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突然想聊一個關於育兒的話題。
有人轉給我一張其他平臺的討論截圖,其中提到“十三姐應該非常雞娃,但卻顯得很佛”。這不是原話,原話措辭充滿惡意,我就不展示了。
大家對養育孩子的“方式和結果之間的對稱性”還是非常在意的。
我相信有些人覺得只要孩子還不錯,就一定是父母“雞”出來的,於是他們看著就不爽,不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會雞,是因為他們雞也雞不出來。
八年來我其實一直在談母職困惑,有人總以為母職困惑就必須等同於孩子是學渣,否則你不夠慘。
大錯特錯!母職是我的事,孩子的成績是他的事。
我一直納悶,難道這麼多人不知道很多學渣也一樣在被“雞”嗎?同樣在被“雞”,不還是照樣有好有差?
娃不穩,雞也雞不出來。娃穩,不雞也出得來。
所以,“穩”比“雞”更重要,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讓娃成為一個“穩娃”。
有些育兒博主經常指引大家育兒方法論,我願意將這些都理解為善意的。
我研究心理學四五年,並且最近兩年在認真讀研。我想說,拋開學科本身的知識先不談,先說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結論:任何一種理論或經驗,都並非適用於所有人。
還有門課叫《跨文化心理學》,被譽為最優解的權威型教養方式也是西方心理學的研究產物,放到集體主義背景和孝道傳統的中國是否真的那麼奏效,也難說。一味照搬、學這個理論那個實踐,只會讓自己看起來更像韭菜。
張三的成功育兒經驗,放到李四家裡毫不奏效。李四的失敗教訓,王五用了同樣的方式可能沒那麼失敗。
也就是說你家孩子“不雞肯定不行”不代表別人家孩子“行都是雞出來的”。
育兒這件事,先天因素佔30%,另外由兩個板塊瓜分剩餘70%,父母的認知和相關理論的儲備佔20%,結合自身實際狀況調整理論的應用佔50%。
各家有各家的法子,這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想探討的是,到底為什麼有些孩子真的能自主學習,讓我們帶娃價效比那麼高呢。
把孩子儘早地訓練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這確實需要技術手段,我可以分享一點故事,不一定對所有人適用,但可以拓展一下參考範圍。
孩子四歲前我自己帶他,有時閒得大眼瞪小眼,我在硬紙卡片寫上漢字,反面畫上圖,教孩子認字,然後是大量指讀,玩串珠子,搭積木。
十幾年前社交媒體基本沒有,我根本不知道什麼“育兒理論”,沒有專家指導,我閉門造車。
我在孕期看過卡爾維特的書和蒙臺梭利的書,我自己本身就看不少哲學的東西,心理學的東西,還熱愛音樂,玩各種樂器,這些都是我和孩子之間的玩具。
如果說這些無形中的啟蒙是一種“雞”,那我算真的雞過。
其實從幼兒園的時候,我兒子就可以安靜地看繪本,帶出去吃飯他不吵不鬧,就那麼捧著書看,或者玩一個智力玩具什麼的。我曾因此懷疑他有什麼問題,怎麼那麼安靜。
但後來知道這被專家稱為“專注力”。
我從不會打斷他的專注行為,他做事我總是讓他先做完,然後聽他介紹他的邏輯和感想。
現在回想,這是心理學裡稱之為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自我主體思維的形成”。
主體思維和客體思維的區別,決定了一個人對自己的事情有多少信念感和內驅力。
我們家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基本上就一個固定畫面:每人在自己的地盤忙自己的事,要玩的時候就會一起玩。不存在你在學習工作而我在看電視玩遊戲這種情況。
孩子需要建立一套自我的完整性。心理學裡講,從6歲開始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自我意識,他們有自尊,道德感,羞恥心,共情力,如果你開始把他當成一個大人對待,適度引導,更多的是放手,那麼他會飛速成長,超乎想象。
所以歸根到底,我並沒有比別的家長做更多的什麼,我甚至比她們少做了很多。
我更少參與孩子的事,更少指導他,更少關注他,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這會讓他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
我也非常粗心,這可能是老天爺賞飯吃,粗心造就了孩子必須心細,否則他不一定能安全長這麼大。
我們帶娃出門旅行,他很小就必須學會自己看地圖,找座標,交代事情要嚴謹不能出岔子,溝通的時候要落實細節避免誤解耽誤事......他上學忘帶東西我肯定不給他送。從小就知道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這就是最好的自主性訓練。
我在孩子學業上的操心非常少,更多操心於大局。比如小升初的時候,我真的操心過要讓孩子選擇什麼樣的發展環境。
孩子就是這麼個孩子,但不同環境的選擇可以改變一切。
很多孩子從小就被送去機構,他們上著數學,英語,作文,程式設計等等,捧回漂亮的證書獎狀,這些我們一個都沒參加過,那些機構的門在哪,至今不知,什麼奧數英語獎狀一張沒有,什麼小託福啥的一個沒學,跟那些真正的學神相比,骨折仰望,自愧不如。
如果把這些稱為“雞”,我連雞毛都沒碰到。
但我們很會利用小環境,比如爸爸的理科興趣,媽媽的嘮叨體質,在家裡形成一個濃厚的學術氛圍。
我脫離不了一個焦慮母親的底色,我看到他不做作業我也血壓高,我看到他成績下滑我也著急,但我用盡洪荒之力勸退了自己的干預。
我最大的干預就是對告狀的老師說:“請你好好治他”。
這真的是自主性的一部分,享受努力帶來的收穫與接受墮落帶來的懲罰,都是自主性裡極其重要的成分,缺一不可。
孩子能不能有完整獨立性,不僅體現在學習時的內驅,也體現在不想學習時的自由。
實不相瞞,我時常覺得我兒子和我很像,是個“不太追求卓越”的人,人生基調就是“差不多得了”,不願意太苦自己,只享受自己稍微跳一跳能夠到的高度,再高就懶得弄了。
比如這些年學校裡呼籲大家報名的所有競賽,我問兒子報不報,他一律“不報”,我一律“好的”。
我連“為什麼”都不會問。他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自己有數得很,我即使有反對意見也不會直接反駁。於是總是雙方溝通得體,互不傷害,也不綁架。
只要是他感興趣的和擅長的東西,他自然會去投入精力參與的。只要是他感興趣的東西,我一定不會有半句反對,竭力支援。
比如高二的時候他還經常全天請假去參加樂團的演出或比賽,我從來不會說:“這不耽誤學習嗎”。
換別的媽媽,可能就急死了:都什麼時候了,還玩這些沒用的?
怎麼沒用了,你知道堅持自己喜歡的東西,能被家人支援,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嗎。
我支援孩子的一切喜好,不管是否“耽誤學習”。事實證明,只要他獲得自我效能感,不但不影響學習,還能相互促進。
最近一次我心理學的小論文是關於學業自我效能與自尊、學習成績的相關性,其中還有個中介變數是性別。研究說男孩子的自尊與學習成績之間的影響更明顯。
你看,這些理論雖然粗淺,但至少給了我們多一個思考維度——支援孩子,鼓勵孩子,自尊一旦穩固,學習不會太掉鏈子的。
從小讓孩子有自主性,最大的受益人是父母。
我還在躊躇著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的時候,我發現他已經學會在適當的時候給自己適度的壓力,更好的是,他甚至學會了自己調節心態。
那種“孩子真的長大了”的快感,遠超“孩子考出好成績”帶來的欣慰。
但有一個不算容易的前提,要娃穩,父母必須先穩。
我知道一定有家長說很迷茫,自己孩子就是練不出自主性怎麼辦?
誰都不是天生就會當媽,在不斷的摸索中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成長之路,不要被外面的方法論和小環境影響。
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你們家庭的相處之道,你要做到什麼分寸,才能真的讓孩子感覺舒適,獲得自己獨立的成長,還能讓你不那麼累?就算別人給你一張詳細攻略,你也不可能100%抄作業,人不一樣,作業就不能一樣。
前陣子我和600號專家對談,提到了現在精神科接待的青少年來訪,他們作為醫生有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是讓家長學會反思。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會管孩子,是我們管得太多了。
很多人說那些成績好的孩子都更容易自律,自驅。恰恰相反,是因為他們先自律,自驅了,所以才成績好。
拋開成績,先讓孩子成為一個人,養成獨立的核心,有自主性打底,他們才會對學習有新的認識。
有穩定的內驅,真的比追求一時的成績重要得多。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