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一凡 編|半梳
和開年時的火熱相比,縱覽非上市壽險公司的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結果似乎並沒有歲初年中想象般的悲觀,甚至還有著絲絲竊喜。
行業保費取得兩位數增長,總資產增長,代理人同比僅減少不到20%,11月人力甚至一度出現環比正增長……
更大的驚喜還有四季度的投資收益,著實令太多公司狠狠的喘了一口氣,一掃前三季的“糾結”,實現了從大虧到減虧、微虧乃至微利的悲喜兩重天。
回到現實的經營,雖然憑藉3.5%產品炒停售令太多企業經營資料全線飄紅,多口徑下2023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達十個百分點;銀保期交保費也迅猛增長,但渠道高費差損也終是浮出水面。
根據《今日保》的統計,釋出四季報的60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合計虧損還是超過百億——140億。
考慮到多家問題公司並未披露四季報,和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對人身險行業的壓力,尤其是對過去精算假設樂觀的企業而言,這一數字或將進一步擴大。
這一點在償付能力和淨資產兩個致命資料面前表現得最為明顯,承壓和減少者並不在少數。
伴隨各家險企陸續釋出2023年四季報,也到了全年經營畫像具象化的時刻。這一年到底如何?曾經的行業擔憂,是否真的油然而解?對更為謹慎的2024年又有著怎樣的啟迪?
1
-Insurance Today-
保費雙位數增長的背後
13家負增長,代理人數量逼近拐點
2023年全年資料早已出爐,各家公司的保費收入靠著二季度尾巴和三季度開頭的那一波猛衝,保費收入再上平臺。多個數據源均表明2023年是“大勝”的一年: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資料顯示:按可比口徑,2023年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379億元,同比+10.25%,較+2.78%的前值大幅提升。
從另一份行業資料顯示,2023年人身險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超37000億元,同比增長10.00%,增速基本恢復到2019年水平。
根據已披露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公司、披露了保費資料的上市公司來看,72家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0076.35億元,同比+8.24%。其中8家保費破千億。
值得關注的是,還有31家公司的保費增速在3.5%產品炒停售“大好形勢”加持下仍未能跑贏市場增速(+10.25%),且有13家公司出現了負增長。這種情況,可以用產品結構調整、期交轉型和前瞻性市場佈局,來解釋?
此外,結合“全行業總保費收入約37000億元”和“上述72家公司保費收入30076.35億元”可以推斷,包含瑞眾、中匯、大家、海港等,及跟這些公司畫風不太一致的友邦等尚未披露或不披露相關保費收入資料的16家公司,2023年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7000億元左右,同比或達+12%左右,超出市場水平。
從新單看,2023年全行業實現新單保費超12000億元,同比增速超16%,一掃過往幾年的增長陰霾。
從各渠道看,2023年中介渠道新單保費增速較快。事實上中介自2021年以來就一直保持一個相對較快的增速。不過我們拉長時間來看,也看到中介作為個險和銀保之後的“新生代”渠道,也存在較大的波動性,也就是說渠道看起來很“硬”,但同時也很“脆”。
再考慮到“報行合一”監管邏輯,2024年的中介渠道到底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到還真有點不好講。
同樣不好講的,還有個險代理人的“底”。儘管在“開門紅”增員背景下,2023年11月代理人數量出現了微弱的環比正增長,但12月又迅速地掉頭往下,月度環比到底還是沒有穩住。
2023年末,行業代理人數量已快跌破280萬人大關,較一年前的340萬人同比-19.5%。
不過好訊息是,下滑速度已全面放緩,經過這麼多年的所謂清虛,現在存量代理人依然趨於穩定,再結合險企們紛紛宣揚的自身代理人產能大幅提高,或許已經到了代理人轉型成效愈發顯著的時刻。
280萬人的隊伍,顯然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有著真正的戰鬥力。
根據市場觀察,一些個險見長的保險公司一線城市隊伍活動率已達30%上下,即便不以個險見長的公司隊伍活動率也可達到10%的水平。
特別是在增員端,已經形成“招募高質量合適的人”這種共識,並紛紛重點瞄向了“大廠”“全職太太”等優質人群。
如透過星座、八字、易經、靈脩等特定人群圈層,不斷豐富增員與新客經場景,增進增員物件對公司、對行業的認同。
這,顯然都是2023年的一重變化。
2
-Insurance Today-
翻紅的2023年投資收益
神奇的四季度拯救了全年業績
2023年的投資收益,到底怎麼樣?
作為國內人身險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利差, 2023年頗令行業揪心。從披露相關資料的61家公司看:
先看2023年投資收益率中位數——3.62%,較2022年的4.09%下降僅約0.47個百分點。
其中,只有3家公司投資收益率為負數,38家公司2023年投資收益率水平較2022年有所下降,4家下降超過3個百分點。
再看61家公司投資收益率可“打平”3.5%者——多達32家公司,較2022年減少7家;可“打平”5%投資假設者4家,較2022年減少6家。
綜合收益方面,則與投資收益截然不同。縱然綜合投資收益率中位數——3.79%,與投資收益率相差不遠,但2022年中位數僅為1.88%,提升1.91個百分點;和2022年相比,更是僅有3家公司出現下降,和投資收益率超6成下降的局面完全不同。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公司的兩個收益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這可能和投資資產的會計計量方式變更有一定的關係。
還可以看出,第四季度最後幾天的行情一定程度的為2023年帶去一抹暖意。這一點透過四季度利潤與全年利潤的佔比可以看出,相當部分的公司四季度有著較高的利潤佔比和減虧貢獻。尤其是身處盈虧平衡線的公司,這一點更為重要。
2023年新增設的披露資訊指標——近三年的投資收益率或許能說明更多問題。其間,居前列者多為中小公司,這和其盤子較小、經營週期較短有一定的關係。
反觀市場上長期表現較為穩健的公司,投資收益率多集中在5%左右,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很穩。
當然,這並非說收益率不重要,但作為長期投資的壽險公司非基金公司,做的是長期的生意,不是短期的波段,是要穿越週期,而不是“停”在週期裡。
3
-Insurance Today-
一張多虧185億的經營試卷
一眾好學生登陸虧損榜前十
從償付能力報告的觀察可以看到,負債端面臨未來的壓力,投資端面臨當下的壓力,集中釋放到利潤表現。
看罷60家披露淨利潤情況,不僅未能讓人眼前一亮,反而心中一涼。敲完“Sum()”函式,-142.35億元的數字,赫然呈現。
這與2022年相比,多虧185.1億元。其中,34家公司淨利潤較2022年有所惡化。
35家虧損的公司一共虧損327.11億元,幾乎較2022年的-166.66億元翻一番。其中,26家公司連續兩年虧損,13家虧損超5億元,更有6家虧損達10位數的量級。
從一些評級機構的跟蹤報告中發現,個別公司由於踩雷地產非標品,仍有數十億元的風險敞口,這62家公司的虧損金額可能還會拉大。
事實上,在當前的大環境下,虧損情況可能在所難免,大多數中小公司成立時間短、經驗與積累有限,在長期主義經營中,個別年份的虧損當屬正常。尤其是750國債曲線走勢,影響頗大。
反觀盈利者,並不少,25家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184.75億元,較2022年的209.35億元下降24.6億元。其中約137.43億元由泰康“獨家贊助”,去掉泰康,其餘24家公司仍盈利了47.32億元。
芸芸虧損者中,值得關注的是部分成立時間甚久的老牌險企,甚至是經營業績皆不錯的企業紛紛出現在虧損榜單中,且虧損數額頗大。
除了百億級虧損的中郵人壽,42億的建信人壽這兩家銀行系險企,還有華泰人壽、泰康養老、中信保誠等皆是頗有口碑的險企,特別是後兩者盈利能力一直不錯。
如中信保誠2021年尚有著28.2億的淨利潤,2022年也還有著11.75億元的淨利潤,2023年則是虧損8.27億元,一正一副之間少了20億。
同樣的泰康養老也是如此,從10.75的淨利潤到9.75的虧損,一正一副之間少了20.5億。
試想,如果不是第四季度最後幾天A股的努力,這一數字恐怕還將擴大。
4
-Insurance Today-
總資產淨資產“蹺蹺板”明顯
四成公司淨資產縮水,又見資不抵債者
從60家公司的資料看,和去年同期相比:2023年約有25家公司淨資產同比下降,瑞華健康領走本輪“資不抵債”獎牌。
和往常一樣,淨資產縮水的多為中小公司,15家公司縮水超20%,兩家超70%,可謂從L碼直接縮成童裝。
有意思的是,部分公司淨資產縮水的同時,總資產卻依然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25家淨資產下降的公司中,24家公司的總資產都實現正增長。
淨資產的下降,往往意味著公司的經營出現問題,如經營不善、盈利能力下降,事關企業經營的穩健性。下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虧損的擴大。上述表格,已經說了表內公司淨資產減少的原因,也找到了償付能力承壓的註腳。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總資產的增長體現的是負債端炒停售下保費的繁榮,淨資產的縮水則是受到投資端的衝擊,加之部分公司可能正在為曾經樂觀的假設埋單。
如果繼續下去,更多的公司將面臨償付能力的考驗。
5
-Insurance Today-
5家AAA均為老牌合資公司
並有4×C+2×D=6家不達標
從62家公司披露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和風險綜合評級看,18家公司為A類,其中5家為AAA:分別為中英人壽、中意人壽、中荷人壽、恆安標準、同方全球,均為老牌合資公司。
“穩而美”是此類公司的特點,實際上也是保險公司的必然要求,畢竟保險公司自己要“保險”才有資格去賣保險。
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公司共有6家,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是主要原因。
華匯人壽、長生人壽、合眾人壽、渤海人壽償付能力綜合評級為C,三峽人壽和北大方正償付能力綜合評級為D,其中完成股權轉換注資的北大方正償付能力充足率由負轉正。
其餘公司中,弘康人壽未披露風險綜合評級,信泰在風險處置取得階段性成果後恢復風險綜合評級的披露。復星聯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已逼近50%紅線,增資已迫在眉睫。
後記
繁榮之下的風險化解
還有13家未上市公司未披露資訊
除上市公司系統內的險企外,目前仍有13家保險公司“不響”,算上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公司,再加上披露資訊殘缺不全者,行業內有約22家公司處於“病危”或者“重病”階段。
如是看,約有1/4的壽險公司處於生死“來去間”,只不過有的還活著,有的已經插管等待轉世掣籤。
回看針對的問題公司的ICU救治過程:從最初的新華到最近的信泰,保險保障基金七度出手,但“力道”似乎一次比一次“弱”。從安邦之後的風險處置方式來看,保險保障基金也已不再“包轉世”。
畢竟在風險化解的過程中,不能產生新的風險,誰家孩子闖的禍誰負責,行業保障類基金不能成為“發款箱”。事實上和窟窿相比,各種基金也確實當不了“發款箱”。
經粗略統計,在披露相關資訊的幾家問題公司中,安邦以來保險保障基金“花”出去的錢近千億。
根據保險保障基金官方最新披露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的資料尚未更新),保險保障基金餘額(彙算清繳前)2032.98億元,其中財產保險保障基金1244.03億元,佔61.19%;人身保險保障基金788.95億元,佔38.81%。
2023年加速處置華夏、天安和恒大,扶持信泰,又在788.95億元的基礎上再有消耗,考慮到後面亟待救援的公司,存有壓力。
伴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定調,防範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已成為下一步監管的重要任務之一。
根據《今日保》的瞭解,已經有機構開始下調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價值率,令之新業務價值縮水;還有公司因之取消部分年終獎。這是否也從側面解釋了,明明很多基層機構、員工的年度任務看似完成,但績效、年終獎不僅越來越少,且還面臨著更快的最佳化、裁員、降薪。
皆因看似辛苦內卷而來的業績,可能最後在公司層面算賬,都是虧損的坑。
實際上,即使是2023年在經營業績上的表面繁榮下,也是隱藏著難以想象的水分,費差損早已是行業的達摩克利特之劍,而且越發沉重。至於增額終身壽險的繁榮,新業務價值的看似提升,還存有假設端與實際走勢間的遺禍?
【今日保】已進駐以下媒體平臺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騰訊企鵝號 | 新浪微博
和訊名家 | 金融界 | 東方財富 | 雪球 | 搜狐號
大魚號 | 野馬財經 | 網易號 | 知乎 | 一點資訊
抖音 | 微信影片 | 愛奇藝 | B站 | 快手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