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拆拆,該改改,拆遷暴富的日子又要來了!
而且速度很快:
上海表示,2024年,要完成12萬平零星舊改、31萬平方米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專案;
杭州各區,已公佈的拆遷土地計劃已經超過1700公頃;
南京各區,2023年底就陸續把24年老舊小區的改造檔案發出來了,秦淮、河西、鼓樓這些地方的總投資額超過3.66億元。
石家莊公告說2024年要改造17個城中村。
預估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城市公佈城市城中村改造情況。
因為2024年樓市的發力方向,就是三大工程:城中村改造、保障房以及平急兩用。
執行速度也會比大家想象中快。
這一輪的城中村改造最早是在去年7月提出的,當時說是要在超大特大城市中開展城中村改造工作。
然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到11月,三大工程就被定調為房地產發展的新方向。
緊接著,是12月,zy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
同時,也是12月,央行再次啟動PSL,直接向市場投放3500億元,用來建設三大工程。開年1月,央行又向市場投放了1500億元。
到2月,這些錢就到地方了,現有的統計資料是2月初,35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的專項借款授信已經超過8000億。
然後就是各地發公告說要改造多少村了。
這速度,你看,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意味著什麼?新一輪的拆遷大潮正在全速鋪開,今年會有很多人享受到拆遷帶來的時代紅利。
大家都知道,2015-2018年,我們已經進行過一輪棚改,當時這一核武器級別的大招出來之後,很多城市價漲量增,樓市重返牛市。
現在歷史經驗已經不能複製了,但還可以借鑑。
一是限購限售這些政策的放鬆已經指望不上了,因為各地該放都放的差不多了,沒什麼效果,就算是還繃著的北上限購放開,也沒用了,大家早就麻木了。
但大家的信心需要建立起來,投資消費的迴圈要重新轉起來,經濟也要好起來。
那怎麼辦呢?
從根本出發,解決大家手裡沒有錢買房的問題。
拆你的房子,改你的房子,然後給你錢/房票,你有錢/房票買房,開發商也能拿到銷售回款,開工蓋樓繼續,又能帶動多個行業火起來了。
目前機構的測算,21個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可以直接產生超10萬億的投資,如果再算上上下游的產業鏈,那就更不用說了。去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是11萬億。
投資帶起來了,樓市也就慢慢能迴歸到正常狀態了。
二是拆改老房子,不僅僅是拉動經濟的需要,也包括空間的騰挪,讓老房子變成好房子。
過去20年,我們確實在樓市上取得不少成就,賣了不少地,蓋了不少房,戶均居住面積118.2平米,人均居住面積41.8平米,去掉公攤,在全世界都排的上號。
但是量不代表質,也不代表真實的居住量。
給大家看三個資料:
1、2022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智庫論壇上,原住建部仇保興發表了我國空置率的相關資料:目前我國住房空置率已經達到15%,有的省份甚至到25%、30%。
2、2023年,深圳人口暴增了近200萬,已經超過歷史最高峰。
3、鏈家網上,深圳掛牌二手房3.4萬套,20年樓齡以內、大於90平、南北通透的房子只有550套,佔總掛牌量的1.5%。
這是要說啥呢?
現在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轉移這種現象還在繼續,樓市的需求還在往核心城市聚集,“總量過剩、結構性不足”的樓市現狀還在加劇。
但這還不是主要的問題。
主要問題是樓市改善需求正在崛起,但樓市“起量到起質”的轉型卻沒跟上速度。
現在很多人說,我們的人口增量不行了,00後都不買房,房子還賣給誰呢?
人口因素是住房需求的底層力量,我國住房總需求已經進入下降期,這是肯定的。
但一年11億平米的商品房銷售面積還是太少了。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2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2億平米,相比上年下降8.5%;商品房銷售額12萬億元,下降6.5%。
這是“三道紅線、疫情影響、老美加息”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這三個因素不同時出現,那樓市的原本路徑應該是繼續穩中有升,然後穩定在一定的水平。
什麼樣的水平?
貝殼曾經給出過這麼一個數據:2021-2035年我國將有 201-247億平方米的新增住房需求,中性情形下為222億平米,年均 14.8億平米,到2035年降至13.3億平米。
現在來看,年均11億平的樓市成交是不是低了?
所以需求肯定是會迴歸的,但,有變化。
剛性需求沒那麼多了,更多的是改善需求。
這一點我過去說過很多次,貝殼的評估資料裡也有提到。
這麼多的改善需求,得有地方改啊,很多城市的開發其實已經飽和了,都在往周邊發展,但是改善不可能往郊區去。
再看城市的老房子,現在局面就是騎虎難下,沒人買,也很難租,所以拆遷是必須的,給好房子建設騰出空間,讓改善需求都有去處。
所以這對手裡現在有老房子的人是一種超級利好。
但要說的是,這一輪的拆遷只限於特大超大城市。
去年7月,國家就發了檔案說要改造超大、特大城市中的城中村。
一是因為超大、特大城市的居住需求還很多,二是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空間也很大,能夠更大範圍地刺激需求的釋放。
貝殼之前釋出的資料,重點20城樓齡2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數量5.96萬個,佔比四成。
按1000戶每個小區算的話,也有5960萬戶。
這些需求要是全都釋放出來,樓市還能沒點起色嗎?
只是這一輪估計更多的應該是房屋安置取代貨幣安置,比如之前廣州的房票政策,拆房子發房票,用房票去選對應的活動中的新房。
目前來看,房票政策還是有bug的,很多城市房票對應能選的房都是一些不好賣的樓盤,這肯定是不行的。
既然想讓大家買房,那就全都參與進來,這樣才能讓大家真正動起來。
新一輪的拆遷大潮肯定是已經來了,就看之後怎麼走了。
櫻桃團隊新推了一個價值999的諮詢產品(目前試運營免費)。
想投資五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房產的朋友,團隊諮詢師提供諮詢和落地買房服務。
目前開通的城市(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武漢,蘇州,珠海.....)
有需求掃碼填表,諮詢師24小時內聯絡。
我的個人一些觀點,會發到下面這個個人微訊號上,可以關注一下。
各位老鐵們,我這個深度類的公眾號已經極其稀缺了,公眾號改了規則,所以一定記得星標,星標,星標。不然你收不到推送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