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劉六七
審校 | 河邊的卡西莫多
奧拓梅奧(Alto Mayo)位於秘魯北部,坐落在亞馬孫雨林和安第斯山脈間。這裡,多種生態系統像馬賽克一般擠在一起,是南美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然而,城市和農業擴張給當地環境帶來了威脅。
也許大家預設,靠近人類的地方生物多樣性不會太豐富,所以,大多數生態研究都聚焦於奧拓梅奧西北部的森林保護區。
為了打破這種不平衡,2022年夏天,保育國際組織開啟了“快速評估專案”,專門在人類活動密集的中部地區收集生物資訊。
森林保護區內,一處遭遇過砍伐的土地|圖源:Wikipedia
前不久,專案報告新鮮出爐,人們驚訝地發現,這片一直不被生物學家看好的土地,居然遠比想象的生機勃勃。
特隆德·拉森是“快速評估專案”的領隊人,他表示,幾乎是在專案開始的同時,就發現了這裡非同一般。
當時,拉森和團隊正在山麓地帶行進,忽然,一隻青蛙闖入了視野。這隻青蛙有著黑色的皮膚和突起的鼻子,跳起時露出的亮粉色肚皮立刻讓他認出這是極為罕見的上亞馬孫短足青蛙。
上亞馬孫短足青蛙(Atelopus seminiferus)|圖源:Herp Italia
拉森感到震驚,不僅是因為這種青蛙的稀有,更是因為它居然出現在如此靠近人類的低海拔地區——就在它出現前,一輛拉著新鮮木材的驢車才剛剛駛過那裡。這隻青蛙也猶如一個好彩頭,為後續的發現揭開帷幕。
為期38天的搜尋中,研究人員在奧拓梅奧中部共記錄下2000多種動植物,其中,49種為瀕危物種,27種為首次發現的新物種。
所有新物種中,一隻會游泳的老鼠最讓研究人員興奮,畢竟兩棲的齧齒類動物在南美洲非常罕見。這種老鼠通體黑色,腳部有一些蹼狀結構,生活在長滿棕櫚樹的沼澤地附近。發現它的那片土地曾因農業擴張遭到嚴重破壞,不過好在已經被規劃為生態恢復林。
哺乳類動物是人類最瞭解的類別之一,本次專案共發現“兩棲老鼠”在內的4種哺乳類新物種,意義非凡|圖源: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一種怪魚同樣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這條鯰魚大部分長得與同類相似,不過眼睛前方有一個巨大的水滴狀結構,猛地一看像個“蒜頭鼻”。有學者推測,這個特殊結構可能是為了探測深藏在河床裡面的獵物而生,不過它的真正功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長著“蒜頭鼻”的鯰魚|圖源: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拉森團隊還發現了很多蜣螂。蜣螂,即我們俗稱的“屎殼郎”,不僅能透過食用哺乳類動物的糞便淨化環境,還可以透過掩埋糞便達到給土壤施肥、傳播種子,和控制有害生物傳播的作用。
通常來說,蜣螂的現身意味著當地生態環境良好,但是在此次專案中,它們也廣泛出現在了有明顯砍伐痕跡的森林之中,甚至是咖啡種植園裡。報告顯示,“快速評估專案”在奧拓梅奧中部總共記錄下70多種蜣螂,其中2種為新物種。
秘魯綠豔蜣螂(Oxysternon conspicillatum)|圖源: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其他被首次發現的物種還包括:一種可以長時間在陸地生存,能在不同水域間自由穿梭的鰻魚;一種生活在白沙灘樹林裡,長著超大眼睛和細長身體的蠑螈;一種擁有半透明翅膀和獨特花紋的蝴蝶……
這種蠑螈活躍於低矮的植被中,皮膚呈現出油炸般的質感|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報告指出,奧拓梅奧的新發現證明,被人類活動影響的土地仍可以維持較高的生物多樣性,所以不應該被生態保護者們忽視。相反,考慮到在人類擴張下還有那麼多物種頑強生存著,保護棲息地變得更加迫切。
“我對探索結果如此吃驚的原因之一,就是那裡基本上是‘空白’的,沒有人認真看待過這些土地。”保育國際組織的生態學家威利·帕洛米諾對媒體表示。“我們還需要回答這趟旅程中的一些疑惑,比如,為什麼很多原始森林中的生物出現在了次生林中。”
晨霧籠罩在奧拓梅奧的森林|圖源:特隆德·拉森
上世紀90年代,奧拓梅奧地區的人為了生計將土地出租給外來移民,建造林場、農田和種植園,導致森林遭到大面積破壞。如今,當地民眾和政府已經認識到保護生態的重要性,而高效保護當地自然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先知道都有誰生活在這裡。
這份報告為當地的土地管理提供了深刻洞見,未來,當地政府和環保組織將合理規劃把哪些土地設為新保護區,對哪些土地進行生態恢復,並允許在哪些範圍內開展合理的農業、伐木和生態旅遊業。
說不定未來,人們還會在奧拓梅奧發現更多新物種。
參考資料:
[1]https://www.conservation.org/stories/new-discoveries-in-a-changing-landscape-uncovering-alto-mayos-hidden-biodiversity
[2]https://www.conservation.org/blog/i-almost-couldnt-believe-it-amazon-expedition-stuns-researchers
[3]https://www.nytimes.com/2024/12/20/science/peru-alto-mayo-species-discovered.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訊、影片檔案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釋出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