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使用一個成功的交易系統,是小人物成就大事業的不二選擇。任何交易者都必須有將小事做成大事業的決心和信心。不要輕易懷疑自己已經經過驗證的良好的交易系統。
要持續穩定地賺錢的話,要更多地講究“在不同的環境下做適當的事情”,換句話說,“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對職業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預測市場重要得多的工作。
股票成交量很低,但價格跌得快,預示著什麼?
第一,個股遇到重大利空,持股者集體踩雷,紛紛掛低價丟擲,這種情況下往往迎接投資者的是一字板跌停,拋都拋不出。舉個例子,如下圖,個股釋出年度預告,預計2018年淨利潤虧損73~78億元,個股目前的總市值不足40億元,虧損卻將近市值的一倍。持股的投資者心中暗自罵爹罵娘了,既對上市公司感到氣憤,也恐懼價格大跌。果然,釋出預告的次日,價格一字板跌停,跌停板上都是搶著掛單丟擲的單子,但是沒有多少外面的投資者接盤,因此,裡面的投資者跑都跑不掉,硬是吃了個跌停,當天僅成交了914萬。
第二,個股前期累積了一段可觀的漲幅,跟風盤減少,獲利盤出逃,導致成交量萎縮,價格快速調整。如下圖,個股在前期上漲過程中,成交量越來越小,由跟風盤佔優逐步轉變為拋盤佔優,在上漲途中,隨著階段漲幅擴大,投資者恐高心理發揮作用,介入意願越來越低,直到原始的持股者獲利丟擲的意願越來越強,拋壓加大,則會結束上漲的走勢,進入調整的階段。而在調整階段,個股的基本面情況未變,僅是技術性整理,所以不會引起清倉式出逃,成交量維持低量狀態,但由於承接盤還不足,速度下跌得快,這個過程一般出現在大漲後的第一次調整。
總的來看,股票縮量快速下跌,出現在下跌途中的加速和上漲途中的調整,背後的心理變化才是值得研究與分析。
幾種抄底的技術形態,大家參考!
第一種:雙底
當大盤和個股經歷了長時間的下跌之後,出現企穩的跡象,在K線圖形上會形成雙重底的形態,而右側出現成交量放大,這個時候一旦突破頸線位置,就是我們大膽抄底的時候。
第二種:三重底
我們常講事不過三,在大盤和個股在長期的下跌之後出現企穩,在K線形態上形成三重底,且在最後一個底的右側出現放量,這時候一旦突破頸線位置,就大膽建倉。
第三種:頭肩底
大盤和個股長期下跌之後止跌企穩,在K線圖上形成頭肩底的K線形態,右肩成交量放大,然後突破頸線位置,這時候就是大膽建倉。
第四種:底部放量漲停
在底部位置如果放量出現一個漲停,不管是短線或是波段,都會是比較好的買進位置,所以在出現漲停之後可以跟進。
第五種:箱體整理
大盤或是個股在長時間下跌之後,會有一個橫盤整理的狀態,讓K線形成一個箱體,當底部在箱體右側成交量逐步放大,最終突破箱體頂部的時候就是大膽買進的時候。
主力拉昇前試盤方法:
漲停試盤
主力主要透過封漲停的方式,觀察盤中拋盤量與跟風資金量的對比情況,分析和判斷籌碼的穩定度。
這種方式的漲停,股價往往不會太快的進入連續拉昇走勢,漲停後會維持兩三個交易日的整理,直到封單力量強勢,甚至後期會出現連板行情。
股價啟動前每次漲停後都會迅速回調,前前後後經歷了四次漲停試盤,第五次漲停後才開始真正拉昇。
打壓挖坑試盤
主力不斷向下用大單砸盤,用意是測試下方買盤力量的強弱。
可以使得部分短線投資者因害怕巨大虧損而丟擲,主力趁機在較低價再次悄悄建倉。
打壓挖坑試盤的過程中,成交量持續萎縮。
當出現地量結構時,往往宣告試盤動作結束。
該股在回撥至60日線附近之後猛烈打擊,快速擊穿60日線,但是在打壓的過程中量能卻是大幅萎縮的,隨後快速收回60日線,明顯的挖坑走勢,挖坑結束後股價連續上漲。
主力資金吸籌時通常會先試盤,試盤就是主力資金利用手中的籌碼和資金對盤口進行試探性進攻,透過試盤檢視股票的籌碼分佈情況和場外資金的動向,為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指明方向。
投資感悟
投資者要保持長期穩定獲利的根本原則是:不要爭取最大化的利潤,而要爭取最有可能實現的利潤。穩步增長,才是賺錢之正道。
股市沒有如果,只有結果!投資成功的關鍵是要先立於不敗之地,之後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任何一個領域裡面,沒有一些專業的知識和技巧,是很難有成就的,認知決定財富!
小心分時線,很多散戶盯盤的時候,總是一天到晚的看分時線。其實這樣做非但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擾亂你的交易心態。炒股也需要勞逸結合,每天花一個小時多覆盤,其實就足夠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