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新聞記者 | 陳靖
1月31日,介面新聞從業內獲悉,監管部門近期調整更新了證券公司白名單評估標準。
據悉,最新評估標準分為股權結構和經營管理、合規內控、風險控制、同業競爭、受處罰情況和其他等六部分內容,框架與舊版標準基本一致,但細化了每項內容的具體要求。
12個月內被證監會採取監管措施5次以上的,不得納入白名單。因涉嫌違法違規事項正在被立案調查的券商,不接受其白名單申請,已在白名單的券商涉嫌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的,立即暫停白名單的各項監管便利。
已在白名單的券商業務指標觸及預警水平的,可給予1個月過渡期,期滿仍未達標的調出白名單。
最新一期白名單釋出於2023年6月21日,累計包含31家機構。包括安信證券、華西證券、、光大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廣發證券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白名單新增東方證券、東方財富、、財通證券和西部證券5家公司,同時調出東北證券、國開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4家暫不符合白名單標準的證券公司。頭部券商中,海通證券連續八次未登榜。
2021年5月,為落實分類監管要求,壓實證券公司內控合規主體責任,提升監管有效性,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證監會建立了證券公司“白名單”制度。
自“白名單”制度推出執行以來,透過“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把一批治理運作規範、合規風控水平較高的公司納入,及時調出被行政處罰或被採取重大監管措施的公司,對行業形成了有效的正向激勵和聲譽約束。
證監會根據日常監管情況和“白名單”實施效果,持續最佳化評價標準,重點關注股權權屬清晰、經營保持穩定、合規內控有效、風控指標持續達標、不存在同業競爭、未被採取重大監管措施或處罰等指標。
“白名單”惠及大中小、中外資等不同規模、不同型別的證券公司,突出監管部門重視內控合規的鮮明導向,有利於涵養“合規、專業、誠信、穩健”的行業文化,促進行業機構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證監會表示,“白名單”主要供證券監管部門使用,證券公司不得將其用於廣告、宣傳、營銷等商業目的。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聚焦監管主責主業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持續總結評估實施效果,更加突出證券公司精準高效支援科技創新,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更好服務居民多元化金融需求等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發揮的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