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媽媽,點選關注我
收到一位讀者的私信:
今天孩子突然問我,咱家有錢嗎?我還以為他是想買玩具了,原來他是聽見班裡的同學說自己的爸媽特別能掙錢,想比較一下。其實我們家條件尚可,但是怕如實和孩子說,他會產生攀比心理,該不該對孩子隱瞞真實情況呢?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少年說》裡的男孩楊禹奇。
他說,媽媽總是把“家裡特別窮”掛在嘴邊。
小時候,他穿的是親戚家孩子淘汰的衣服,玩具更是少的可憐。要是父母給自己買點什麼,就會擔心第二天沒錢吃飯。
所以,他一直活得提心吊膽,非常自卑。
後來,他無意間發現,這是個謊言。
家裡非但不窮,還有個公司。原來,一家三口,只有他過得窮酸。
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初衷。
她或許只是想教會兒子,花錢不能大手大腳,要懂得節制節約。
但我並不贊同這樣的做法,原因很簡單:
雖然,孩子知道了自己家境富裕,無需再為錢發愁。但父母刻意哭窮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卻是難以磨滅的。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父母要不要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
席瑞心酸的故事,讓許多觀眾選手抹了淚。
“我從小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家裡沒錢,媽媽一個人養你不容易。
跟大人逛超市總是不敢抬頭,因為害怕看到自己喜歡的零食。
這種不富裕已經變成了我的習慣。
今天我到一個消費場所,還是會感到害怕,只要病得不嚴重,就不敢去醫院,面對別人的好,我的第一反應不是欣慰,而是我不配。”
很心疼,也感同身受。
生活不易,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物質條件的匱乏,而是骨子裡難以剔除的窘迫感在作祟。
如果孩子的內心,總是充滿對父母的虧欠,他們會不敢享受快樂,也無法把握住幸福。
哭窮像是詛咒,會剝奪孩子自尊自愛的能力。
就像席瑞所說的,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很難讓孩子更努力,只會讓他更沒底氣。
當然,我也理解。錢難掙,父母疲於奔波,難免向孩子抱怨兩句。
但卻沒有覺察到,這種抱怨,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把自身的焦慮,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充滿了擔憂、恐懼、患得患失。
而且,哭窮帶來的後遺症,遠不止此。
《脫口秀大會》,梁海源調侃母親,說她每次花錢都能花出心痛的感覺,常常教育他,不要亂花錢。
有一次,他問媽媽,到底什麼是亂花錢。
媽媽回答,只要花錢就是亂花錢。
小時候,他連一根雪糕都不敢要。總覺得一根雪糕錢就足以讓家庭破產。
長期壓抑自己的合理訴求,也必將遭到它的反噬。
長大後,他開始報復性消費。
“掙錢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胡亂花錢,拼命花錢。”
真正慾壑難填的是成年人的心理黑洞。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童年的報復性補償”。
意思就是,小時候被暫時抑制的慾望,不會消失,反而會在成年後捲土重來,發起讓人無法抵擋的攻勢。
更為嚴重的後果是,有的孩子在這種“哭窮式”教育下一步步走向了不歸路。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
高中男孩靳前觀,家境優渥,爸爸是主刀醫生,媽媽是外企高管。
但父母堅持窮養,不但經常跟兒子說家裡沒錢,還嚴格管控零花錢,計劃外的花銷,一律不允許。
結果,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幹起了“偷雞貓狗”的事。小到一塊兒橡皮,大到金錢、蘋果手機......
直到媽媽接到派出所電話,看見兒子如今的模樣,才恍然大悟,後悔不已。
哭窮,不僅會窮了孩子的心,還有他的自我價值感。
想讓孩子懂得節儉,愛與感恩,這些都無可厚非。
但是,一定要以“哭窮”為前提嗎?
恐怕,並非如此吧。
顯而易見,父母哭窮並不可取。
那誇大經濟條件,對孩子有求必應呢?
這其實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哭窮是給孩子製造虧欠感,而誇大是向孩子展露虧欠感。
後者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對我好,為我付出,是他們欠我的。
如此一來,反而容易養出貪得無厭的孩子。
就像《都挺好》裡的蘇明成。
蘇家雖然經濟條件一般,但蘇母對這個兒子可謂是有求必應。
幾千塊的畢業旅行費說給就給;
考不上好大學,花高價給他買學歷;
找不到好工作,拿錢託人進好單位;
結婚、買車、買房,不惜賣掉家裡的一間間房;
兒子成家後,蘇母節衣縮食,就為了把錢省下來補貼他……
結果呢?養出來一個巨嬰。
對家庭沒有責任感,對親人沒有基本的尊重,凡事只考慮自己,不懂得換位思考,恨不得榨乾父母最後一滴血。
想起“兒子訓斥送快遞父親”的影片。
父親雖然收入微薄,卻十分地溺愛兒子。
一邊跟兒子說,不用考慮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一邊去滿足孩子不合理的,甚至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範圍之外的要求。
鞋子要買名牌的,手機要用蘋果的。
如果父親暫時買不起,兒子竟會讓父親下跪道歉。
養孩子,最怕養出個“討債鬼”。
誇大條件,有求必應,非但不是愛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怨恨父母。
因為一旦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第一時間想的,不是體諒父母的難處,而是“爸媽對不起我”。
比如,那個23歲海外留學,萬元生活費仍嫌不足,辱罵父親“噁心玩意”的女孩。
再比如,那個逼迫3000月薪的母親買8000塊的手機,不買就罵母親廢物的女兒。
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
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父母助長孩子的慾望,卻無法為其買單的那一刻,隱藏在關係之下的冰山便會顯露。
即使這艘船已經駛出很遠,也終究無法逃脫觸礁的命運。
這個惡果,是父母親手埋下的。
愛孩子的心情,我感同身受。
尤其是在虧欠感中長大的父母,會對“貧窮”二字極為敏感,生怕自己暴露出一點不堪,不經意間就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會用誇大經濟條件,有求必應的方式,幫孩子建立自信。
但,虛偽無法帶來真實。
驕縱下成長起來的自信,就像是浮華的泡沫。一戳,就會破。
看似溺愛,實則缺愛。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錢需要透過勞動換取,來之不易。
看過一位泰國媽媽分享的故事。
有一天,兒子突然跟她說,覺得掙錢比上學容易,不想去學校了。
她說,不上學可以,但你必須去工作。
接著,她帶著孩子來到街上。
“你需要撿一些塑膠品或是易拉罐回來,我會按市場價給你換取生活費。”
一開始孩子還不以為然,覺得這有什麼難的。
可是,當他走了3.5公里,撿的瓶子只能換取2泰銖(0.4元)時,就有些洩氣了。
天氣太熱,兒子想吃冰淇淋,媽媽拒絕了:
“你今天勞動的錢還買不到一支冰淇淋。”
孩子喊累,想坐車回家,但是媽媽一看錢沒掙夠,還是帶孩子走路回去了。
回家後,媽媽問兒子,你還覺得掙錢容易嗎?
兒子非常堅定地回答:掙錢太難了,我要好好上學。
有句教育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透過勞動獲得。
小孩其實對金錢沒什麼概念,不知道它是什麼,也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
直接給孩子錢,恰恰是不負責任的。
尤其身處網路支付的時代,不少孩子以為,錢就在爸媽的手機裡,像陽光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不妨借鑑一下泰國媽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透過勞動換取零花錢。
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方法。
家長可以將零花錢的發放分為“正向獎勵”和“額外激勵”兩種方式。
前者的目的,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比如,如果孩子按時作息,自己穿衣收拾書包,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到自我負責,就可以得到相應的零花錢獎勵。
後者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比如,在明確各個家庭成員家務分工前提下,要是孩子不光完成了自己負責的部分,還幫父母分擔了一些,就可以得到“額外激勵獎”。
當然,父母在制定規則時,也要讓孩子參與其中,充分考慮到他的意見,讓他有知情權和一定程度的決定權。
如此,既能讓孩子體會到金錢來之不易,不會肆意揮霍。同時,也能共情父母的辛苦。
其次,建立“金錢界限感”的同時,也要給足孩子安全感。
不少家長喜歡跟孩子說,爸爸媽媽的財產,以後都是你的。
這種教育觀,不但會讓孩子滋生懶惰,向父母一味索取,還可能讓孩子產生攀比之心,從而忽略父母的辛苦。
一位美國爸爸,曾被孩子問道,我們家有錢嗎?
他是這樣回答的:
錢是爸爸媽媽透過雙手掙來的,這與你無關。但孩子,我們非常愛你,所以你的合理需求,我們也會盡量滿足。
如此,孩子既會感恩父母的付出,也會懂得,父母的不代表就是自己的,長大後,必須自食其力,用勞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金錢上,與孩子劃清界限,是必要且必須的。
你可能會問,如果家裡確實不富裕,該不該跟孩子說實話呢?
《奇葩說》裡的一個觀點,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與其告訴孩子富不富裕,不如讓他的心靈富裕。
本來富裕與否,就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
難道只有金錢可以定義嗎?
或許在大人的眼中是這樣,但在孩子的世界,是行不通的。
之前,我收到過一條特別暖心的留言:
雖然我的爸爸媽媽是農民,但他們給了我很多支援與陪伴,我們經濟上很窮,精神上很富。
孩子的需求,很簡單。
我們沒有必要把成年人的價值判斷,投射到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總是擔憂大人應該操心的事,那作為父母,其實應該反思一下:
我們是否常常粗暴地用“不富裕”來解釋一切,打壓孩子的需要?
我們到底有沒有給足孩子愛與安全感?
其實,家庭是否富裕,孩子是有感知的。
所以,我們可以向孩子坦誠,但不要藉此製造虧欠感。
最後我想對家長們說: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愛與接納,而非在充滿愧疚的環境下成長。
• End •
瞭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