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明明增長5.2%,為什麼股市卻跌?
蘋果最近的財報也報利潤超預期增長,但是報完之後股價也下跌了。
其實你最近盈利與否並不足以保證股價上漲——甚至虧本反而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下跌。
股價漲跌早就與盈利正負基本脫鉤了,僅有弱相關關係。
真正強相關的是你的增長邏輯、願景和其可信度。
這三根支柱堅固,反而你虧損越大,越容易吸引投資——因為如此糟糕的業績卻能支撐如此可信的發展邏輯和願景,那麼要是你再有了資金注入,你的盈利邏輯和願景豈不是更光明、更確定嗎?我們注入了資金之後,這更光明、更確定的願景豈不是更能說服其他的投資人嗎?那時候我們就可以為此再分一杯羹,這不就是我們的收益嗎?
所以,反而會出現星艦越炸股價越漲這樣的負關聯。
蘋果為什麼財報盈利反而股價下跌?因為你雖然還在賺錢,但是你的願景、你的故事投資人看不明白、覺得沒有激情了。唯一的看點就是vision pro,你賣28000一臺,一年計劃幾十萬臺,甚至都沒有xbox的計劃銷量大,ai你又沒動靜,M晶片在擠牙膏。你現在還賺這麼多錢,恰恰說明你的利潤應該下降了。
其實這就是現在股市問題的本質。
經濟沒有問題,甚至表現還很好,過去四十年所依賴的基於全球投資,全球市場——尤其是西方投資和西方市場——的增長邏輯現在陷入了根本性的迷茫。
其實所謂“房地產危機”不是關鍵問題,因為這個困難再大隻不過是一個自限性的問題,只要持續盈利,這個不會擴大的問題遲早會填平,而且它基本不可能會脫離全民所有制國家的掌握。
真正的根本問題,是“丟開了西方這輛學步車,我們能不能真的做到健步如飛”。
成功的機率,大家都知道有,甚至超過50%,但是機率是機率,機率不是已經成就的現實。目標不虛無,大家都知道,但不虛無的目標不等於已經成就的現實。
這就像你的大客戶和你鬧翻了,其實你滿手的技術和資源,也有足夠的市場空間,但在剛鬧翻而你還沒拿到新的客戶訂單進來時,你會慌。你的投資人——尤其是不成熟的投資人們會慌。
這是人之常情,必經之路,是人推開學步車自己學走路必須經過的黑暗期。
你要是積極一些、有事業心一些,那麼這時候正是英雄起於草莽之間的時候,你如果能趟出一條路,會有大量閒出鳥來的資金向你湧來。
你要是消極一些,你可以籌碼收好過冬,養好身體、長好羽毛,等東風起時再乘風破浪。
有一點是確定的——無論你有信心無信心、樂觀還是悲觀,我們是決不會久居人下的,是沒人能遏制的。
十四億勤勞、勇敢、務實、智慧、組織良好的人民,九百六十萬氣候良好、基建完善的國土,外加已經得到良好治理的周邊地緣態勢,再加上四千年共同的歷史文化共識,本身就是這個地球上最優質的資產組合。
藍星第一,別無分號。
短期避險,平常事爾,不足為論。
長期看衰這樣的資產的人,不是在撒謊,就是瞎子。