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裡,李嘉誠是房地產業的“鼻祖”,他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進入了房地產業。而且,每次他都能在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之前果斷選擇離場。就在2023年的8月份,有媒體報道李嘉誠7折拋賣手中房產,當時不少人都認為李嘉誠是“老糊塗”了。而現實情況是,香港的房價確實處於調整的趨勢之中。而且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計2024年香港房價還要下降。
而對於當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趨勢,很多購房家庭都感到困惑。今明兩年買房,究竟是“聰明”還是“糊塗”。如果買了房子,那萬一房價繼續下跌,那就要蒙受重大的損失。畢竟現在的房價與2021年下半年高位相比,已經跌去了不少。但同樣,如果今明兩年買房,萬一房價受到各種政策利好的影響,出現了止跌反轉的趨勢。那不是意味著,購房者抄到了樓市大底,成為人生的大贏家,此乃是“聰明之舉”。
實際上,今明兩年買房,究竟是“聰明”還是“糊塗”?李嘉誠早在幾年前就給出了答案。他曾經做出預測:近幾年不管是內地房價還是香港房價都居高不下,但未來5年房價就會面臨大洗牌,炒房客們需要謹慎了。買房用來自己住的,儘管買,賣房是用來炒的,還是算了。很多內地開發商過去幾年負債擴張也該告一段落了。
顯然,李嘉誠以上的這番話,既在告誡炒房客,在高房價的環境之下,要當心投資買房風險。同時,也提醒開發商,高負債擴張應該結束了,否則將會陷入債務危機。當然,如果是剛需家庭要買房,隨時都可以出手。而我們則認為,今明兩年買房,對於炒房客來說,那肯定是一個“糊塗”的選擇,必將會帶來比較嚴重的結果:
第一,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過剩了
根據住建部去年提供的資料,我國有6億棟房子。即使是每棟房子裡住5個人,也足夠30億人居住。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小產權房、農村居民住房、安置房、保障房等。但國內房子的嚴重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顯然,現在國內的房子不是不夠住,而是已經過剩了。在這種情況下,房價下跌是大機率的事情,今明兩年投資買房肯定是“糊塗”的決定。
第二,我國已經進入到“老齡化,少子化”社會
根據統計局資料顯示,截止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達到2.9億人。而2023年,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只有902萬,再次創下歷史新低。這意味著,老年人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都不願意買房了。
而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未來婚房的購買需求會明顯減少。此外,很多年輕家庭都不願意生育二胎、三胎。這樣一來,改善性購房家庭數量是越來越少。而隨著剛需和改善性購房需求的減少,未來房價逐步迴歸居住屬性乃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第三,老百姓收入減少,購房越來越理性
在疫情之前,很多家庭都喜歡投資買房,這除了房子能夠保值增值之外,而且人們對未來收入增長也充滿了信心。不過,在經歷了3年疫情之後,很多家庭的收入減少或者失業了,這無疑會嚴重削弱大家的購房能力,不少家庭暫時擱置了買房的計劃。
此外,在經歷了疫情之後,人們買房也越來越趨於理性,會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買房。而像過去衝動買房的情況是越來越少。所以,房價大機率是向下的趨勢。今明兩年投資買房的風險確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