干預效果呢?
A:和其他疾病的評判原則一樣,根據患者本身的症狀緩解程度和社會功能改善情況,症狀還是參照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
Q:你接診過恢復得最好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A:幾年前的一位患者,幼兒園時被診斷為阿斯伯格綜合徵。他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沒有交流,和家裡人也沒有互動。
孩子診斷後,全家人立刻行動了起來,醫院干預、居家干預,他們非常努力,一直在學習專業知識,我們也提供了一些輔助指導。兩年前,我們瞭解到孩子已經讀初中,各門功課都很優秀,也能融入班級裡,還交往了一些好朋友。
之後沒有再來門診,意味著他的情況比較好,現在應該上高中了。
Q:印象中覺得最可惜的例子是什麼樣的?
A: 有一個8、9歲的孩子,開始症狀比較嚴重,基本沒有社交交流,好動、很容易發脾氣,動手打人。家長一直很難接受現狀,也不想讓孩子脫離校園環境,一旦孩子有進步就停掉干預,讓他去讀幼兒園、上小學,過段時間問題嚴重了又跑過來干預,這個孩子斷斷續續在機構、醫院干預了四五年,能力改善不大。
Q:進步不大是因為?
A:一方面和生物學缺陷有關係,症狀越嚴重,代表生物學缺陷越明顯,另一方面是缺乏系統性干預。
臨床上也有因為家長觀念而延誤病情的。兩年前有一個典型的自閉症孩子,2歲多還沒有溝通性語言,干預3個月後,孩子慢慢有了有意識的溝通語言,而家長卻認為是孩子發育的結果,干預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能力發展,便放棄干預,後來到孩子5、6歲時變化不大。
國外有學者研究發現,早期父母親的情感互動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展,自閉症有遺傳易感性,很多自閉症孩子家長也可能有一些自閉症特質,這些特質可能會影響家長對自閉症孩子的互動和養育方式。
上述案例中的家長如果能改變心態,儘快幫助孩子,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自閉症預後越來越好
Q:你執業這些年,看到的自閉症孩子,從病情、預後等等情況是否有什麼樣的變化?
A:從我接診的經驗看,病情症狀方面變化不太明顯。預後我認為是越來越好,普遍認為,自閉症是6歲以下兒童精神疾病致殘率最高的,但隨著醫學的發展,診斷和干預水平的提高,原來沒有機會治療或治療效果不好的,在科學干預手段的幫助下,也能有很好改善。
Q:我們國家在自閉症診療方面有哪些進步?
A:大環境的變化,老百姓對自閉症越來越認識和寬容,包括到門診看診的,沒有聽說過自閉症的人非常少,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看診醫生、專業人員隊伍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基層醫院、社群醫院慢慢也發展起來了。
干預水平也在不斷進步,臨床診斷方面國內和國外的差別不太大,評估和干預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Q:差距在哪些方面?
A:一是評估所用的工具比較缺乏,目前我們使用的評估工具如ADOS等,基本上都是從國外引進,國外還有很多針對兒童認知、語言等系列評估量表。
二是自閉症的臨床研究很少,尤其是長期隨訪研究,比如說針對自閉症的高危因素,如早產兒、出生有高危因素的等。
如果能從患者出生開始追蹤,一直到他未來上學、就業等,對國內自閉症群體的診療情況和預後會有更多瞭解。
我們醫院也有這樣的計劃,不過現在只是構想,落實還需要很長一段路。
早期診斷更能引起家長重視
Q:有些家長問診是為了確認孩子是不是自閉症?或者想看孩子干預了一段時間,有沒有階段性的提升,家長找一個確定的答案有意義嗎?
A:診斷能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發育現狀,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還有疾病診斷可能與醫保支付、政府補助有關,這非常重要。尤其是小齡、非典型的自閉症孩子,有些醫生診斷比較保守,可能會和家長說“可疑、傾向”,有些家長就不會重視,可能不去幹預,耽誤了孩子。
Q:自閉症越早開始干預效果越好,早篩早診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年齡越小,診斷越困難,這方面你們同事有什麼經驗嗎?如何提高效率,減少漏診或誤診?
A:目前,自閉症早期診斷的可靠性比較高。
2019年,國際兒童健康領域頂級雜誌《JAMA Pediatrics》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調查了1269名自閉症幼兒,初次診斷的平均年齡為17.6個月,最後一次診斷的平均年齡為36.2個月,整體的診斷穩定性為84%,而14個月和16個月的診斷穩定性分別增加到79%和83%。
臨床上,症狀嚴重的,哪怕一歲多也不難診斷。症狀輕、功能比較好,但患者又有一些社交缺陷,這類非典型自閉症診斷比較困難。
我們有幾個經驗:
1.從家裡收集患者整個發育過程的症狀變化;
2.從學校收集,讓老師提供孩子在學校期間的表現,自然社交情境中的表現等。
3.採用臨床觀察、ADI-R、ADOS進行評定,這種評估相對準確性更高;
4.先干預,追蹤三個月或半年再就診、診斷。
Q:哪些患者需要追蹤?
A:實際上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追蹤,一些診斷不明確的患者更需要加強追蹤。
此前我們接診過一個孩子,評估時符合自閉症診斷,比如對評估師的互動絲毫沒有反應。不過,據家長介紹,孩子與家人可以正常互動,也不怕陌生人,但到醫院就不理人,初診無法確定是環境變化或其他原因所致,我們建議家長先干預3個月再追蹤。
2020年初,我們還接診過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家長反饋說孩子有段時間被送回了老家,和爸爸媽媽分開了一段時間,回來後能力明顯退化,叫名字不理、沒有眼神對視、情感淡漠,後來考慮可能為自閉症中退化的一種,但也需要排除 反應性依戀障礙 。
反應性依戀障礙,指的是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互動依戀模式出現異常。
原理類似於國外的靜止臉實驗( 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當媽媽積極關心孩子時,孩子會愉快地回應媽媽;當媽媽冷漠看向孩子時,孩子會表現出焦慮、害怕等,長此以往,可能對外界不太有反應 )。
比如,孩子被忽視、和父母分開,對他們而言這可能是一種心理創傷,受過心理創傷的孩子,尤其是持續時間越久,從大腦發育、身體發育、社會性發展等各個方面越容易落後於正常兒童。
但這些並非原發性的大腦發育缺陷,只是缺乏早期情感互動的刺激導致,這需要透過家庭的更多努力幫助他們彌補回來。
自閉症干預最重要的角色是家長
Q:居家干預非常重要,但是家長往往面臨時間、精力、耐心、知識積累都不足的難題,所以需要給家長提供必要的支援,這方面有什麼經驗?
A:最關鍵是家長意識的轉變,孩子確診後,家長的心態可能會經歷以下階段:
第一是否認,覺得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第二是悲觀絕望,覺得得了自閉症,孩子一生就沒有了希望;
第三是慢慢開始接受,開始尋求干預;
第四是干預時間一長,家長變得鬆懈,有些家長干預1~2年慢慢適應了孩子的狀態,便沒有那麼積極和重視。
自閉症干預中最重要的角色無疑是家長,一些家長將自閉症看作普通疾病,將所有希望都寄託給醫院和機構,這是不對的。
還有些家長缺乏耐心,干預一兩年看到進步緩慢,慢慢就沒有信心了。系統化的干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貴在堅持。
其次就是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自閉症領域的專業資源有很多,家長也需要學習。
Q:剛才提到的專業資源,可以給家長推薦一些嗎?
A:國外網站如autismspeaks,CDC關於自閉症的欄目等,專業書籍如《嬰幼兒孤獨症早期丹佛模式》、《地板時光》、《社交故事新編》等;科普類文章如國內外一些不錯的醫院、機構的網站,比如我們醫院公眾號、大米和小米公眾號等。
Q:全社會對自閉症兒童的早期診斷與康復重視程度已經比較高,但這些孩子長大後如何獨立生活和融入社會仍是難題,你覺得這方面還需要做些什麼?
A: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倡導、建立相關制度和法規,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專業人士提供專業技術方面的支援和服務,包括特殊學校、特殊崗位、職業培訓方面等。對自閉症孩子來說,支援性的工作或友善的環境特別重要,目前的支援特別少,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整理丨眉沙
編輯丨若水
圖片 | 包圖網正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