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OLED蒸鍍材料企業長春海譜潤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譜潤斯”) 深交所更新上市申請稽核動態,針對公司最新回覆函發出第2輪稽核問詢函。
在第1輪稽核問詢函中,海譜潤斯實控人李曉華與前董事、聯席COO王家恆之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成為深交所關注的焦點。鈦媒體App透過最新招股書和問詢函中發現,海譜潤斯的成立、公司產品交予京東方進行供應商驗證以及王家恆從京東方離職並持股套現時間較為緊密。
從時間點可以看到,公司2015年5月成立後,王家恆於同年10月離職。2016年6月,公司產品很快就通過了京東方的供應商驗證。同年12月,王家恆便透過配偶姐姐趙鳳代持海譜潤斯7%的股權,該股權最終以3497萬元的價格於2019年轉讓給其他投資人。
另外,海譜潤斯的業績雖穩步增長,對大客戶京東方的嚴重依賴、公司的傳統核心業務佔比下降,給海譜潤斯的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被質疑與京東方前高管存在利益輸送
公開資料顯示,海譜潤斯是一家主要從事OLED蒸鍍材料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和提純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該材料可應用於OLED面板領域,最終配套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視、車載螢幕等終端裝置。成立之初,海譜潤斯的目標便直指京東方。
回覆函中公司表示,創立公司時就計劃圍繞著京東方進行產品研發,在京東方體系積累的技術經驗有利於未來其他面板客戶市場開拓。
其實李曉華與京東方早已建立了堅實的合作伙伴關係。鈦媒體App查閱天眼檢視到,李曉華與京東方的合作始於2004年,其創立的,與京東方有業務關係,且京東方銷售佔總收入比例極高。同時,京東方部分管理人員親屬在李曉華控制的企業任職。不僅如此,根據招股書,上達電子中有多位京東方前員工以及員工親屬在工作。
李曉華在2015年5月成立海譜潤斯後,立刻找到京東方對光提取材料和電子傳輸層材料進行供應商驗證,並在2016年7月透過。彼時王家恆還在京東方,其於2015年10月離職。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公司表示,OLED蒸鍍材料公司需要經過例如資質審查、工廠現場檢查、並經過多輪的測試通過後才能進入供應商體系,整個驗證週期為2年左右。
據同行業可比公司萊特光電披露的資訊,公司於2016年5月開始供應商審查,2017年9月透過審廠稽核,歷經16個月,海譜潤斯用了13個月透過驗證週期。
通過後不到半年,即2016年12月,趙鳳(王家恆配偶的姐姐)代王家恆按照1元/註冊資本受讓郭建華、李曉華持有的公司7%股權,該股權為一次性確認,無等待期。
海譜潤斯解釋,當時公司規模小且未盈利,王家恆可以為公司提供服務,包括提供戰略規劃及建議、介紹和引進投資者等,因此按註冊資本平價轉讓。
京東方供應商的名頭讓海譜潤斯的打開了市場的大門。天馬集團、和輝光電和華星光電等訂單隨之而來,分別於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和2018年5月通過了上述公司的供應商驗證,此後海譜潤斯的主要客戶開始變得穩固。
資料顯示,2020年-2023年上半年,海譜潤斯的前五大客戶中,上述四個公司均在前列,而京東方則一直是海譜潤斯的主要客戶,銷售金額佔比平均為89%。
三年後的2019年,王家恆引入投資人套現成功,將持有的360.43萬股的股權以3497萬元的價格轉讓給現在的股東蘇州三行智祺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五家投資基金。
對於供應商驗證週期短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海譜潤斯向深交所解釋,公司供應商審查早於萊特光電,彼時京東方OLED業務處於更早的起步階段,OLED材料供應商來自海外,京東方對國產材料供應商的培養需求更加迫切。另外,產品型別和萊特光電的產品也不同,供應商認證市場存在差異。
深交所發出第1輪問詢函中,直接質疑王家恆與引入的投資者的關係、對海譜潤斯的貢獻,與海譜潤斯是否存在商業賄賂和利益輸送。但海譜潤斯並未針對該問題進行回覆。
傳統核心業務規模下滑,產能利用率較低,仍募資擴產
雖然公司表示“在京東方體系積累的技術經驗有利於未來其他面板客戶市場開拓”,但鈦媒體App查閱歷年資料看到,在海譜潤斯產能利用率、產銷率較低的情況下,除京東方外的其他客戶銷售收入增長緩慢、而對京東方的銷售收入雖在持續增長,且傳統核心業務佔比有下降的趨勢。
OLED面板核心材料為功能材料和光提取材料,也是海譜潤斯的傳統核心業務。
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對京東方的銷售金額為1.7億元、1.82億元、2.61億元和1.37億元,佔總銷售收入佔比的91.49%、87.84%、88.21%和89.09%,佔比持續偏高。
再看對標公司萊特光電。
公開資料顯示,萊特光電成立於2010年,與海譜潤斯一樣,主要從事OLED有機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且雙方的最大客戶均為京東方,兩家公司背景相似度較高。資料顯示,2020年-2022年,萊特光電向京東方銷售佔比分別為 94.66%、83.70%、77.76%,呈逐年下降趨勢。
此外,海譜潤斯的傳統核心業務功能材料和光提取材料業務收入也在逐年下滑。
資料顯示,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兩業務收入合計分別為8852.87萬元、7287.76萬元、6644.91萬元,佔比合計為47.58%、35.31%、22.46%,呈逐年下降趨勢。功能材料和光提取材料業務對京東方的收入佔比則是40.14%、27.47%、18.83%和27.63%,也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海譜潤斯主營業務收入及佔比
對此公司在回覆函中解釋道,光提取材料收入下降、2020年-2022年功能材料的收入增長緩慢,主要是由於客戶年降、競爭對手報價低、下游客戶面板結構方案調整等因素綜合作用。
目前,國內OLED蒸鍍材料表現出多種業態共存,其中不乏面板廠商向上遊延伸扶持自己的材料企業,比如維信諾(002387.SZ)集團體系成立了鼎材科技進行OLED蒸鍍材料的研產,華星光電成立子公司華睿光電進行OLED蒸鍍材料開發,這些背靠下游巨頭的競爭對手在完成技術突破並量產後可以獲得穩定的訂單。
在此背景下,海譜潤斯所面對的競爭環境將更加艱難。
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募資計劃中,海譜潤斯擬募資5.9億元,其中3.77億元用於有機電子材料產業化專案,1.02億元用於高效能有機電子材料研發平臺建設專案,9086.19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專案。
但海譜潤斯的產能利用率並不高,報告期內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0.12%、52.98%、76.4%和63.3%。在公司產能利用率並不高的情況下,海譜潤斯卻要募資擴產,募資的合理性存疑。
對於公司2020年、2021年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原因,海譜潤斯解釋稱,一方面,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和客戶訂單制定生產計劃,由於客戶訂單在各年間的分佈存在差異,為了保證供貨的及時性,公司規劃的總體產能較高,以滿足訂單峰值期間的生產需求,故而存在部分月份的裝置利用率較低的情形;另一方面,由於公司產品種類、型號繁多的影響,部分產線在一段時間僅用於專用型號產品的生產,亦使得裝置存在一定的空置時間,從而影響了產能利用率。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郭夢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