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訊息,近期,歐盟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一事正式生效。就這一情況,英國方面表明無意追隨歐盟的此項決定。總檯記者獲悉,英國汽車行業從業者表示,英國政府的這一做法是正確的,這有助於中英雙方達成互利共贏的局面。
尼克就職於英國倫敦,是某中國品牌電動汽車的銷售人員,他有著多年的從業經歷。尼克稱,中國電動汽車具備價格合理、技術先進的特點,在英國消費者群體裡頗受好評。而英國政府不打算加徵關稅這一情況,對中英兩國的互利共贏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做出預測,在2030年的時候,歐洲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60%,這意味著每5輛汽車裡就會有3輛是新能源汽車。這一滲透率遠超全球26%的滲透率。
此外,歐盟汽車行業碳減排目標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在當地的發展。
2021至2022年期間,歐洲從中國進口的汽車數量出現猛增的情況,這使得中國在歐洲整車進口份額中的排名一躍升至第二位。
在2023年,中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為120.3萬輛,其中出口到歐洲的新能源汽車佔比達到38%,這個比例遠超其他地區。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具體而言,比利時、英國、斯洛維尼亞、法國等國是熱門的出口目的地。
近日,歐盟27國針對該政策正式開展投資行動。在這27個國家裡,有10個國家明確表示支援此項政策,5個國家明確表示反對,另有12個國家選擇棄權。
歐盟的政策規定,加徵關稅的計劃若要被擱置,需要有15個成員國(佔歐盟人口65%的比例)表示反對才行。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僅有5個國家反對。如此一來,只要不出現意外情況,這一政策必然會被執行下去。
這就表明,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中國出口至歐盟的電動車,其售價將會大幅提高,競爭力必然會有所下滑。
按照該法規的要求,若要向歐盟出口動力電池和工業電池,就必須持有歐盟頒發的護照,而且在這個護照上要記錄電池的製造歷史、化學成分、技術規格、碳足跡等資訊。
簡而言之,就是憑藉更為嚴苛的要求,來提升非歐盟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難度。其針對性非常明顯,由於中國的電動車企業以及電池企業在全球均處於領先地位,這無疑是一種新的貿易壁壘,並且是專門針對中國設立的。
31日,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雅爾多表示,當時歐盟輪值主席國為匈牙利。他指出,由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做出了對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加徵關稅這一決策,而這一決策是無視歐盟成員國以及歐洲大型車企意見的。這一決策對歐洲大陸的競爭力造成了又一次的沉重打擊,它並不符合歐盟整體利益,也不符合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利益。在西雅爾多看來,馮德萊恩的這一舉措相當於將歐洲帶入了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
匈牙利國家經濟部工業事務副國務秘書納吉·亞當指出,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這種行為無法為歐盟的決策者們帶來他們所設想的利益。
回首往昔,保護主義政策每一次的施行都使實施國陷入不良的後果之中。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日本的低油耗汽車在歐美市場大獲成功,呈現出席捲之勢,而歐美設定的關稅壁壘卻完全無法阻擋自身市場份額的流失。20世紀末,美國對鋼鐵業進行保護,但這種保護並未取得任何效果,最終只是讓其競爭力進一步下降。當前,歐盟妄圖透過設定關稅壁壘來阻攔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歐洲市場,然而,歐盟卻沒有認識到,這種自我傷害的保護主義政策只會加快歐洲汽車產業競爭力下滑的速度。
在歐盟7月的一次不具約束力的投票裡,德國投了棄權票。隨後,德國工商界對總理朔爾茨施壓,希望他在正式投票時投反對票。要知道,去年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約三分之一的銷量都源於中國,所以他們擔憂,一旦加徵關稅,中方可能會採取反制措施。
德國最大的工會IG Metall與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員工代表於3日在一則宣告中宣稱,德國應當投票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他們明確指出,加徵關稅屬於錯誤之舉,原因是這一舉措無法提升歐洲汽車產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