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在近期正式公佈了2023年的經濟成績單,突出的主題是“經濟度過了最困難時期後,進入全面反彈階段”,包括農業、工業、建築業、交通、通訊、國內外貿易。
以及金融、教育、科研、勞動力市場、居民收入和生活在內的各部分“幾乎都實現了增長”,進而推動俄羅斯全社會在2023年創造了171.041萬億盧布的GDP,同比增長3.6%,超過市場預期。
俄羅斯產業結構正在加強轉型和與升級
當前公佈的國民經濟統計報告顯示,俄羅斯製造業在2023年同比增長7%,為近年來的新高。美歐嚴厲制裁下,俄羅斯各產業在積極加強“向東看”的同時,也在加強自身的韌性和獨立性。
工業部門的投資和產出增長,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23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大漲10.5%,工程行業增速超過20%。計算機、電氣裝置、電子和光學產品等行業都出現超兩位數的提升。
然後是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建築業”,2023年的增長率也是7%。歷史上,俄羅斯的基礎設施建設偏向歐洲部分,但現在的經貿合作重心卻是在東方,這要求:俄羅斯增加投資。
而且需要這種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維持數十年,將成為制約俄羅斯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動能之一。在2023年年末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舉行的一個重要行業會議上表示:
俄羅斯一直在積極發展與亞洲國家和其他地區國家之間的經貿聯絡——與亞洲夥伴的貿易額已佔到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金額的70%左右。未來10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大力建設基礎設施體系。
其中,包括9289公里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現代化改造,還要建設包括北極、太平洋地區在內的新鐵路線,計劃進一步將國際南北運輸走廊與摩爾曼斯克連線起來——加強與印度的聯絡。
此外,俄羅斯還計劃擴建亞速海、黑海和裡海港口的運輸基礎設施,打造“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地區的重要物流中心”,加強同中國能源貿易的運輸通道——包括西伯利亞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
此外,俄羅斯的科研活動在2023年增長6%,公共管理與社會保障增長3.5%,運輸與倉儲業增長3.2%,文化、娛樂、體育等產業增長1.5%,唯有曾經的支柱產業——採礦業下降了2%。
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開採在內的採礦業,雖然仍在俄羅斯經濟中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但對經濟提升的貢獻率越來越低了——2023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反而成為經濟提升的最大阻力。
換言之,非油氣部門對俄羅斯的財政貢獻份額上升和國家財政狀況改善的支撐效應逐步增強。雖然這種“轉型與升級”是被動的、被迫的——面對制裁,俄羅斯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結構。
上述報道都是積極的,再來看不利的一面
首先是由於盧布貶值,導致俄羅斯2023年的GDP按美元計算降至19932.2億——跌破2萬億美元大關,在全球的排名很有可能會再度跌出前十強。人均GDP也由此下滑至1.362萬美元。
其次是俄羅斯的人口降至1.463億,繼續處在收縮通道中。對於國土面積廣闊,大量行業需要“重新建設”的俄羅斯而言,沒有充足的人口、充足的勞動力,將成為未來持續發展的重要阻礙。
南生對人口的看法是強調“辯證統一”,人口的多寡要與國土面積、資源數量與種類、產業結構特徵、就業崗位、未來發展潛力等因素相匹配。對人口眾多的國家而言,負擔可能大於紅利。
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大量人口無法就業,只是在消耗本就不多的家庭收入,哪有紅利可言?反之,對俄羅斯這樣的國家而言,不足1.5億的人口顯然是不夠的。
未來的俄羅斯需要出臺更多政策推動人口的增長,包括提升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以增加民眾的幸福感和人口出生率。對此,網友們認同嗎?本文由南生撰寫,嚴禁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