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雲財財》公眾號,歡迎關注收看更多財經故事
搞搞新意思
2022年4月的一天,一氣之下,老張把俊發南邊某專案工程部200多人的辦公室大門,用電焊焊死了。
結果後面幾天,他都沒接到一個開鎖的電話。
那一刻他才意識到,事情比想象中涼得更快。
在此之前,他曾叫手下的農民工每天輪流給對方財務部打電話催款,但直到現在也沒能要到錢。
那段時間,他脾氣爆得見人就開罵,但一年多以後,他可以很平靜地跟我聊些東西。
俊發欠他未結的裝修費有5000多萬,儘管他手裡拽著好幾個專案的工抵房,但房子都被質押給了銀行,辦不了網籤。直到2023年2月,樓盤被解封后,抵押權才又回到了各分包方和勞務方。
不過,工抵房的價值在縮水。
幾年前,其中一個專案給了他幾套公寓做工抵房,20萬一套,去年有人跟他開價12萬。他說:
我的那個心啊。
2021年初,因為新螺螄灣收租的順利,和彩雲城、俊發城等專案的爆賣,俊發開始逆勢大量招人,且在後來痛痛快快地還掉了銀行本息共計95億的貸款。那個時候,李俊並未意識到:
形勢完全不一樣了。
在過去三年,每一年都有人說,當年像極了2015年。但他們忘了,2015年並沒有“三道紅線”,因此才得以迅速反身向上。
《繁花》裡爺叔說,大暑之後必有大寒:
一定要記住,這是規律。
但局中人,沒幾個會聽。
1
直到2023年行將結束,俊發才真正緩過來一口氣。
12月28日,俊發與信達資產債務重組簽約儀式正式完成,這也意味著俊發債務重組進入實質性的執行階段。在這之前,俊發曾和多家金融機構商討債務重組事宜,共有9家意向參與。
那一天,剛好也是俊發成立25週年司慶節點。
關於協議的內容,財哥找金融圈,以及好幾個與俊發關係密切的朋友打聽過。太具體的沒有,綜合多方資訊,協議的主題與兩個熟悉的名字相關:
中豪和新螺螄灣。
一個是化解俊發旗下中豪公司的金融債務,一個是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資產處理。
這兩個,是壓垮俊發的最重要那根稻草。
在簽約前的去年8月,俊發就出手了這些資產中的8.55萬平土地來化債,轉讓價約為19.79億。這塊地,是中豪置業2019年拿下的新螺螄灣總價地王其中的一塊,當初成交價約為14.78億。
為什麼是信達?兩者早有淵源。
早在2022年12月,信達就在俊發化債中首次亮相。彼時,信達雲南分公司推介了一批不良資產專案,其中就包括中豪置業的31億元債權,涉及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部分商鋪資產,抵押房產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
即便是在2017年俊發和奧斯迪聯手接盤中豪和新螺螄灣後,信達也是2019年中豪集團債務重組收官的主導者。
只是沒想到,4年後,被重組的物件換成了俊發。
至於具體化債方式不得而知,但大致不會逃脫信達對地產企業紓困的幾種模式。財哥查了查最近兩年信達做接盤俠的不少案例,他們的紓困名單上群星雲集:
泰禾、融創、新力、中南、佳兆業、世茂……
其中,被採用得最多的模式是“接管+代建”,也有部分專案是增量資金投入,代建要麼是信達地產代建,要麼讓房企自主操盤。
但這兩年市場下行,信達資產的歸母淨利潤也在不斷下滑。
前俊發員工白宇看到老東家這樣,也挺唏噓。他說,當年那場世紀接盤,主要還是因為上面發話了。俊發投入了很多真金白銀:
現金流一下就緊張了。
前兩年還好,比如2019、2020,乃至2021年,新螺螄灣片區的房子特別好賣,在昆明地產專案的銷量榜上,經常都是數一數二。但再好賣:
也抵不過那些債啊。
另一塊重要現金流,是俊發在2020年一次性收取的5年商戶租金。白宇說,就他知道的,錢到位後,俊發除了給員工多發獎金,把很多該付的欠款都付了,還在第二年還了那95億。在他的眼裡,李俊為人挺好的,有錢時對員工也很好:
老闆不喜歡欠別人錢。
2
2014年,李俊首次登上胡潤百富榜的雲南首富。那一年,也是昆明樓市的第一個頂峰。
除了俊發,綠地、萬科、萬達、保利、恒大、碧桂園、中海等房企在昆明銷售額屢破新高;全國第100家萬達廣場也在西山區開業,昆明第一次有了雙塔。
時代也把李俊送上了第一個巔峰。
不過那時的俊發是清醒的,放緩了對外擴張速度,把重心放在十餘個存量專案的運作上。
2015年,危機爆發。現在來看,2023年的許多事:
就跟看當年回放一樣。
政府頻頻救市,一年內降息5次,開發商資金鍊斷鏈,爛尾樓層出不窮……檔案都通脹了,還是扶不起來。後來,還是棚改救了它。
只不過,再也沒有2015。
2021年下半年開始的頹勢,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撲過來的。俊發這次沒躲過:
沒有銀行幫它了。
白宇還記得起當年的情況。那年初,俊發瘋狂招人,他很奇怪,其他房企都在裁員:
公司哪來的底氣?
他說,李俊還給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的領導下了道命令:一個月之內招不到多少人,就下課。
到了年中,他感覺公司有點不對勁了。先是發現不少專案開始拖欠供應商的款,房子也有點賣不動,到了10月,開始裁員了。隨後,又曝出大灣區總部撤場訊息。
財哥還記得,當時俊發還專門釋出過關於裁員的闢謠公告。有句話怎麼說的,你不闢謠還好,一闢謠反而我就信了。
據白宇說,第一刀最佳化在剛招進來或年資短的員工身上,他們都獲得了賠償。但之後的幾批,有人直到現在都還沒拿到賠償。公司人數也從最頂峰的數千人:
降到現在的幾百號人。
2022年之後,病來如山倒。俊發的核心工作也轉變為三樣:化債、保交樓、現房銷售。
標誌性事件有兩個。
一是當年4月28日,2019年就半隱退的李俊宣佈重新出山,對外一向口風很緊的他,也憋不住在話語裡有些抱怨,徹底坦承了俊發資金上的困難。意思就一個,如果不還那95億,如果不收購中豪螺螄灣:
俊發不會難成這樣。
第二件事是當年12月26日,俊發公佈票據債務違約,也就是正式宣佈爆雷了。
之後的事,大家都看到了,大面積退地,昆明首批獲得紓困資金的11個問題樓盤中,就有6個專案來自於俊發。到2023年底,處置價值近百億的資產。
白宇覺得,公司在團隊規模擴大後,管理沒有及時跟上,不少招來的人專業素質不夠。但俊發還是付出過很多東西,尤其在新螺螄灣專案上:
只是有點背時。
3
老張的舊賬未清,新債還在產生。
從去年3月起,在保交樓的過程中,陸陸續續,在他這裡,俊發又多了1000多萬的應付款。但這個數字放在承建商圈子裡,還算是小的。
老張告訴我,身邊手握應收賬款賬單在5000萬以上的朋友有好幾個,最大的那個超過1億:
俊發現在只顧得上一頭。
這一頭是保交付。俊發的資料顯示,去年前9個月,累計交付14293套房源,同比增長90%。
但這些和俊發的負債相比,也只是杯水車薪。
據觀點新媒體統計,截至2023年6月30日,俊發流動負債為836.22億,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200.08億,總負債合計1058.04億。但營收只有56.32億,2022年末為143.32億。
在保交樓的剛性任務下,供應商的錢暫時性被忽略了。
老張承建了俊發環湖東路一個豪宅專案。去年,工程在走走停停、談判和趕工之間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在沒有錢的大前提下,套均500多萬的豪宅業主們,和其他爛尾樓的剛需業主實現了交房平等:
質量都打了不少折扣。
開發商付款也跟擠牙膏似的,來一點,付一點。承建商也不見兔子不撒鷹,有一點,做一點。
老張跟我說,即便這樣,他們也只收到三成左右的工程款,剩餘的七成還不知道在哪裡。
業主們也不太在意細節了,時間把他們所有的要求都磨掉了。很多人每個月揹著一兩萬的房貸:
現在只想要個房子和一張房產證。
老張也不清楚該付的款去哪裡了,期間的說法很多,關於工程造價的,關於資金流向的。他只知道,房子是交了,但真像專案上一位領導之前在會上跟他們說的那樣:
半年內你們收不到一分錢。
老張說這一點不得不服,人家真是說到做到,到現在,硬是一個子都沒付過來。
後來他也學聰明瞭。在俊發另一個專案上,他採取拖延戰術,不給錢,就故意留點尾巴。
4
欠的債終究要還,李俊也沒打算躺平。
幾位朋友告訴我,在更早些時候,他們也聽說了一個訊息:
李俊正在謀劃一件大事。
如果這事做成了,俊發就能翻盤。但具體什麼事,只有少數幾個高層才知道。
其中一位朋友覺得,信達本次債務重組協議,更大程度上只是一個信心釋放,也給李俊留下了更多的緩衝時間。
至於那個翻盤機會在哪裡,他們也只能大膽猜測,要靠地產幾乎不再可能:
會不會在東南亞?
圈內人都知道,李俊在2019年交權給兒子李鎮廷後,人雖在幕後,心仍在臺前。2022年1月,李鎮廷也有序“撤離”,將法人位置讓給了迴歸的趙彬。半年後,法人又變更成了今年64歲的老臣趙劍坤。
畢竟,在公司債務纏身的這幾年,李氏父子不能因為成為被執行人而活動不自由。
熟悉他們的人告訴我,這兩年,李俊很多時候在香港,時不時去東南亞國家打打球;李鎮廷一家主要在新加坡,前段時間回昆給孩子辦了場滿月酒,還參加了場活動。
老張說,他也希望李俊在籌劃的這個大事能成,一兩年內應該就能看出來了:
我們都希望俊發好,到時候把我們的錢還了就行。
雲財財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轉載請微信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