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A股休市似乎成了其他市場的利好,每次我們小長假的時間,它們幾乎都是上漲,無論是美股、港股,包括A50等。
這個位置的A股充滿了變數,行情極端的分化,滿倉容易踏空,空倉也不可取,只有踩準市場節奏的投資者才會有利潤。
滿倉踏空?
節前雖然出現了連續上漲,而且是報復性反彈,依舊有很多股票在2600多點的位置,滿倉踏空的人很多,這種行情讓人會格外痛苦。
中字頭股票、電力、銀行、煤炭等權重股,1月份護盤,2月份調整,盈虧同源的市場,行業輪動,行業都是週期的兌現。
小盤股也是下跌的居多,只有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出現在500多家股票的漲停板,隨著小盤股的反彈,權重股反而回調了,分時線裡面的黃白線分化很明顯。
未來,出現滿倉踏空的情況會很普遍,註冊制了,所有市場都是分化,很多股票長期低換手率,它們會慢慢邊緣化,甚至退市,持有這些股票可能滿倉踏空所有行情。
有些事情是客觀規律,市場是供需關係,無限量供應的股票卻遇到緩慢增長的投資者數量,註定會導致這種結局。特別是調整了3年,市場的成交量已經很低迷,退出股市的人比進入股市的人多。
A股可能會重演2023年春節後的行情
2023年的春節,港股、美股反彈,節後大幅高開約1%,隨後就是高開低走,尾盤只有0.14%的上漲,權重股砸盤了,小盤股到尾盤依舊上漲1%,全天橫盤的走勢。
節後,權重股很可能補跌,無論是銀行、電力、煤炭、白酒等都在歷史相對高位,它們有補跌的需求,上證綜合指數小幅震盪向上,不影響中小盤股繼續反彈。
入市3年後的投資者比較容易理解結構性行情,中小盤股票與權重股是完全獨立的行情,不是依靠預測大盤指數的走勢,就可以滿倉盈利了,很可能是滿倉踏空。
即使大盤指數反彈1000點,持有股票不在市場的節奏裡面,依舊可以虧損累累,抄底在2600點套在3600點很正常。
權重股補跌,能夠對沖的就是順週期,上證指數完成它的最後的調整,就是核心權重股也到相對低位,這樣就可以開啟反轉行情了,目前依舊是反彈的預期。
最後總結
無懼波動,節後調整就應對行情,跌了有餘糧,漲了有籌碼。開門紅對自己而言已經提前兌現了,節前的倉位裡面港股多,因為浮倉做了調倉,高拋連續上漲的A股,低吸回調的港股……
倉位也要合適的範圍內,小凡喜歡用倉位管理應對一切行情的不確定性,做到這件事情沒有秘訣,就是本金足夠多,收益預期足夠低。
原創碼字,請勿抄襲、搬運!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依據。謝謝點贊、關注,這樣下次就會第一時間收到更新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