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①年初以來一系列積極政策密集出臺,主要涉及宏觀金融、資本市場、房地產、地方化債以及區域和產業。②當前市場大機率已處在底部區域,政策持續發力有望催化行情啟動。③結構上,階段性關注大金融,中期重視白馬成長,如電子等硬科技和醫藥。
年初政策如何發力?
年初以來一系列積極政策密集出臺,從宏觀金融政策到資本市場,再到地產、地方化債、區域和產業政策,本輪政策出臺的速度和密度超市場預期。下文主要梳理近期各領域出臺的政策內容,並剖析其可能對市場產生的影響。
宏觀金融層面:中央再度強調金融強國,央行降準和“降息”以呵護實體經濟。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強國”的建設目標,將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戰略高度。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近期貨幣政策已在不斷髮力、支援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將強化貨幣政策工具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力度,著力穩市場、穩信心”,“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援力度”,“設立信貸市場司,重點做好五篇大文章相關工作”,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會後,央行釋出公告,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我們認為此舉可以彌補流動性缺口,呵護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央行還宣佈將於1月25日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持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貨幣政策繼續發揮“定向”、“精準滴灌”的作用。
資本市場層面:管理層從融資、投資和對外開放等多方面部署政策活躍資本市場。近期,管理層圍繞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深化投資端改革、堅持金融對外開放等方面做出了多項重要部署。首先,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層面,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 “要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1月24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接受媒體採訪表示 “要大力推進上市公司透過回購登出、加大分紅等方式”,“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其次,在深化投資端改革層面,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1月23日證監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也強調“深化投資端改革,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最後,在堅持金融對外開放層面,1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第十七屆亞洲金融論壇發言表示“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支援更多外資機構來華展業興業”;1月25日國新辦新聞釋出會指出“近期推出了50多項對外開放措施”,且“已取消外資股份比例限制,外國資本可以完全持有銀行保險機構股權”。
房地產層面:多部門聯合出臺政策,最佳化房企融資方式並加快建設“三大工程”。近期政策著力解決地產融資難的問題,同時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一方面,採取多種辦法解決房企融資困難問題,例如1月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精準支援房地產專案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首批專案名單將在月底前落地;1月24日,央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於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支援優質房企盤活存量資產,改善流動性狀況。另一方面,藉助多方力量推進“三大工程”建設。近期多地陸續出臺24年“三大工程”建設計劃,例如1月18日廣西住建廳宣佈計劃在2024年新開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4萬套,並實施8個城中村改造專案;1月23日浙江省寧波市政府表示,2024年計劃公租房在保家庭達6萬戶,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3萬套(間)以上,新增配售型保障性住房4000套;此外,江西省、江蘇省泰州市等地出臺購房補貼政策。
地方化債層面:政策持續強調守牢風險底線,重視化債常態化管理與資源統籌。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習總書記強調“要著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而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就是其中的工作重點。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部署化債工作。中央層面,各部委積極組織會議部署化債工作。1月20日召開的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擴大會議強調,“要積極支援化解地方債務風險”;1月23日召開的證監會黨委擴大會議則提出,“要紮實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守牢風險底線”。地方層面,1月以來多地政府召開財政工作會議,明確將防控債務風險列為24年工作重點。例如1月16日甘肅省財政工作會議表示,“聚焦重點領域,緊盯關鍵環節,統籌資金資產資源,切實防範化解債務風險”;1月19日蘇州市委常委會會議指出,“要圍繞統籌發展和安全,常態化關注地方債務管理”。
區域和產業層面: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浦東建設迎來新舉措,產業政策不斷出臺。除了上文提到的資本市場、地產、化債政策,近期監管部門還發布了國企改革、浦東開發、鄉村振興、美麗中國建設等政策,佈局中特估建設、區域發展與產業升級。其一,中特估建設方面,1月24日國資委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加大央企現金分紅力度,或推動央企價值重估邁入新階段。其二,區域發展方面,1月2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圍繞支援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做出詳細制度安排,將有助於浦東突破改革開放堵點,促進區內科創企業快速發展。其三,產業升級方面,1月1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以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1月24日,國資委提出要“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央企佈局結構上實現戰略轉型”。此外,近期會議/政策內容還涉及鄉村振興、銀髮經濟。、
當前市場大機率已處在底部區域,政策持續發力有望催化行情啟動。本輪調整時空已顯著,A股估值已處歷史底部。從調整時空來看,本輪滬深300從21年初下跌至今已持續35個月,最大跌幅達47%,對比歷史看這次調整時空已顯著;從估值來看,A股估值已處歷史底部,全部A股PE、PB滾動三年分位數均已降至0%附近。從大類資產比價指標看,當前市場的風險偏好也已處在歷史低位,如A股風險溢價率為3.75%、接近05年以來均值+2倍標準差(3年滾動)。
內外部政策環境逐步改善下基本面、資金面後續也有望出現積極變化。歷史上大盤走出底部需要一定時間,形態表現為先磨底後抬升,資金面或基本面改善是市場走出底部的必要條件。1月24日央行宣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同時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我們認為本次全面降準和結構性降息意味著政策仍在持續發力中,A股行情有望迎來積極變化。此外,上文提到近期地產融資端措施陸續出臺,地方化債嚴抓落實,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深化,區域和產業政策也在密集出臺,應跟蹤相關政策具體措施的落地情況,以及基本面資料的驗證。海外方面,隨著未來美聯儲進入降息週期,美國長債利率大機率還要震盪回落,疊加近期中美關係進一步緩和,外資也有望出現積極動向。
結構上,階段性關注大金融,中期重視白馬成長。隨著穩增長、防風險政策持續加碼,大金融或有階段性表現機會。今年以來市場對宏觀環境的預期走弱使得大金融板塊的估值承壓,截至24/01/25,銀行PB(LF,下同)為0.45倍、處13年以來2.3%分位,證券為1.15倍、處13年以來2.2%分位。上文提到國常會、證監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機構紛紛發聲,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政策視窗已經開啟,我們認為目前估值和基金配置比例較低的銀行和券商有望受益。
中期白馬成長或將佔優,具體重視兩方面:一方面,以電子為代表的硬科技製造。習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我們認為要重視以下三個領域:一是半導體週期回升背景下的電子;二是或受益於財政發力的數字基建和資料要素;三是政策支援和技術突破下的AI應用。另一方面是醫藥。目前醫藥生物板塊的估值和基金配置仍處於較低水平。往後看,醫療反腐對行業的影響逐漸過去,並且中期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正在加深,醫療需求將持續增加,未來一段時間醫藥的估值及公募基金等機構的持倉有望趨於均衡,結合行業分析師預測,可以關注創新藥/血製品/高值耗材,24年歸母淨利有望分別達到30%/15%/15%。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