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證指數今年迭創新低之際,近期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國有上市公司的利好政策,極大地鼓舞了投資者的信心。作為A股市場的權重股,國有控股公司的股價率先企穩反彈。與中糧資本等一批中字頭的個股連續拉出漲停板。
對於投資者來說,敏銳地覺察市場的變化,果斷地出手天時、地利、人和的品種,是取得投資勝利的重要法門。
這個指數不尋常
考慮到當下政策環境強烈支援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國有企業今後將有市值管理目標,國有企業分紅能力在整個A股市場上佔據半壁江山、更有能力實行增加分紅、回購股份等維護股價的舉措,央國企投資價值受到關注。
而且,偏好成長性的投資者可以更加側重於國企中的科技類公司進行投資,畢竟在當下的國際環境中,科技強國、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也是重要的方向。
對偏好成長性的投資者來說,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值得關注,它就是在國有上市公司中,挑選在科技領域具有龍頭地位,擁有較好成長性的50家公司組成的。易方達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聯接基金(A類019493;C類019494)等產品就是跟蹤這個指數。
國企迎來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A 股發展的30多年曆史上,不斷被證明的一個成功的投資原則就是:選擇那些政策支援且市場前景廣闊的標的物。從當下這個時點來看,毫無疑問,央企科技引領指數,就符合了這樣的一個投資原則,可謂生逢其時。
從去年開始,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支援推動國企發展的新檔案(詳情可見下表),這些檔案的核心,就是要推動重要的國企、央企堅持價值創造導向,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2023年,是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正式啟動之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 年)》的印發,未來國有企業的核心功能與核心競爭力有望逐步提升。此外,價值創造行動、建立世界一流“雙示範”等行動陸續開展,同時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將在2024年底做全面驗收評價,未來央、國企經營質量有望持續提升。
從前三季度上市央、國企的財務資料來看,這些舉措帶來了較好的效果。A股上市非金融央、國企實現年化淨資產收益率(即ROE)達10.0%,創2020年以來的新高,較A股整體高0.8pct,並且在第二季度的年化ROE最高,達10.6%,較A股整體高1.1pct。
如果進一步觀察這一板塊,我們會發現涉及科技創新與戰略新興產業的央國企整體ROE保持上升趨勢,尤其是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範企業、科改企業、雙百企業,這三類的整體年化ROE達到10.3%,繼續呈上升趨勢且高於其他央國企。
由此可以發現:價值創造行動,已廣泛在央國企中深入開展,且邊際提升效果明顯。
恰在低處又逢春
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這個指數的最新成份股可以發現,按申萬二級行業標準,目前國防、計算機和電子類企業合計佔到整個指數權重的90%以上,該指數將充分受益於相關板塊的高質量發展機遇,展現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央企新動能和新優勢。
從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來看,均為細分領域龍頭股,包括航空裝備中的中航光電、中航沈飛、航發動力,計算機中的寶信軟體、科大訊飛,電子領域的振華科技、中芯國際、華大九天等,前十大成份股權重佔比達到54.9%。
以去年前三季度的財務資料來看,這十大公司的平均淨利潤同比增長2.88%,平均毛利率高達39.8%,6只個股的市盈率在44倍以下。其中中航沈飛近期已釋出全年業績預告,2023年的全年業績淨利潤同比增長30%;中航光電則公告多項產品進入商飛QPL目錄,預計未來公司民機業務將實現較快增長;而海康威視大股東則在近期提出:自2024年1月16日起6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在3到6億元之間。
從中長期業績來看,該指數比較優勢明顯。自2018年末以來,截至2023年12月29日,五年來,該指數漲幅達到58.4%,反映出央企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較強的科技屬性和成長能力。而當下,該指數為1087點,最低點為1022點,距離2016年底創立時的1000點已經非常接近了,在如此低位迎來政策的春天,或許就是價值投資者一次成功的抄底時機。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