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幼兒園開設理科班選拔課程的帖子,再次重新整理了網友對於教育“卷”的認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就像“X年級是最關鍵的一年”一樣,早已被很多家長認清了背後是製造教育焦慮的本質,但為何仍有人選擇讓孩子搶跑?
超前學是為了提前進入好的初中和高中,好學校都是提前選拔並且題目超綱的 ,不然誰願意那麼辛苦? @閃光raven
我家孩子就是從幼兒園什麼都不學,玩樂過來的,今年一年級,這幾個月過得艱難啊! 每天小測都是全班倒數第一,錯得最多,老師每天把錯題、錯聽寫發過來,一回家就開始雞飛狗跳,哭聲一陣一陣,我看著心疼,氣得頭疼。 @劉震4800
別提了,現在哪個階段不搶跑都是會嚴重磨損孩子的自信心的。家有剛上高中的娃,數學老師預設大家全會了…… @月月和麻麻
遇到好老師願意慢慢教,其實是完全能學會的,關鍵現在老師不等你啊。開學2個月就要拼音全部過級,字還沒認幾個,題目就不給你讀了,預設你全認識,考不好天天在群裡@家長,誰受得了啊! @蘇可樂
幼小銜接不好最多二三年級緩上來了,小初銜接才要命,等孩子緩上來已經中考了。 @奧吉利亞
我女兒今年上大班,幼兒園簡單教了一些知識。剛上大班的時候,老師教寫名字,後面又開始教數數、寫數字、算簡單的十以內加減法。孩子從剛開始的每天哭唧唧,到現在每天不哭不鬧就能穩當地坐在書桌前把數字寫完,名字也寫得越來越好看。這種安排本質上只是為了讓孩子適應馬上要開始的小學生活的一種狀態,讓孩子從情感上接受小學和幼兒園是不同的這種現實,清楚地認識到知識要學、寫字要練、作業不多但要做,這有什麼錯嗎?小學進度過快,這塊工作由幼兒園來承擔,有什麼問題?這只是正常銜接,如果幼兒園不做,就得家長去承擔,而這種事務,家長承擔必然沒有學校教育效果好,家有孩子的都懂。這種搶跑,是小學教學進度造成的,請小學先行調整,我們也不願意搶。 @布蘭特
教科書內容太多了,我家孩子二年級,語文、數學老師都聯絡我說孩子寫字慢,做題慢,我很生氣,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寫字慢一點怎麼了?做題慢一點怎麼了?都預設孩子一寫就寫完了、一教就會是吧?不能拿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班上做的卷子孩子都寫不完,孩子考七八十分,我不怪孩子,我看著卷子都覺得為難這麼小的孩子了。教科書真得好好改一改了,慢一點來,讓孩子慢慢學,打好基礎不好麼? @青葫蘆童書推薦
現在很多孩子初中就在學的東西是我們以前高中才學的吧! 尤其今年換新版教材之後,以英語為例,根本就是培優用的教材啊!只能慶幸自己讀書早,可憐了娃兒們。 @尚莉
提前學一遍、老師講一遍、複習一遍、考試一遍,算下來知識點最少過了四遍,見到題就沒有陌生的。初中人家學新知識的時候,你是查漏補缺;人家查漏補缺的時候,你已經是提高熟練度和滿分率的階段了,高中也是同理。為啥這樣呢?因為中考太捲了,如果想上頭部高中,中考分數理科需要滿分或者接近滿分才行,文科也不能拖後腿,那為啥要去頭部高中?因為最不行也能考上211,其他高中即便上了,也就考個一般大學,所以倒推,還是得搶跑,提前學。 @momo
我家孩子當時就是小學時候學了淺顯的奧數,專門教他數理思維,提前學點東西,上了初中學什麼都上手快得很 ,我家當時還是報的線上一對一,一節課就210,到初中就真心覺得錢花得值。 @笑笑媽
搶不搶跑要看孩子是不是學有餘力,如果課內都學不好那還搶跑就是在害孩子。可是如果校內吃不飽的情況,那搶跑絕對有優勢 ,而且這個優勢就是能幫助到中考高考的。環境塑造人,考個好學校,幫孩子求得更好的學習環境,爭取優勢建立信心,不是件好事 嗎? @K媽好好生活
我幼兒園開始搶跑英語、數學、古詩詞、畫畫、樂器,結果固然門門第一,但初中就抑鬱了,高中又加上癲癇,現在好不容易大學了還時不時縮在被子裡哭,搶跑的我還不如不搶跑的同學混得好,至少人家過得充實快樂。 @神經蛙
小學的班主任是教語文的,信奉題海戰術, 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寫作業到11點,從一年級開始我就厭學,我現在依舊厭學,討厭看全是字的書。 @禿瓢少女
我是初中老師,我兒子也上高中了,提前學的孩子我見得很多,但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看孩子的天賦,能不能提前學也要看孩子能力,正所謂因材施教。我兒子接受能力一般,但是踏實勤奮,小學、初中一直成績很好,很多家長想拉我一起給孩子報班,我沒同意,我知道他不適合。現在高中了,是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理科班裡的中等生,我很知足。那些提前學的孩子,極少部分是競賽大佬,剩下絕大部分已經不太有後勁。所以,可以提前學,但家長最好能懂教育而且瞭解孩子,並且放平心態,不要一窩蜂隨大流,上小學拔尖到了初中就不一定了,初中拔尖到了高中也不一定。 @momo
我覺得現在就是學校、家長都兩難,不如幼兒園開心玩,小學入學年齡推後一年,這一年時間用來上學前班,兩全其美!我小時候上一年級之前學校都有學前班,不知道現在為什麼就沒有了呢? @靜靜
“贏在起跑線”很可能也只有起跑線能贏一下而已。提前學會可能造成孩子入學後對老師講課內容失去新鮮感和興趣,養成不認真聽講的壞習慣。搶跑的內容讓孩子在起跑線上給家長贏得了心理安慰,但不好的學習習慣卻會耽誤孩子未來多年的學習生涯。 當然也必須譴責一些認為一年級新生“都自己學過了,不用認真講”的學校和老師,他們也是促成家長焦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鴕鳥
我有發言權,大寶高二、小寶小學二年級。低齡階段尤其一二年級要以保持學習興趣為主,千萬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學習的路很長,保持學習的熱情最重要,這才是打贏這場仗的關鍵!陷入具體的拼音學不會、筆順不正確、思維提升不熟練沒有太多意義!對低齡段孩子毫不鬆懈地糾正、訓練,會讓娃對學習厭煩,小時候不敢反抗,到了青春期就知道了。家長們不要被輸在起跑線裹挾了! @不焦慮的歡歡樂樂媽
幼兒園的家長們,我說一點經驗: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多帶著孩子看繪本,透過指讀的方式,時間久了就會認識很多字,培養閱讀習慣的同時又增加親子感情,還可以多識字,我們以前的幼兒園確實講了拼音,自從老師講了以後我就找的有拼音的繪本,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拼,就是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當然,如果當地幼兒園不教,確實需要去個機構學習一下,沒必要焦慮,焦慮下家長不安,孩子受罪! @上善若水小頑桐
作為一個小班孩子的媽媽,近期剛好和同事們討論過這個話題。 部分 家長的搶跑導致校內教師為了符合大部分學生學習進度只能快速推進,導致很多家長繼續搶跑,形成惡性迴圈。
類似拼音只學一個月這樣的進度背後是家長付出的成倍的時間和努力。這種努力又被扭曲為“家校共育”,模糊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界限。一方面一些家長對於“家長改作業”“家長督促完成作業”等任務苦不堪言,到處批評;一方面家長又為了讓孩子能夠在班級裡領先,不斷“搶跑”。表面上是完全不同的態度,實則是家校界限的模糊。
改變現狀不僅僅是靠政策上減負,還需要讓校園教育慢下來,讓家長認識到即使搶跑,也沒有意義。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前應該有明確的界限,不能讓“家校共育”成為家長的累贅,也不能用這幾個字合理化搶跑行為。 @Q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幼兒園“小學化”實際上是中學、小學比拼考試成績的現象向前延伸到了幼兒園的表現。透過立法能夠在規範幼兒園的行為當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但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僅靠立法還不夠。
幼小銜接,不應該是僅僅是幼兒園與小學銜接,也應該包括小學跟幼兒園銜接,這樣才完整。搶跑這樣的超前學習出現的原因,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單一的評價方式,相當於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同一個軌道上奔跑,誰佔先,誰就可能在考核當中佔到優勢。如果是在中考這個過程中佔先了,那麼就能夠進好的高中;如果在高考這個節點上佔先了,就能進好大的大學,獲得好的資源,這個就是它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對於大多數孩子和家長來說,搶跑是一個被動選擇,他們並不希望去做這件事,但是在與其他的孩子比拼的情況下,家長又想得到當下的成績,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難以控制自己。短期內他只能看每一次學校給自己孩子考試成績排的隊,可能孩子分數落後以後,他就會沮喪、沒有自信,但是他沒有看到孩子10年、20年或者更長遠的發展。
超前學習能夠在考試比拼當中獲得短時間的利好,讓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獲得更多的資源,但是這種比拼是不符合孩子成長髮展節奏的,也會壓抑孩子的內在天性,抑制了他的創造力、創新力。在這種前提下獲得考試成績,容易讓孩子丟失了自己,成為一個比拼的機器,也會使得我們長期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很多人只是一個“分數家”,而不能夠成為一個鮮活的人,不能保留自己的天性。搶跑教育的利弊相比,獲得的利是短期的、微小的,而產生的弊是終身的、巨大的。
新華社記者 鄭明鴻
種莊稼講究時節,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施肥,都有規律可循。其實,培養孩子也一樣,拔苗助長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詳,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只會適得其反。近些年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多發、頻發,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比較複雜,但不少研究都表明,長期承受較大的學習壓力是其中之一。如此而言,違反成長規律勢必不利於孩子實現身心健康成長,但健康的心理恰恰是孩子能走得更遠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本質上來講,幼兒園開設理科班選拔課程,是幼兒園“小學化”和“超前學”的一種表現形式。用直白一點的話說,就是教育跑在了孩子成長規律的前面,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惜搶跑。當大家都搶跑時,教師為了迎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只能快速推進課程進度,形成惡性迴圈。要根治幼兒園“小學化”等現象,需要全社會達成一個共識,即“讓教育慢下來,讓孩子慢慢走”。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家長們似乎總是在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落後於人。從胎教到興趣班,從小學到大學,每一步都生怕慢了半拍。
在某些方面,搶跑確實能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優勢。比如提前掌握了一些知識後,面對新學期的學習任務時會更加從容不迫。然而,我們也不應該忽視,搶跑往往意味著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自由玩耍時間和休息時間,對他們身心健康成長不利。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和發展方向。過早地給孩子施加壓力,不僅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還可能扼殺他們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速度,更在於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並且樂在其中。
全社會都應該更加關注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孩子們能夠按照正常的節奏和步伐前進。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用愛和耐心陪伴孩子,才能讓他們跑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半月談
策劃:蘇婭 張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