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重慶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下簡稱財政收入)1165.3億元,增長14.4%。其中稅收收入779.4億元,增長21.8%,增幅較大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大規模留抵退稅形成低基數;非稅收入385.9億元,增長1.9%。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重慶各地上半年的財政表現。
兩江新區上半年財政收入為67.3億,增長0.9%。兩江新區作為重慶的國家級新區,經濟發展一直是重慶日趨向好的主要力量。其財政收入也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而逐漸升高。不過上半年兩江新區的財政收入增長不理想,在全市財政收入恢復的情況下,其增速不足1%,對全市財政貢獻不夠。
江北區(39.5億)、涪陵區(36.1億)、萬州區(33.6億)三地上半年財政收入總量位居全市前列,是全市財政收入的骨幹力量。江北區總量接近40億大關,是全市重要的財政收入地區。不過其增速和新區一樣,表現並不是很盡如人意。涪陵和萬州兩地的增速也未能追上全市增速。
九龍坡區(32.5億)、江津區(32.2億)、渝北區(31.9億)、南岸區(30.7億)四地財政收入均在31億左右。其中九龍坡和江津增速出色,分別增長17.4%和14.7%,增速超過全市表現。而渝北區的財政則處於下降態勢,是全市為數不多的負增長縣區之一。
璧山區(26.6億)、合川區(26.4億)、長壽區(25.6億)、永川區(24.1億)和大足區(24.1億)五地財政收入均在25億左右。20億是重慶縣區財政總量最集中的級別之一。璧山和合川兩地的財政收入均表現十分理想,復甦的力度較大,增速分別達到32.8%和37.5%。
銅梁區(22.4億)、渝中區(22.2億)、沙坪壩區(20.3億)三地財政收入雖然也在20億級別,但只是剛剛站穩20億,未來如果想保持在這一級別,增速上還需要保持。沙坪壩上半年的財政增速僅有0.3%,增速相比其餘地區有所不及
巴南區(18.8億)、高新區(18.3億)、黔江區(17.2億)、榮昌區(16.9億)和綦江區(15.7億)五地財政收入上半年均在15-19億之間,競爭較為激烈。
潼南區(14.7億)、開州區(14.6億)、梁平區(14.4億)、忠縣(13.2億)、墊江縣(12.8億)、豐都縣(12.5億)、南川區(12.4億)、北碚區(11.9億)、雲陽縣(10.5億)九個縣區財政收入集中10-15億,各地之間的財政收入增速差距也較為明顯。潼南增速高達58.5%,而開州則僅為1.1%,各地之間的財政增長態勢大不相同。
彭水縣(9.8億)、西陽縣(9.7億)、奉節縣(9.2億)、秀山縣(8.6億)、大渡口區(7.8億)、武隆區(7.4億)六地財政收入在上半年是即將進軍十億大關的主要力量。
石柱具(6.9億)、巫溪縣(5.9億)、巫山縣(5.1億)、城口縣(2.7億)四地財政收入在全市位居下游。對於重慶各地上半年的財政表現,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